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总: 成年人的努力,如果不在一个高级的思维模型里面递进,那仅仅是低水平的重复。人生如果不想悲催,那么只能顺势而为,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再加上做正确的选择,融入正确的圈子,最后来点运气。
感想:职场中的老鸟,有的是有10年工作经验,有的是1个经验用了10年,前者就是张总讲的在高级思维模型里递进,后者就是悲催的低水平重复。作为职场老鸟的我,自从2017年我最欣赏的领导离职后,我就如芒在背地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我这10年到底学到了什么?我有没有辜负宝贵青春?
经过梳理后,我发现自己有的地方确实从0到1,有长足进步,而有的地方,真的有原地打转的嫌疑,这可能也是另一种“能力陷阱”吧,如果一个方法用的顺手,结果也不错,那就当作习惯,一直用下去,从来没想过改进和创新,由此产生懈怠、自满、和审美疲劳。不仅是工作,还有人生。于是我从2017年开始顿悟,开始奋发,开始重拾生命的主动权,也开始疯狂地进化。
是不是我一个人努力就万事大吉了呢?绝不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能少。所以我通过训练营,链接高质量人脉,向他们学习,也从中发现能让自己开拓和提高的机会。就像张总说的,顺势而为,融入正确的圈子,我觉得我正在融入正确的圈子,比如弘丹老师的写作圈,和晨总的生命总裁圈。
人们都说,要想成功,需要取势明道优术。优术靠找对方法,按此执行和训练就行,这个并不难。明道我觉得一方面是洞察力和智慧,另一方面是人生感悟,我觉得通过做事的反思、与牛人的交流,自己学习艺术,陶冶情操等等,也有可能实现。只有最后一个“取势”,需要靠机遇,靠等待,机遇一到,自己通过明道优术修来的敏感度,迅速抓住它,那就完成了“取”的动作。而产业数字化,正是晨总洪总这样的大咖给我们指明的康庄大道,我们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机会不常有,肯把机会告诉你的人更不常有。所以,加入DCC,是何等幸运的事。
璐总:说到底,一切都是人性。产业数字化是人性,商业是人性,小说更是人性,只不过表达方式和侧重点不同而已。
感想:自己写的,就不说感想了,我觉得和胥总讲到的“人的回归”,有异曲同工之妙。
涛总:稀缺不仅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可以成就你至高峰,也可以拉入你进深渊。
感想:是吸引力法则吗?我昨天刚和一位金钱心态及其稀缺的同事撕逼。我们撕的点是报名精英培育计划的学费。联想到刘润5分钟商学院里说的“心理账户”,其实对金钱的稀缺心态或者思维方式,就是把做某件事要花的钱放在了不同的心理账户里。一笔钱,你是放在学习账户里,还是放在吃喝玩乐账户里,或者放在照顾家人的账户里,产生的态度和行为是截然不同的。
虽然对销售来说,利用心理账户的转换或者开发,可以用来“忽悠”客户,但是反过来说,我们作为消费者,我们把钱花在哪里,取决于这件事情对我们的重要性,决定了我们心理账户的设置。而这种重要性排序,我觉得和个人的经历、所处场景有很大关系,尤其是自己处在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哪里。越是塔尖的人,越把实现自我价值的账户里放更多的钱。我觉得这个没有对错,只是大家所处的阶段不同而已,总归有一个不断攀升金字塔的过程。只要你认为值得,花这个钱就不会后悔。当然,学习投资永远不是一劳永逸的,同样学,消化多少,行动多少,决定了你的投资能收益多少,这就是洪老师强调知行合一的道理呀。
猫总:而“S2B2C”,相当于由S这个果农负责浇灌B这棵树。自然,如果S能够把B这棵树养好了,S就可以养更多的B树,甚至养更多的B2树,B3树…… 然后拥有一整个B果园。
如果“未来食堂”能够喂饱的是一具具饥饿的身体,那么“未来画吧”想要喂饱的是一个个饥饿的灵魂。
感想:猫总把S2B2C描述得好有画面感,未来XX喂饱饥饿的XX,也好生动形象,我好喜欢,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吧。由此引申,我们在沟通时,能不能用这种“画面感”来共情,用场景来共情,用你熟悉的东西解释、类比、对比不熟悉的东西?
