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气质有多难?给他创造一个好环境《如何给孩子讲艺术》

我相信,没有一个孩子不是几根画笔,几张画纸就能够搞定的,如果不能就多些颜色的画笔,让他眼花缭乱。

我也相信那些拙劣的简笔画乃至涂鸦,不但会在白纸上留下痕迹,也会在他们的生命里刻下记号,也许离成长后的气质和优雅相差甚远,但也不过是隔着岁月而已。

我更相信良好的指引,对艺术知识的积累,乃至正确的训练会让孩子找到更精准的人生方向。毕竟社会上的美术培训班,个个都如火如荼,挤满了可爱的小脑袋,举着一张画纸骄傲的和家人宣称:这是我画的。

但仅仅靠课外班的传授毕竟时间有限,老师教授的是技艺、是颜色配比,那些枯燥的训练会令孩子分心,不再觉得艺术是件有趣,可以欣赏可以玩味的事情了,这样的训练也起不到陶冶情操,激发内涵的作用。

这时候只有家长上阵了,了解一点艺术常识,引领孩子启发孩子,或许你平时的几句话就可以让孩子在艺术的海洋中走得更远。

严歌苓的父亲曾是画家,后来成为作家,女儿也继承了父亲的职业。韩寒的父亲也是作家。蒋方舟的母亲是榕树下第一届大赛的得主。

作为父母可能未必达成这些作家的成就,但为了孩子努力提升自我,掌握些艺术小常识,扶孩子一把,这点时间和精力是有必要也可以付出的。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29件大师级艺术品鉴赏、63条贴心指导,只有透过孩子的视角,才能开启孩子的艺术之眼。

作者:Fran,coise Barbe-Gall,法国艺术史学者,曾在索邦大学与卢浮宫学院接受艺术史教育,现为卢浮宫宫学院当代艺术课程教师。

这是一本浅显易懂的指导书,值得家长与孩子一起品读,了解艺术如何接触,如何更愉快的欣赏而不是研究,如何更快乐的融入思想而不是枯燥无趣。

在漫长的培养孩子艺术气质之旅中,可以作为起点导航,可以沿着这本书的指引一步步向更深远的艺术海洋行进。

艺术给我们插上翅膀,把我们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俄)契诃夫

 一、张开艺术之帆,迎接美好传递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如何打开艺术之门,引导孩子们见到光的美好。

如何培养好的观赏习惯,如何为孩子搭建桥梁,以及不同年龄的不同引导。

好的环境造就孩子的一生理念,我多次提过小时候是在“小人书”堆长大的,影响了我的一生,在学校里作文总是被当作范文朗读。后来即便七拐八弯,依然走上了半职业写作的道路。

这便是环境对人的影响,若是家长能够从儿童幼年时,有意识的带孩子去美术馆、博物馆,寻找一切有艺术气质的环境来影响孩子,那肯定会为其成长注入营养的。

我在大女儿9岁的时候,已经把封建时代、鸦片战争、帝国主义、日本侵略战争以及建国讲完了。

记得那时候,先是有篇课文讲周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后来又有一篇课文讲邓小平植树。

我就从这两个人物开始说起,用孩子能够听懂的语言,讲日本侵略就是邻居抢劫,讲鸦片战争就是给你下毒,这件事对女儿影响很大,不久就有新闻说某些学校门口有售卖伪装成糖丸的毒品,女儿不但自己很注意不吃零食,还去给同学科普了。

好的语言,孩子能够接受的语言,即便讲枯燥的政治,也能够生动有趣,感谢我学习了写作,能让语言丰富多彩,那么以此类推,我们学一点讲解美术和艺术的常识,用孩子能听得进的语言来沟通,慢慢浇灌这株小苗,还怕开不出美好的花朵吗?

有看电视、打游戏的时间,真不如让孩子多了解一下艺术。提高下自我修养,认识生命价值,以免发生长大后威胁家长跳楼,离家出走等不良事件。

艺术不会因为你是平民而对你视若无睹,也不会因为你是王公而对你青眼有加。——惠斯勒

二、艺术作品犹如空中之花,踮起脚尖就能够到

本书介绍了29幅伟大艺术家的画作,有画家的出生年月,作品时间段,画作的艺术技巧,收藏在何地。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不同的欣赏方向,如何和孩子亲子互动,画作中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完全可以通过提问,做游戏,思考和孩子建立关系。让孩子更接受艺术思维,走近艺术世界。

有了这种引导和这种理解,孩子们在未来面对美好的艺术画作或是小说、音乐、电影等形式,都能有一个良好的结构思维,不会再觉得艺术和我们隔着山海,是两个世界的东西了。

再通过不同年龄的加深观察,进一步对画作的背景、文化、创作动机以及作家生平发生兴趣。

书中提到,不要依靠轶事去了解画家。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小时候的资源有限,看过许多作家的生平趣事,有些是后人编造的,有些过于片面,还有些甚至带着戏谑与负面影响,导致我对某些作家怀有偏见,错过了好的作品。

后来系统的学习了汉语言文学,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后,才发现,每一位优秀的作家都有着深厚的思想与知识积累,这些是不容轻视的,因为偏见而疏离某些作家,带给自己的可能是巨大的损失,弥补已晚。

所以了解艺术要客观,要不失偏颇,要多角度多维度,尽量以正确的理解去接受它。

这本书中的思想指导正好可以填补思维中的漏洞。

好的桥梁书籍,不但给孩子带来见解,也能够让家长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重新认识万事万物的关联,驱散因现实生活带来的焦虑与麻木。

在真正的艺术领域里,没有预备学校,但是有一个最好的预备方法,就是对艺术大家的作品抱一种最虚心的学徒的兴趣。这样碾颜料的人常常会成为优秀的画家。——歌德

带着孩子一起来接触艺术吧,说不定你就是艺术之母艺术之父,你的孩子就是未来的艺术巨匠!

你可能感兴趣的:(培养孩子的气质有多难?给他创造一个好环境《如何给孩子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