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涯五问”解决博士后的职业烦恼

      今天一个学员找不到生涯主题,为自己目前面临的职业困惑而苦恼,来跟我沟通。了解了一下她的基本情况以后,让她发了工作意图塔和生涯五问的作业过来给我提前了解情况,并预约了中午12:30跟她一对一沟通。看到她的生涯五问和工作意图,对一些不熟悉的专栏和杂志进行了查询,了解了大概的背景,查询了她所有的每日一问和自我介绍的背景,对基本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一、基本情况

      毕业两年,博士后,做科研的医生,目前的工作状态是,跟着导师学习,有点焦虑,因为导师不帮她修改文章,她没法发表文章会影响博士后出站。之前不想工作,逃避社会环境,所以选择继续读博。当时读完硕士以后出来找工作,发现自己没有竞争力,后来因为医院扩招,就留下来了,继续读博士后。

      二、生涯五问及应用

      (一)你小时候最敬佩的三个人是谁?

      请列举你小时候的三位榜样(父母除外),并谈谈你最敬佩他们身上的哪些点。如果实在想不起小时候的事情,可以谈谈自己长大之后的榜样。

      她的榜样人物,第1个是孙悟空,通过能力和外部资源战胜困难,孙悟空的人脉资源也很广,可以到天庭去找各种资源,让她也意识到,资源很重要,然后平台也很重要,她现在目前所在的平台是导师给的平台,有科技园,整个平台都是为她们服务的,在个人能力没有足够强大的时候,还是需要依赖导师的平台,等到这个人能力足够强大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去建立自己的平台,从言谈中看得出她对师兄师姐的一些发展,她很期待有自己个人的平台,所以她希望能博士后毕业的出站

      她的第2个榜样人物是她的同学,学习好勤奋,积极主动自律。在第2个榜样人物里面,学习好,勤奋自律是她目前身上拥有的特质,积极主动是她未来期待想要拥有的特质

      第一个问题是影响和认同塑造了来访者的自我概念。榜样人物的特质,是来访者认同的,现在拥有或者未来期待拥有的特质。

      (二)你最喜欢的三个电视节目、公众号或杂志是什么?

      并谈谈看,你最喜欢这些节目/公众号/杂志的哪个部分。

      《读者》、科研杂志

      第二个问题,涉及的是职业兴趣,关注引起来访者注意的工作环境或吸引他们的职业环境。

      (三)你最喜欢的电影、小说或故事是什么?

      故事的大概情节是怎样的?你最喜欢这个电影/小说/故事里的哪个人物?

      她喜欢的故事是疯狂动物城里面的朱迪,她喜欢那种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然后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喜欢的故事,其实跟她童年的崇拜的对象是有非常多的吻合性。

      第三个问题是了解来访者的生命脚本,最喜欢的故事清晰地描绘了他们核心的生活问题以及他们认为可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四)你最喜欢的座右铭是什么?

      也许一句歌词,也许是你的个性签名,也许是你的口头禅。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它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她的座右铭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在沟通过程里她已经否定了这句话,她认为在现有目前的环境下不争不抢,达不到自己想要的资源,比如说她的小师妹,就很会去积极争取,所以就拿到了她自己想要的结果。建议她重新去寻找自己的座右铭。

      第四个问题是来访者的自我建议。座右铭通常会简洁地表达他们进入职业情节下一幕的直觉策略。

      (五)你印象深刻的三个童年记忆是什么?

      请简要描述这三个记忆片段,并给每个回忆起一个小标题(从动词中得到能量)。如果实在想不起来小时候的事情,可以谈谈自己长大之后的一些记忆片段。(描述背景、活动和结果,体验到的情感和感觉,以及生活的情绪)

      在童年事件里面,她发现自己有,遇到挫败就逃避,小时候,因为好多东西不会,所以就不想去上学逃学。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跟她不想工作,逃避社会环境是类似的模式。包括她每次去找她的导师催文章,她害怕去找她,觉得课题没有进展,没有好的数据给导师汇报,所以就不敢去找。在她眼里,导师是一个压榨学生、严谨谨慎、价值观很正、学者风范的这样一个人。

      现在她面临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是要找导师去催,修改文章,把文章发表出去才有机会,获得博士后出站的机会。在她的成就事件里我看到过,她硕士毕业的时候也是因为找导师催文章,如果不找导师催的话,她就毕不了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她逼迫自己找导师催了三次,硕士毕业的文章发出去了,硕士顺利毕业。

      另一个问题是,她现在找到一个合作方,去合作另一个项目,一年内就可以达到出站的条件,这是交叉学科的研究,可以得2.5分,但她自己感觉是导师把她一路培养出来的,现在她不敢违背她的意愿出去外面跟人合作。她小时候有依赖的习惯,她每次写作业都要人陪着,才能把作业写完,让她觉察到,依赖性非常的强。那我就问她,跟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关系呢?她说现在的工作模式跟小时候一样也很依赖她的导师,她要一点一点的独立出来。她觉得没办法跟导师去沟通干好本职研究的同时出来跟人合作研究这件事情。以前在她的意识里,不会自己去争取东西,都是安排什么就接受什么。

      第五个问题通过考虑来访者生命故事核心的场景,咨询师寻求了解他们对于生活的信念,早期回忆包含了个人核心执念的隐喻和寓言。早期回忆把来访者在童年习得的经验教训带进了生活。

三、咨询的结果

      通过自我探索以后,她坚信,跟人合作的事情一定要去做。通过成就事件的梳理,她觉察到,自己总是把困难想得太大,但是真正去做的时候,发现其实困难也没有想象那么大,她自己有能力做到,对未知的事情有逃避困难的模式。

      通过这些梳理,她发现,现在可以走的有两条路径,第1个是在导师的带领下,做好手头的科研项目;第2个是利用业余的时间去做好合作的项目,这样导师也没有太多说法,而且自己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为博士后出站做好准备。

      通过生涯五问的探索和成就事件的挖掘,最后,她归纳出了3个生涯关键词:战胜困难,实现梦想,积极主动。之后,她满怀信心的跟我说,她要战胜困难,实现梦想,然后变得积极主动,她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和未来奋斗的目标。我也相信,她有自我生长的神奇力量。

      古老的犹太格言问:“什么比真实(truth)更真?”答案是“故事”。

      通过把自我、环境、脚本和策略的微观叙事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高级的内含所有小故事的宏观叙事,咨询师和来访者一起绘出一幅心理画像(Life portrait),研究这幅生命画像会促进一个转化的过程,帮助来访者解决迷失困境或职业错位。

      生活的目标就是过一种有目标的生活。相信来访者的故事里都孕育着自己的生活,被赋予力量之后,他们都在书写自己人生故事的新篇章。

生涯五问来源于以上书籍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生涯五问”解决博士后的职业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