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于我的微信公众号 夏蝉日记 欢迎关注
党校的第一周学习生活结束了,每一节课都能收获很多,但是由于课程的时间问题,都感觉意犹未尽。也许学习就是这样,更多是需要自己在课余的阅读与思考。在上课期间常常会胡思乱想一些问题,挺凌乱的,在这里记录下来,思考的比较简略。
1.如何区别“辩证法”与“机会主义”?
这里"机会主义"是上课的时候突然想起来的,认知来自于毛选中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都是机会主义/懒惰主义",但是具体的出处却没有找到,可能我个人出现了"曼德拉现象",具体哪一种主义对我这种小白的瞎想来说无伤大雅。我上课困惑的内容主要如下:
辩证法强调事物的的内在运动与联系,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有其多面性。比如你中有我,亦真亦假。而这一点是否会被"机会主义(或者实际上应该叫懒惰主义)"所利用?机会主义在利弊之间权衡游走,假如在工作中,对一件事情考量利弊之后,所做的一种选择,究竟是一种真正的辩证看待,还是一种机会主义?
后来结合我的自身经历与思考,我觉得这一种权衡后的决定,若要判别是否是一种机会主义(偷懒主义),它会有一个右倾或者左倾的表现。应该是以右倾机会主义居多,因为人们权衡是为了趋利避害的,所以应该会有保守的成分多一些。这种权衡的过程,又是以基于"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居多的。这样想通之后,这个问题就明晰了一点,变成了"辩证思维"与"形而上学"的问题。所谓的"权衡"本质上是唯心主义作祟,并不是真正的辩证看待。所以说保持唯物主义辨证法真的很难啊,既要讲究方式方法,更要保持论证过程的一贯性。
2.关于"塔西佗陷阱"和"尾巴主义"
在课堂上,教授提及了"塔西佗陷阱"。这是一种现社会现象,指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比如部分群众对于政府期望或者要求太高(明显脱离实际情况或者不合理),假如一时满足了这种需求,但而后政府哪怕一次小小的疏忽,都会严重丧失公信力,继而工作难以展开。
"尾巴主义"的表述则来自于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讲的是党的干部思想落后于广大群众,误迎合了群众中的落后错误意见和思想的行为。
我认为这两种现象是极有可能组成一个恶性闭环的。"尾巴主义"会造成对落后分子的迎合,这种迎合若不被满足后,则会陷入"塔西佗陷阱",公信力下降之后,再盲目的迎合,如此下去,会陷入万劫不复深渊(参考韩国政坛)。国内比较典型的就是前十年的"公知带节奏",如方方之流。
对于这种情况,政府自身要加强自身执政能力以及政治定力,在重大方针政策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毛泽东同样给出了群众路线上的方法:凡属于人民群众正确的意见,党必须依据实际情况,领导群众,加以实现;而对于人民群众中发生的不正确的意见,则必须教育群众。加以改正。
现在社会舆论工作十分敏感,要防止陷入塔西佗陷阱,但是更要防止尾巴主义,宏观上的工作会影响群众的心里期待值,若不注意,在微观上部分群众就会助长尾巴主义的错误。
3.关于杜林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杜林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我认为杜林的这种批判,可以归入"扛着红旗反红旗"中,杜林鲜明的扛起社会主义旗帜,来反马克思主义,但实际上反的是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杜林对马克思主义的批驳本质上依旧是一种改良资本主义/修正社会主义,在表面上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诉求,但实际上是放弃了反剥削斗争,是一种右倾投降主义。
但是我想说的是,究竟还有多少"扛着红旗反红旗"的人在隐藏着?邓小平曾经说过:"我们要反对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但是现实情况是复杂的,没有人会旗帜鲜明的亮出左右的旗帜,人们为利益而奔逐着,只会隐藏的越来越隐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举个例子,如果隐藏着大量的伪左翼,在舆论上进行造势,引起大部分群众对于左翼运动的反感,转而倒向“温和”右翼,那么右翼的目的就在暗中达到了。很多舆论手法更为高明,则需要更为细致的甄别,不仅是群众自身要加强自身政治意识,也需要相关部门在意识形态领域建立绝对的中国底线和政治正确。
4.关于《乌托邦》圈地运动背景与中国封建时期土地兼并异同
教授在课上是这么说的:《乌托邦》之所以能成为空想社会主义开山之作,是因为背景中圈地运动已经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毛泽东曾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论述,失去土地的贫农是归属于半无产阶级。
我在课堂上比较疑惑的就是,圈地运动和中国封建王朝中的土地兼并有何异同?
目前令比较统一的看法是,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过程,抢占农民土地后,农民被迫到城市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成为无产者(无生产资料时,自己的劳动力成为商品出售时,成为无产阶级)。而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后,无土地的贫农大部分成为“流民”,没有资产阶级劳动力市场来接纳他们(主流看法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中叶),土地兼并到一定程度发生农民起义,进入一轮新的循环。
因此二者同为土地兼并,不同的是失去土地后农民身份转化不同。
5.掘墓人和中等收入陷阱
资本主义在剥削中培养起自己的掘墓人,但是经历改良主义,福利社会之后,缓和了阶级矛盾,世界无产阶级运动陷入低潮。在诸如北欧模式的背后,资本主义最终将会如何被取代?(一直很好奇北欧模式,希望后面有机会详细研究一下)
在国家层面,发达国家高居金字塔顶层,坐享丰厚的利润,转移低端制造业,是否也在培养自己的掘墓人?发达国家不管是情愿或者不情愿的让出部分蛋糕,是否也会缓和国家间的对抗博弈?会不会使得一些欠发达国家在迈入金字塔中层后不再力争上游?比如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阿根廷,和西方存在广泛利益合作和相同普世价值的印度,以及最早承接产业转移的亚洲四小龙。
以目前中美关系来看,发达国家确实是培养了一个掘墓人。以此看来,中等收入陷阱更像是一个烟雾弹,只是由于有些国家不相信蛋糕可以做大,更不愿意让出蛋糕。因此在国家博弈中,切不可因为一点恩惠而忘记奋斗的终点。
6.一些违和事物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
老师在上课时讲到了现阶段宗教的作用。"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信仰共产主义。"
因此一切有利于人民团结的,或者说能起到作用的,都是还可以阶段性保留的,宗教,宗族都是如此。另插一个题外话,宗教有宣扬"原罪论","性本恶",是需要磨难救赎的,因此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结合君权神授以及英雄史观等,古代唯心主义枷锁才如此牢靠。
上课时就想到1953年毛主席的《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在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是不是要借此机会和他绝交,从此不和他来往了呢?也不。只要他自己愿意同我们来往,我们还是准备和他来往。在第二届政协全会上,我还希望他当选为委员。其原因是:因为还有一些人愿意受他的欺骗,还不了解他,他还有充当活教材的作用,所以他还有资格当选为委员,除非他自己不愿意借政协的讲坛散布他的反动思想了。"
为什么方方之流依旧有一席之地?我想这也是考量的原因之一。他们说的话,还是有人爱听的,还是有一些意义的(即使是反面教材)。再比如渣浪,虽然上面言论问题很多,但是依然是人民群众表达自身沟通诉求的一个活跃场所,是大众言论的集散地。需要监管,但不至于堵死,对于舆论的处理,更要谨慎又谨慎。渣浪的存在还是有其合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