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工业化
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可推动包容与可持续工业 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 析、云计算、物联网、先进机器人和增材制造等技 术——的出现与扩散正从根本上改变制造业生产 的性质,使物理制造系统与数字化制造系统之间 的界限日渐模糊。在适当条件下,发展中国家采用 这些技术可促进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及可持续 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目前仅有少数经济体和企业创造并应用先进数字 化制造技术
然而,由于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发展薄弱,先进数字 化制造技术的创造与扩散目前仍集中在全球少数 地区内。本报告显示,10大经济体——领先经济 体——在与这些技术密切相关的所有全球专利和 总出口额中分别占比90%和70%。第二梯队有40大经 济体——追赶型经济体——积极致力于应用先进 数字化制造技术,但其占比一般。世界其他经济体 活跃度非常低(后发经济体),或者未能参与这些 技术在全球的创造和应用(落后经济体)。
但是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带来奋起直追的新机 会
虽然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能够带来奋起直追的 新机会,但利用这些机会需要具备最低的工业能 力基础。领先经济体、追赶型经济体、后发经济 体和落后经济体等不同经济体在这些技术的创 造和应用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与其平均工业能力呈 明显的正相关性。对这些技术的参与度越高,该 经济体的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也越高,二者呈现 相关性,这主要归功于生产力的提高速度更快。 积极应用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发展中国家在就 业方面还呈现正增长,这一点与普遍看法相左。
为何我们应该关注新技术?
新技术和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
新技术是成功实现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的核 心。这些新技术可创造新产品,继而催生新兴产 业。它们可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降低价格 并刺激大众市场的消费——或增加利润并对投资 产生一系列潜在的后续影响(图1)。在适当的背 景下,新技术还可以促进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包 容性。
新技术催生新兴产业
新技术可实现产品创新,催生新兴产业——随之 带来新的就业与收入机会。进而促进了工业化与 社会包容性。这些创新技术——通过引入绿色制 造——能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它们还实现 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可持续性。
工业竞争力最终取决于技术升级
此外,新技术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这一点对保 持和推动工业竞争力至关重要,通过这一方式能 够增加制造业产值。在许多情况下,对新技术的 合理应用需要获得来自各经济体其他部门的额外 投入和服务,因此工业发展在工厂之外的乘数效 应会日益增加。效率的大幅提高与减少单位产出 的污染物排放量以及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密切相 关,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工业生产过程的环境可持 续性。
新技术将形成何种工业格局?
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分别由蒸汽机、电气 化和计算机驱动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一波又一波的技术进步 浪潮推动了经济的发展。1760年至1840年间,蒸汽 机的问世、简单作业的机械化以及铁路建设引发 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电 力、流水生产线和大批量生产的出现引发了第二 次工业革命。20世纪60年代,半导体和大型计算 机的发展,以及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是推 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主动力。
而新一波技术浪潮将再次改写工业格局
最近的技术突破似乎正再次推动另一波技术浪潮 的来袭,即我们通常所称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一概念基于——数字化制造技术、纳米技术、生物 技术和新材料等——各种新兴技术领域的日益融 合及它们在生产中的互补性(图2)。在制造业生 产中对这些技术的应用通常称作先进制造。以先 进数字化制造技术为例,这些技术在制造业的应 用便催生了智能制造生产系统——又被称为智能 化工厂或工业4.0。智能制造意味着集成并控制 这样的生产:传感器和设备通过数字网络相连, 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在——所谓的信息物理系统 (CPSs)——实现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融合。转 向智能制造生产的预计将会持久而显著地改写工 业格局。
“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催 生了智能制造生产系统
向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演化转变
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源自传统工业生产
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是传统工业生产技术发展 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图 3)。实际上,很多先进 数字化制造技术都源自与以往历次工业革命相同 的工程和组织原理,与其说这是一场“革命性颠 覆”,倒不如说这是一场“演化转变”。例如,自动 化流程可追溯到第一次工业革命,而机器人的使 用则至少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Andreoni 和 Anzolin,2019年)。
先进数字化制造硬件是传统与现代技术的完美 融合
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的问世源于三个主要要素的 结合——硬件、软件和互联性(图4)。硬件由现代 工业机器人的工具、工装设备和配套设备,智能自 动化系统以及协作机器人(与工人协作执行任务 的机器人)和用于增材制造的3D打印机组成。这 些硬件制造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与之前第三次工业 革命的制造技术类似。而使这些机器与众不同的 是它们在执行生产任务时的互联性、灵活性和功 能性。
