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学孔乙己

今天看了一个视频,是讲述初中课文“孔乙己”的。视频中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把孔乙己文章中的人物,各自展现了出来。初中的时候学习这篇课文,除了老师要求背诵的内容,基本上什么都没记住,也没有什么感受,只是觉得课文讲的很枯燥、很无聊。这一点和课文中“我”的心情差不多。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再看这篇文章,却生出了许多感慨。

孔乙己是个小人物,他一直在我们周围。孔乙己就像我们一样,是个平平凡凡的小人物,作者能够记住他是因为自己在酒店里很无聊很单调,每次孔乙己到了店里能够引起一些笑声。作者隐含的意思是,如果他很忙,事很多,可能根本不会记住孔乙己这个人。这么普通的一个人,为了保持自己的那份自尊或者叫虚荣,整天穿着不知道多久未洗的长衫,花上九文大钱买上一碗酒一碟茴香豆,慢慢饮了。他喜欢卖弄自己的学问,但四周都是短衣帮的,根本没人在乎,他的卖弄却成了人们的笑料。“多乎哉,不多也”,就连跟小孩子说话,也是拽文,被小孩子们调戏。这几天看手机视频,有个村长在拿大喇叭喊话,大概内容是,谁谁谁从外面回来过年,说着不标准的普通话,开着个破车,在村里面到处招摇,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看着视频好笑的同时,忽然觉得这些人和孔乙己差不多,只是形式和时间不同了而已。其实细想想,无论是我们身边还是我们自己,孔乙己的思想都是很普遍的,同学聚会变成了炫富会,好友相聚成了吹捧会,几个老友坐在一起吃个饭,还要看谁的职位高,谁的成就大。孔乙己一直没有离去,只是换了个马甲而已。

人们都是小酒馆的看客。小酒馆里孔乙己因为自己的特立独行被别人嘲笑。他只能无力的辩解“窃不是偷”,读书人怎么会偷呢,窃而已。旁边的酒客嘲笑孔乙己头上多了新伤疤,一大堆人跟着哈哈大笑,孔乙己到小酒馆喝酒,就是众人调笑的对象。为什么那么多人嘲笑孔乙己,因为他不争、或者不知道争,别人笑话他,他也仅仅无力的辩解几句,引来的是更多的嘲笑。就连小酒馆最下等的小伙计都瞧不起他,他想告诉小伙计“回”字的四种写法,小伙计不屑的走开了。听说孔乙己被打断腿的时候,不是人们的同情,而是觉得罪有应得。看着这些忽然觉得心里很冷。人们都是看客,心里的漠然与生俱来。一个朋友原来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因为单位重组他的岗位调整了,一部分人要留在大城市,另一部分人要跟着他去一个小县城开展业务,在他想来,平时自己对手下很不错,肯定很多人会想跟着他去闯荡,结果在个偶然的机会里,有人告诉他,他手下的人都在四处找关系,想留在省城,不想跟他去小县城。我那个朋友心一下子凉了,他给我打电话诉说心中的苦闷,我对他说,这些年他太顺了,一步一步升迁,身边总是表扬和赞美,他根本忽略了人心的本质。大家都有自私的一面,肯定是从自己角度考虑问题,除开自己的亲人和挚友,别人都是看客。你做的好别人羡慕嫉妒恨,你做的不好,就是被别人嘲笑。

孔乙己是个悲剧人物,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大家亦是如此,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老了再去读文章,感触颇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又学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