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焦虑吗?
是的,我很焦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身边的人聊天,说的最多的词就是压力大,很焦虑。三十来岁的人了,最容易陷入焦虑,工作,结婚,住房,育儿……我即将一一面对。
工作,总担心每月的KPI考核,万一不达标,焦虑!
被老爸老妈催婚催生,焦虑!
找不到进步的方向和机会,焦虑!
焦虑,它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的生活和工作。
每次看到微信上那些激励文章,总可以收获一丝丝感动和鼓舞,然后呢?立马忘掉,继续被焦虑的情绪充斥着,折磨着。
直到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叫《跳出猴子思维》——如何打破内心的焦虑,恐惧和担忧的无限循环。
作者珍妮弗·香农是美国知名的心理治疗师,专门从事焦虑的认知行为治疗。她打破并简化了我们与焦虑的关系,提供了一套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有效方法。书中有关克服焦虑,恐惧,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一本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书籍。
拿到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封面,画了很多香蕉,没错,是我爱吃的水果。猴子也爱吃香蕉。
那么,我们为什么总焦虑?书中提到,
这三个假设反映出了猴子思维的生存法则,我将其统称为猴子思维模式。
1.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我必须要100%确定;
2.完美主义:我必须一点差错都不能错;
3.过度责任:我对所有人的幸福和安全都负有责任。
第一个预设尤其普遍,如果没有它,我们压根不会感到焦虑。猴子思维模式很少如我们所愿,能够指哪打哪,实际上它总是在拖后腿,让我们无法去追寻渴望的生活。
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不知道。焦虑吗?焦虑。
1. 我必须要十分确定
你想让一切事情尽在掌握是很困难的,因为需要确定的事情源源不断。
而这种思维是要付出代价的,正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必须要做出正确的决定,所以做决定才变得如此艰难。
不妨想想,另一半是你一辈子的终生伴侣吗?不知道,我希望是如此。我不确定未来我俩未来相处如何?
近期杭州女子失踪案,让我对婚姻感到恐惧。睡在枕边的人,居然成为了最恶毒的杀人凶手。到底是怎样的扭曲心理,才会做出如此丧尽天良的事。事实证明,恶魔的心理素质不属于常人能理解的范畴,表面完全看不出干坏事心虚的模样,实在是令人害怕。
有人调侃不婚不育保平安,但我觉得不用这样一刀切。世上大多数人还是正常的,至少拥有最低限度的道德感。
担忧无所不在,如果万事万物都得安排妥帖,尽在掌握的话,那么你掌握的只能是焦虑而已。如果清单上还有未完成的事项,你就无法安心的话,那就等于没给自己多少开心的机会。
是啊,越想握紧手中的沙子,沙子就会越来越少。既然踏入婚姻,何不用期待的眼光看未来,保持一份美好,就会收获美好。
2. 我不能犯错
另一方面,我也希望未来的伴侣足够完美。如果满分是十分的话,我希望他能打八分。现在想想,也是就是刚及格的样子。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是我们的眼中揉进了沙子,看到的一切都是不友好的。
最近的热播剧《三十而已》中的男性角色都不是完美人设,各有各的真实和糟心,也各有各的魅力。
他们有人是因为原生家庭的悲哀,只把自己的婚姻当作避风港,离婚后追悔莫及,追妻火葬场的陈屿;
有人本是才华横溢的天才烟花设计师,拥有全能的妻子和可爱的宝宝,却在一次出差中开始出轨苗头的许幻山;
有人是帅气多金的浪漫小开,情话技能满分,一言不合买买买,却要求不婚主义的梁正贤;
有人是一口一个姐姐的小奶狗钟晓阳,站在他身边,青春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就可以脱离那些鸡零狗碎的生活工作日常,但是年轻弟弟真的可以给你想要的安全感吗?
人本身就是复杂多面的,世事难料,有几人能做到初心不渝,真心不负?