我今天上午在听一本讲中国美术史的书,书里说,最早的绘画和文字是不分的,随着人们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越来越丰富,绘画才和文字分离。我又联系到,有人说欣赏艺术分3档,最简单的是看文字,只要识字就能看。第2档是看绘画,有点难度,你要揣摩作者的意图。最难的是听音乐,完全靠想象。当然,现在的电影融合了这些艺术形式,再加上光电效果和剪辑艺术等,创造出更生动形象的场景,高效传达出单一艺术形式难以传达的内涵。幻想以后晨总给我们讲解电影,其实也是另一种“共情力”的训练吧。
予舒总:一个公司的领头羊,不能聚焦于日常工作之上,要做战略层面的工作,还要有一部分的时间去关注其他新鲜的事物,寻找新的机遇。
感想:从我的职场经历来看,不能同意更多。但是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许多小公司的老板,为了节省用人成本,为了先活下来,自己承担很多琐事,只有等到公司大一点,有专人负责和分工那些日常事务后,老板才能解放出来,去做更顶层、更开拓的事。虽然我没有创过业,但我见证了小公司的成长过程,觉得确实这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博弈,是理想和现实的拉扯,这个矛盾符合人性。那么这个局有没有破解方法?小公司老板是不是总要经历这个痛苦的过程,才能破茧成蝶?扩展开去,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到底是一人多职,一专多能好,还是分工明确,一个萝卜一个坑好? 有没有产业数字化的方法,可以吸纳更多优秀的斜杠人才,来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想,产业数字化,是否可以不仅赋能于消费者,也给困扰中的公司提供企业发展需要面对的内部问题的解决方案。
它总:从听到知识,到变成能力,中间隔着很多很多道工序。以众人为镜,以众人为师。
感想:它总说的很多道工序,我理解的是知行合一的过程。我记得训练营第1课时,洪老师反复强调知行合一,当时我还听得懵懵懂懂,现在听完第2课,我又有了新的感悟。我觉得要知行合一,关键是最开始,充分明白你听到的东西对你的意义,是不是跟你的初心契合,满足你的兴趣,发挥你的特长,或者补足你的短板。如果这几项都OK,再加上一些外部危机,或者竞争,或者伟大的蓝图画饼,那你就会自发自主地去知行合一。如果前面动力不足,你都说服不了你自己100%地全情投入,根本不用去谈后面。
所以,情怀很重要,虽然它不能拿来卖钱,但它是交换一切价值的动力。产业数字化,或者我们现在做的工作,是否让我们有100%的情怀义无返顾地去做呢?不管是曲线救国,还是单刀直入,只有我们想清楚了必须要到达的远方,才会握紧手中的桨。
它总说的众人的力量,在这次小组作业中,我也有类似的感受,尤其是团队意见出现分歧时,我们该怎么做?有没有绝对的真理,绝对的“正确的方法”,我觉得都有商量的余地。只要达到目标,过程曲折点,也没关系。反过来想,如果这次小组作业,大家都一团和气,顺顺利利地完成了,那我们还会记忆深刻吗?还会有这么多思考吗?还会对小伙伴的特点有更多的分析吗?不会。
所以,遇见就是缘分,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合作或撕逼的每一个人,都是财富,都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都是我们的人生。
红总: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部分人的意见,然后自己做决定。
感想:我突然共鸣到《没那么简单》的歌词:别人说的话,随便听一听,自己做决定。钦佩红总的勇气。我们都知道要做自己,要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可有多少人做到了呢?辩证地想,一定要这么做吗?我觉得要分情况。
有的时候,决定命运的选择,要follow my heart,比如选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去哪座城市、做什么工作、跟谁结婚、跟谁交朋友……这些大部分的答案,直觉都会告诉你,而且很快就会告诉你。当然我们可以做很多数据分析,市场调研,别人也会告诉我们很多他们的意见,但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这些重要的抉择,应该听自己的。虽然很多人都迫于面子、迫于压力,屈服了,但我觉得只要内心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在积极行动,一定会有机会翻盘的。
而有的时候,不涉及到自己人生目标的小事,可以钝感一点,大智若愚一些,不用把宝贵的时间花在这些事情上。比如今天吃什么,不涉及原则的立场争吵,等等。如果能节省这些事情的时间,把宝贵的生命花在有大产出的事情上,那为啥不做些妥协让步,让别人决定就行了。很多人都喜欢做这些颇有成就感的小事,何不成全他们?
