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论语11)

昨天的学习,让我知道了做同样一件事,对于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合作方法,因人而异。

今天学习颜渊篇: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回曰:“回虽不敏,诸事斯语矣。”

注释

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已的行为归到礼的方面去,即合于礼。复礼,归于礼。

译文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是由自己,难道是靠别人?”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动。”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克己复礼”这四个字在我上小学的那个年代就听说了,我深深地记在脑海里,但我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通过今天的学习,原来是这么个意思,我懂了。

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诸事斯语矣。”

注释

邦:诸侯统治的国家。

家:卿大夫的封地。

译文

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好像去见贵宾,役使民众好像去承担重大祀典,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在邦国做事没有抱怨,在卿大夫之家做事也无抱怨”。

仲弓说:“我冉雍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常在简友们的文章中出现,我也是似懂非懂,今天也懂了。

原文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释

讱:说话谨慎,不容易出口。

译文

司马牛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人,他的言语很谨慎”。司马牛说:“言语谨慎,这就可以称作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难,说话能不谨慎吗?”

原文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就叫君子了吗?”孔子说:“内心反省而不内疚,那还有什么可忧虑和恐怖的呢?”

这一段,我的理解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所说的“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既然我时刻反省自己,没做违法的事,我哪有什么忧虑和恐怖呢。

原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运决定,富贵在于上天的安排’。君子认真谨慎的做事,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有礼貌,四海之内的人则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四海之内皆兄弟”,我的理解是,对人要真诚、恭敬有礼貌,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有时候外面的朋友比自家兄弟姐妹还要好。我来到平台时间不长,因为我是抱着认真学习的态度来的,对待每一位简友的文章认真拜读,点赞、留言,所以我有幸结识了众多不曾谋面的兄弟姐妹,我有疑问都喜欢在群内问,众好友都一一解答,这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吧!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己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己矣。”

注释

浸润之谮:像水浸润物件一样逐渐传播的谗言。

肤受之愬:像皮肤感受的疼痛一样的诬告。

译文

子张问什么是明智,孔子说:“暗中传播的谗言,切身感受的诽谤,在你这儿都行不通,就可以称得上明智了。暗中传播的谗言,切身感受的诽谤,在你这里都行不通,就可以说是有远见了”。

这段话是教育我们明人不做暗事,不要无中生有造谣诽谤他人,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原文

辣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注释

辣子成:卫国大夫。

质:质地,这里指思想品德。

文:文采,指礼节仪式。

驷不及舌:话一出口,四匹马也追不回来。

译文

辣子成说:“君子有好本质就行了,要文采做什么呢?”子贡说:“可惜呀!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文采如同本质,本质也如同文采,二者是同等重要的。假如去掉虎豹和犬羊的有文采的皮毛,那就这两样皮革就没多大的区别了。”

原文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说:“年成欠收,国家备用不足,怎么样办呢?”有若回答说:“何不实行十分抽一的税率呢?”哀公说:“十分抽二,尚且不够用,怎么能去实行十分抽一呢?”有若回答说:“如果百姓用度不足,国君怎么会用度足呢,如果百姓用度不足,国君用度怎么会足呢”?

原文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

齐㬌公向孔子询问政治。孔子回答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说:“好哇!如果真的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够吃得着吗”?

君臣之道,父子之道

原文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解释

折狱:即断案。

宿诺:拖了很久而没有兑现的诺言。

译文

孔子说:“根据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断诉讼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没有说话不算数的时候。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译文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一样,重要的是必须是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

原文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

子张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这应该是君臣之道吧,我理解的对不对,欢迎留评探讨。

今天的学习就到此,明天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书五经(论语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