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那些看似无理取闹的行为,到底蕴含了什么深层的原因?

周星驰已经功成名就,成为香港电影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符号,他擅长演绎小人物的失落彷徨,是因为幼时贫困的家境给了他难以磨灭的记忆。

他在一次采访中提到:

幼时家境贫困,还有两个姐妹,每次吃饭妈妈总把肉夹给他,可每次他都会把吃剩下的肉放嘴里咬一遍再吐出来,更过分的是有次他把妈妈省吃俭用特意买给他的整个鸡腿扔到地上,妈妈非常生气,忍不住打了他。

镜头一转,记者针对这件事采访周星驰时,他终于说了自己这么做的原因——他知道妈妈特意买了鸡腿给自己吃,妈妈自己不舍得吃肉。所以故意把鸡腿弄脏,这样妈妈就不会再让自己吃,可是也舍不得扔掉,所以妈妈就能吃到肉了。

这份感动和深情,迟到了几十年。

虽然孩子的发心和妈妈的本意都是美好的,但是孩子扔了鸡腿之后的内疚,被妈妈打了之后的委屈,还有一力抚养三个孩子的单身的周妈妈的恨铁不成钢的怨,和打了孩子之后的内疚,却真真正正贯穿了他们几十年的人生。这些情绪,不可能不影响他们的相处,不可能不影响每个人的性格。

大家都喜欢故事结尾误会澄清时的感动,小熊却很惋惜他们没能用更好的方式沟通,避免这场持续了几十年的误会。

在网上,也有一位妈妈分享了她和孩子的一件小事。

在孩子三岁的一天,她买了桶爆米花回家,让女儿帮忙看管,说你不能吃,谁都不能吃,妈妈干完活要吃。女儿说好。

她真的忍着没吃。

然后妈妈进厨房,安排爸爸溜过去说,爸爸好饿,给爸爸吃点。

孩子有点犹豫。

爸爸接着说,爸爸真的好饿啊。她说那好吧。

爸爸吃了几大把,说,你可别告诉妈妈。

女儿说好。

然后爸爸进了厨房,妈妈接着出去,去拿爆米花,假装惊讶,“这爆米花是不是被人吃啦?”

女儿赶紧说没有。

妈妈不依不饶地说,可是爆米花少了。

“是不是爸爸吃啦?”

女儿委屈地说,“没有,是我吃得。。。”

那一刻,哪位母亲突然意识到自己想通过考验孩子来娱乐的自己。可女儿的举动,完全在她意料之外。

“我应不应该戳穿她说谎?”这位妈妈想了一下,还是没能说出口。因为如果说谎是错的,那么欺骗女儿的妈妈才是最错的一个人,她为了自己开心,居然去考验一个孩子的人性。

我们不应该给孩子贴标签,而只是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来看,父母是不是接受。

因为我们相信,在每个父母不能接纳的孩子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属于孩子的强烈的需求。没有对错,也没有好坏,只是人之常情。

不同之处在于,有的孩子,在为满足自己的“需求”时,找的解决方案和我们想的都不一样。

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每天晚上睡觉磨蹭的孩子,内心的需求可能是希望能跟妈妈多一些相处时间,因为妈妈早出晚归,只有睡前能够短暂相聚,所以孩子再困也不舍得睡;

总是抢弟弟玩具的哥哥,内心的需求可能是希望得到妈妈更多的关注,妈妈每天给弟弟喂奶哄睡洗澡,但是自己却要自己做这些事情。每当自己抢了弟弟的玩具,妈妈都会过来“教训”自己,正好有机会跟妈妈耍耍赖,说说话;

下雨天坚决不肯穿雨衣的小朋友,可能是因为上次穿了这件雨衣被小朋友笑话样式老土,所以这次宁可淋雨感冒,也不肯再穿。即使妈妈强迫他穿上,一出门就自己偷偷脱掉。

……

孩子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相对贫乏的语言表达。当他们执拗的坚持他们自己找到的“解决方法”时,总是会被爸爸妈妈当成“不听话的坏孩子”来教训。

没有人喜欢被贴标签,被教训。所以家长的责骂和惩罚,会让孩子觉得很委屈,甚至引起反抗。更好的做法是,相信孩子内在有一个“需求“,而不是因为孩子”坏“所以导致这个行为。所以,不去评判孩子的行为,而是告诉他自己内心的感受,如果我们能够不去责备孩子的行为,只是告诉他自己的感受和对生活的影响,距离我们能了解到孩子内心的“需求“就更近一些。

对于孩子的反馈,如果家长能够试图去了解和同理,而不着急改变和提出建议,我们就有机会一层一层的剥开“熊孩子“覆盖在自己小小的需求外面的那个”不听话“的外衣,一点点的接近事情的真相。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那些看似无理取闹的行为,到底蕴含了什么深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