如何赢得他人的信任与认同,《说服》读书笔记(四)

开卷有益


欢迎回来,继续了解……

第三十一条:切莫妄自尊大

研究人员对受过专业培训的护士进行了测试,给22名护士打电话,表明自己是医生,给一位病人注射20毫升的“阿斯特罗”(药物名称是杜撰的),这种药物并未列入医院的药品清单,而且根据药品标签,每日使用剂量仅为10毫升。有21名护士无视自己的丰富经验与专业知识,直接去领药准备给病人注射。领导者的观点与权威不容置疑,团队成员只是唯命是从,最终导致灾难的发生。

第三十二条:多角度多方位倾听

团体迷思指的是一种决策风格,即团队成员更加看重和谐相处、意见统一,不会主动提出批评建议或者不同观点。形成这一决策风格的原因通常是因为一心追求凝聚力,全力隔绝外部影响,领导者独断专行且总是首先公开自身态度——这些因素在不同组织的各个层面皆有体现。

事例: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中,两次全美哀悼日已列入历史。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失事;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号航天飞机升空不久后发生爆炸。两次事故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糟糕的决策环境。

第三十三条:找一个“恶魔代言人”

近400年间,罗马天主教中有一个职位叫“恶魔代言人”,专门负责调查并向教会呈示封圣候选人在生活工作中的负面信息,与“上帝代言人”相对立。这可以称为“封圣尽职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恶魔代言人”有利有弊,这种制度的存在可能会强化团队成员对多数意见的信心,也会让“恶魔代言人”为了反对而反对;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会让大家注意到了不同的观点、视角和信息。关键在于要以包容开放的心胸去面对。综合这些研究发现,领导的最佳策略应该是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让所有同事和下属面对主流观点时能够直言不讳。

第三十四条:从失败案例中学习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对消防员进行培训,其中包括案例展示。一组学习的案例是消防员决策失误,导致负面后果;一组学习的案例是消防员决策正确,避免了负面结果。分析数据后,第一组消防员的判断力经过培训后,提升更为明显。

第三十五条:专门强调产品劣势的奇招

60年前,著名的DDB广告公司要在美国市场推出大众甲壳虫。在那个年代,大众汽车远不如美国国产的汽车让人赏心悦目,而这就成了DDB的着力点。“丑是丑,别只看外表”、“越丑越长久”,这些广告语十分吸引眼球,让甲壳虫销量激增。指出产品的某个弱点会让人感觉这家企业的广告坦诚、可信,更具说服力。安飞士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租赁公司,在其著名的宣传方案也利用了这个规律,“我们排第二,但我们更努力”。

谈判时也适用此规律,如果你在某个小环节上有弱点,自己先提出来会比对方去揭发要更好。当然,这个策略仅适用于产品弱点无伤大雅的情况。

第三十六条:“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

如果我们想要采用甲壳虫的这个策略,你可以袒露什么样的不足呢?

社会科学家研究发现,想要大大提升“两面性”信息的说服力,正面和负面的特点之间要建立联系。当你提到了不足,一定要提与其相关的优势。

事例:餐厅有点小,但是温馨惬意。(嗯,空间有限,但这也是温馨惬意的部分原因嘛。)

第三十七条:直面错误,勇于改正

社会科学家研究显示,当企业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内部因素,不仅有利于恢复企业的公众形象,也有利于增加企业的营业收入。将失败原因归咎于内部因素,即可控因素,传递出的信息是企业对于自身的资源与未来有更好的掌控;另外,这么做也会让公众认为,企业已经有计划去调整出现问题的地方。

第三十八条:技术故障应及时澄清

根据上一条的策略,也需要区分内部因素是人为失误还是技术故障。

在一项研究中,某大学电子邮件系统出现了问题,研究人员向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一半参与者被告知这一事故“应该是因为技术故障而导致服务器瘫痪“,另一半参与者被告知”是人为失误导致“,研究人员需要参与者评估信息技术部应在多大程度上承担责任。调查结果显示,后一组责备信息技术部的程度更为强烈,其中包括要求支付更高的罚款。

原因是,当人们得知出现问题的原因,他们会思考成功避免这一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问题由人为引起,这类思考更为强烈,可能人们觉得在人为失误相关的事故中,理应存在更大的掌控度。

第三十九条:利用相似性的微妙力量

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发现了他人身上与自己有共同点,例如价值观、信仰、年龄等方面相同,他们会更倾向于跟从对方的行为。

研究人员通过邮件向陌生人发送问卷,请求完成问卷并回复。邮件中的署名人可能设定为与收件人的名字相似,也可能完全不同。相似姓名组的收件人完成请求的概率比非相似姓名组高出近一倍(56%:30%)。

                                                         

(即将上新,不要错过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赢得他人的信任与认同,《说服》读书笔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