吴总:要淘金式的学习,而不是海绵式的学习。在书本和课堂之外也可以学到商业知识。
感想:淘金学习,也说明了我们时间宝贵,时间有限,要锁定目标,学习跟目标最相关的知识,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努力。但我觉得这个也要看场景。比如小孩子,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迫切需要通识教育,所以学校里的课程都要学,都要懂,等长大了再去确定自己的兴趣领域,再去这个领域淘金。
社会上有一个讨论,问现在的时代,我们需要“全才”还是“专才”?一个人是博览群书,什么都懂一点呢,还是在一个领域做到专家,而其他领域不怎么了解呢?我觉得这就涉及到整合思维了。把全才和专才的优势整合起来。全才的优点是知识广博,很容易跟他找到共同话题。而专才的优点是专业,这个领域他最懂,请教他就够了。在产业数字化时代,尤其是数字特种兵,我们更需要横向和纵向都交错生长的网状人才。因为,横向广博,我们可以迅速了解各个行业,也能够产生更多不同领域的联想。而纵向深入,让我们能有一技之长,在一个领域提供更专业深入的洞察。怎么把两者的优点结合呢?我觉得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先努力让自己成为几个领域的top 10%,然后找到它们的结合点,创造出新的跨界行业,这样你就是这个新领域的至少top 1%。还有一种办法是,找到一群专家,作为你的智囊团,你作为全才,他们是专才,你负责跨界链接,他们负责深入贯通。这就是一个team需要不同领域人才的原因吧。
吴总还说,商业知识可以在很多场合学到,不仅仅是课堂或书本。我觉得正是因为商业活动是反映人性的一种形式,所以能在其他反映人性的形式中找到共鸣。
胥总:数字化转型并不是简单依靠科技杠杆做产品的升级和覆盖,而是帮助我们更好的研究人,准确抓住了人的需求就是把握住了绝对的主动权。数字转型是变化,也是回归,回归对于人性需求的基本满足。
感想: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没有产业数字化这个大趋势,我们上的DCC课程,效果会有什么不同?直到看到胥总的文章,我才对这个问题有了一点领悟。
其实我一直觉得,即使没有产业数字化这个大趋势,DCC课程的内容,照样可以用于现在的商业环境,即使放到十年前,也照样不落伍,不超前,刚刚好。这是因为,DCC的内容就是关乎人性的呀,说白点,很多都是麦肯锡、埃森哲这些顶级咨询公司的基本功嘛,只不过我们不是咨询行业的人,所以看起来烧脑,其实对于这些业内人士,他们每天干的事情就是在实践这些知识呀。刘润曾说,你的顿悟,可能是别人的基本功。我觉得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反过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有可以教给别人的东西,别人在我们熟悉的领域,他们的顿悟,也是我们的基本功嘛,这样又共鸣了它它的“以众人为镜,以众人为师。”
当然,在产业数字化时代,从人性的角度讲,人们更浮躁,更冲动,更注重短期利益,也对未来更迷茫,这是我们的大势,是我们的先机,也是我们对人性探究的回归。很感谢胥总的洞察。我还联想到,晨总在第一次介绍未来食堂时,让我们猜他在做哪个领域。我们开始天马星空地想,晨总一语道破,衣食住行啊,这不就是最底层的人性吗,也是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最底层需求。如果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产业数字化的赋能中心,也是遵循人性需求的,从最底层开始,慢慢向上,从衣食住行,最后可以上升到猫总的艺术哲学啦。好期待这个洞悉人性的过程,赋能人性需求的过程,也是丰富我们自己人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