3. 过度负责
男友总说我叨叨个不停,我确实是以当妈的心态教育“儿子”。拿抽烟这件事来说,教育得越多,他抽得越凶。直到上次,我心平气和跟他聊天,他才跟我说,“我更喜欢偷偷抽烟的感觉”。瞬间觉得以前的教育工作白干了。
当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时,往往是出于焦虑,而不仅仅是爱。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认知就是,帮助别人最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感。但如果你要背负的责任会损耗自己时,你就会筋疲力尽,苦不堪言。
虽然我的情况没有那么严重,但每天监督他戒烟也花费了不少心思,扔掉家里所有的打火机,烟看到一盒没收一盒,身上有烟味,立马批评教育……我做过很多工作,但都无济于事。
似乎我的焦虑永无止境,只要生活,就有焦虑,就会有不满,而这种情绪带给我的是对生活的无奈和妥协。
记住,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是相辅相成的。你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你的行为策略,你的行为策略会影响你的思维模式。如果思维模式或者行为模式任何一方指向“安全”,你就无法打破焦虑循环。
于是,作者给出了应对各个问题的策略。
1. 超越确定性策略
下面是“我必须要十分肯定”的猴子思维模式及对应的拓展性思维模式。
猴子思维模式:如果事情没有按计划进行,这一天就全毁了。
拓展性思维模式:练习随机应变的能力,学会在事情不如意的时候灵活应对,反而更重要。
猴子思维模式:如果不小心翼翼,可能会就会有坏事发生。
拓展性思维模式:我可以采用合理的预防手段,但我知道我可以影响,但不能控制结果。
我习惯按计划行事,比如提前说好到了后给我打电话,如果对方没有在预期的时间内给我打电话,就会紧张起来,马上给对方打过去。尽管这样,我可能在短期内不再焦虑,但却喂养了焦虑之猴。
面对此事,我该做的不是一直打电话抱怨对方还没到,而是要活在自己的时间里。我选择拓展性思维模式:他如果没有在预期时间内联系我,那我再等等好了,留给自己的时间刚好可以刷会视频,看几篇文章。
2. 超越完美策略
以下是“我不能犯错”思维模式的一些例子
猴子思维模式:只有事情办得不错,我才会感觉自己不错(有条件的自我接纳)。
拓展性思维模式:我知道自己有的事情做得好,有些事情做不好,但是好与不好并不能反映我作为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无条件的自我接纳)。
猴子思维模式:如果别人在某件事上比我强,那就说明我不够好。
拓展性思维模式:做最好的自己,比拿别人的成就来衡量自己更重要。
《三十而已》中的姐夫团个个都算不上完美,所以面对不完美,我选择的拓展性思维模式是:人生不止这些,他们并不是被丑化,而是要告诉我们面对三十岁,总有些不如意,日子还得过下去,既然生活,那还不如一起看向美好。
3.超越过度责任
以下是“过度负责”的猴子思维的一些常见模式及其相应的拓展性思维模式的例子
猴子思维模式:如果我在乎的人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我有责任做点什么,如果我不这样做,我要对后果负部分责任。
拓展性思维模式:我认为人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生活和选择负责,他们的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不是我的错。
猴子思维模式:如果其他人感到痛苦,我会很难过,并试图帮他们解决问题,或者指出他们错在哪。
拓展性思维模式:如果其他人感到痛苦,我可以充满同情地倾听对方的感受,但是我的工作不是去解决他们的问题。
对于伴侣抽烟,我采用的拓展性策略很简单:不再监督他抽烟。
我需要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我一直觉得如果伴侣抽烟,会对他的身体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我不能阻止他伤害自己。于是我尝试了一个拓展性策略,不再过问他是否抽烟,即便闻到烟味也不再批评教育,而是告诉他一个事实:今天你又抽烟了。
时常提醒自己:我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不需要对其他人的行为负责,如果有人对我生气,并不意味着我做错的事,我无需对其他人的情绪负责。
我们很多人汲汲于过去,忧患于未来,就是没有活在当下。焦虑最大的伤害就是一种负能量,不仅对己无益,而且对别人也是伤害。
书中还介绍了很多面对焦虑,恐惧,担忧的思维模式。虽然只是情绪心态上的改变,但假以时日,当我们不再以固有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时,可能看似焦虑的事情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焦虑。从内心卸下负担,好好享受生活。
当有了对焦虑的适应能力,直到变成你的生活方式时,不妨对焦虑之猴说一声:谢谢!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