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心情和《我们仨》读完之后的一点想法

今天星期五,又是周末双休之前的难熬之际,也是迫不及待放松享乐的期待心情。

很羞涩的说,我昨天经历了个人觉得非常有意义的两件事情,所以我认为6.4号将会是我成长的关键点,我更加的坚韧了,也更加的对人生感到释怀,似乎就像经历了一场大雨,洗干净了在我身上的每一处微尘,所以现在的我感到无比的清爽自然。

昨天,一天的压抑从清晨就开始了。

照样的早上出门,一路小跑至地铁站,然后上车,慢慢等待了接近一个小时的地铁之行,我穿过拥攘的人群,其实在每天的行程之中,我并未能清楚地看到周围人的样貌,除非有打扮的特别的,才有可能会抓住你的眼球,让你不住的瞥一眼,然后又一如既往的看着自己的手机,关注着流失的每一分一秒。其实我很享受这样的来去之旅,我是乐在其中的,如果生活并没有那么多烦心事,我觉得会过的既平淡又开心的。

不过,该来的还是来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长久的压力,才让自己紧绷的那一根弦彻底扯断,直至无法再接上,然后便是不断涌现出来的如同一车货物门突然打开,既沉重又让人手忙脚乱。

昨天六点准时下班,一路上和同事聊天便各自往返家中,在路上我打开手机开始阅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其实这本书我前几天就开始了,不过总是没有时间真真正正的看完,所以我会到小区之后做在路边的椅子上看了起来......

看完前面的关于钱钟书和钱媛的去世才开始慢慢了解他们一家,或者说他们仨的事情。我在杨绛先生眼中越来越了解钱钟书先生,一直觉得很富文学的他,在生活中或者其他方面其实也和普通人一样,不过却对文学爱得深沉。

其实我不是很想说太多,因为我觉得单从一本书里是无法真真的明白或者了解一个人,所以我现在正在看他的《围城》。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有很多的遗憾。

比如圆圆的去世,还有年轻的时候受过的种种灾难。我没有很清楚的了解到各个方面,但我觉得相比很多的遗憾,他们的人生更加的精彩。每个人都是文学才气的,不因世俗改变自己。喜欢将自己的事情记录下来,尽管也没有那么富丽堂皇的文采。但言辞中尽是对各自的爱,他们是年轻便出国留学的,连带着女儿也见多识广,家族也多是书香气十足,尽管战乱期间也依旧没有放弃学习,知识是他们的执著。

我很喜欢这种平淡就是真的感觉,我说不出华丽辞藻,也道不了文言绝句,所以我希望能有他们观察细微的耐心和记忆,有对周遭事情的感触便能妙笔生花,以便日后观赏。

我羡慕他们有过富贵生活又能经历苦难磨炼,最后还能自由潇洒,却终究困于死别,至少没有生离,这是杨绛先生说的,他们仨很少生离,短暂的分离也都是时局所迫,下乡下厂,或有很好的就业机会。但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他们最终还是一直在一起。

看完了,我其实最先开始的想到的便是自己的父母,我不知道说什么,很羡慕他们的聚一地,很伤心就我一人只身北京,无至亲陪伴,所以感到伤感,也因为在这并未让我学到什么,更加使我焦虑不堪。人总是贱的,有事可干便抱怨生活太难,无事可干便焦虑忧愁,真真是可笑至极。

所以晚上便和爸妈通了一则电话,其实一句话还没有说,便哭的说不出话,妈妈便发觉异常,问我是不是在外受到什么委屈,我稍加平复之后,回答并未受什么委屈,只因如今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就感到无比的忧愁,我如若有半点向上也不至于会如此,我觉得自己变了,这才是我一蹶不振的原因。

人都说你其实不必如此,生活本就艰难,可我实在不甘。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近的心情和《我们仨》读完之后的一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