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

最近繼續讀短篇小說集,這個月是伊斯梅尔.卡达莱的《長城》,包含了《长城》《致盲敕令》及《阿伽门农的女儿》三篇小說。

這裏說說《長城》,作者運用宋朝將領和一個蒙古士兵的雙重視角,探討了長城這一特殊建築物的兩個不同陣營人民心中的形象和作用。

宋朝的將領們鎮守長城,他們對長城最爲瞭解,也正因爲這瞭解,而並無敬畏。經過成百上千年的時間,長城對於它所保護的人民來說,慢慢成了一種精神符號,即使大部分處於薄弱殘破的狀態,即使長城慢慢變的不那麼真實,長城的起源也逐漸變得撲朔迷離(有將領信誓旦旦地說,長城是建造在中國的中心,只是隨着不斷的重建,慢慢變成了邊界),長城依然是它所保護的人民的倚仗和精神圖騰。

對於蒙古子民來說,長城是石頭和石頭的無限重複而形成的魔障,他們敬畏長城卻又不斷地窺探長城。帶着敬畏的心,他們卻沒有發現長城的真相。直到擺脫了肉體的束縛,才有人跨過長城,跨過這道更趨於精神上的枷鎖。

作者是阿爾巴尼亞人,帶着對中國文化對長城的憧憬和對那個烽煙時代的想象,用腦洞大開的小說向我們展示了他心中的那個年代;更以長城這個磚牆構成的意象,隱喻當代政治大事件。

外國人眼中的長城和那個時代的生活畫卷,值得我們一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