历次技术革命已将世界分为 领先经济体和追赶型经济体
相比传统制造业,先进数字化制造互联是一个巨 大转变
先进数字制造技术的技术互联由硬件中的传感器 实现,通过为机器和工具配备执行器和传感器使 之成为可能。一旦机器和工具能够感知生产过程 和产品(部件、材料和功能属性),那么它们还可 以通过工业物联网进行数据收集和传输。这类互 联为从集中化生产到分散化生产的范式转变开辟 了道路。
互联成就智能网络化系统
一旦大数据分析软件提高了制造技术的互联性, 制造技术就会走向完全数字化,也就是说,工具 能够几乎实时地处理海量数据。在计算机辅助制 造、计算机集成制造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第 三次工业革命中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第 四次工业革命中的软件发展为网络物理系统开 辟了道路。这些智能网络化系统配备嵌入式传感 器、处理器和执行器,能实时感知物理世界、与之 交互并提供支持。
工业革命催生两类经济体——领先经济体和追 赶型经济体
根据各经济体在新兴技术的创造和应用方面的 参与情况,历次技术革命已将世界分为领先经济 体和追赶型经济体。然而,就很多技术而言,世界 上的一些重要地区仍然被完全排除在正在进行 的革命之外,它们仅在数十年之后,当这些技术 变得足够廉价且能力差距缩小时才进入革命。在 一场新革命的开端,所有国家,特别是那些仍在 努力发展基本工业能力的国家均存在一个备受关 注的问题,那就是各国将在多大程度上融入新兴 技术领域。
“10大经济体占先进数字化制 造技术全球专利族中91%的份额
顶级经济体最具先进数字化制造活力
如今,先进数字化制造领域的技术突破再次将世 界划分为领先经济体、追赶型经济体和落后经济 体。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创造与扩散的一个显 著特征是极端集中,尤其是专利申请和出口活动。 专利申请和出口活动分布的平均水平显著高于中 位数,只有少数几个国家高于这一水平。因此,世 界大部分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活动集中在排名靠 前的国家(高于平均水平的国家)。
10大领先经济体拥有90%的专利和70%的出口
仅仅这10个经济体在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方面的 全球专利申请数量便高于平均市场份额1 。根据其 市场份额排序,这些经济体分别是美国、日本、德 国、中国、中国台湾省、法国、瑞士、英国、韩国和 荷兰(表 1)。它们合计占全球专利族中91%的份 额。在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领域,该类经济体在 创造新技术方面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它们不仅发明新技术,而且在全球市场上销售(和购买)应 用这些技术的商品——它们的出口占全球出口总 额的近70%,而进口占全球进口总额的46%。这些 经济体是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的领跑者。
40个追赶型经济体正在奋起直追,但份额较低
其他经济体也在参与这些新技术,尽管它们占据 的份额较低。例如,以色列、意大利和瑞典在全球 专利族中占有较大份额,而奥地利和加拿大则拥 有较高的出口额。同样,墨西哥、泰国和土耳其的 进口额较高。这些经济体是这场技术竞赛的追随 者。除领先经济体外,根据专利、出口和进口指标 平均值,本报告划分出40个追赶型经济体。这些 经济体占全球专利族的8%,在采用这些技术的商 品的进口总额中几乎占有一半的份额。
只有50个经济体可称得上 积极参与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
世界其他地区在这一领域的活动较少或极少,甚 至完全没有
综合来说,只有50个经济体(领先经济体和追赶 型经济体)可称得上积极参与先进数字化制造技 术。它们对这些技术的创造或应用已在国家统计 数据中得以充分体现。其余经济体在该领域的活 动较少(后发经济体)或极少,甚至完全没有(落 后经济体)。
第四次工业革命只影响大多数国家经济的一小部 分
在对个别国家的工业部门进行研究时,上述全球 特征得到了证实。在大多数国家,不同时代的数 字技术在制造业生产中同时存在,并且与第四次 工业革命相关的数字技术只渗透了一小部分制造 业。
发展中国家将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改造并整合至 不完备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系统中
发展中国家的很多企业仍经常低效地采用第三次 工业革命技术。他们尚未掌握第三次工业革命技 术——基本自动化和信息通信技术,这也使得他 们很难充分利用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和第四次 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因此,这些国家的主要机 会在于逐步将这些技术整合至现有的第三次工业 革命生产系统中,从而在可能进行整合的地区改 造生产工厂(Andreoni 和 Anzolin, 2019年)。
多代技术并存
在任何给定的时间点,不同国家的企业有可能使 用源于不同技术范式的数字技术组合,而不仅仅 是使用模拟技术,基于这一理念,鉴于各国在生 产中越来越复杂地使用数字技术,《2020年工业 发展报告》明确了四个数字化制造业生产技术时 代(图5)。
在大多数国家,不同时代的数 字技术在制造业生产中同时存在
多达70%的企业仍停留在模拟制造阶段
金字塔底层代表制造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 数字技术未被应用于企业的任何领域。这似乎是 最不发达国家和低收入经济体的真实写照。被定 义为落后经济体的各国大多数制造业部门属于这 一类别。例如,本报告调查显示加纳几乎70%的公 司属于模拟制造类别。一旦企业开始采用数字技 术,便会划分出四个特征鲜明的技术时代。第一 个时代:刚性制造,其特点是仅在特定用途中应 用数字化制造技术且相互孤立。第二个时代:精 益制造,指的是借助数字技术以及不同业务领域 之间的部分整合实现半柔性自动化制造。第三个 时代:集成制造,即需要所有的业务职能部门一同 使用数字技术。第四个时代,亦即最后一种模式, 其特点是利用数字技术及信息反馈为决策制定提 供支持。
迈向下一个时代需要经历巨大变革
虽然工业1.0时代与2.0时代持续的时间与数控编 程系统(1950年代后期)的时间一样长,但是诸如 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一系列技术由于参数化设计最 近几年才呈指数级发展。即使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大幅度提高,但是从工业1.0时代向2.0时代演进 并不需要经历重大的组织变革。然而从工业2.0时 代向3.0时代演进需要经历实质性的变革——将 组织职能完全整合,全面有效地实现流程和信息 系统的标准化。工业4.0时代意味着需使用以先进 通信设备、自动化、感测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 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为技术基础的解决方案。
极少数企业应用最先进的技术
从五个国家收集的证据表明目前仅少数制造企业 正在采用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图 6)。尽管接 受调查的各国之间存在很大的国间差异,但最新 两个工业时代的数字技术的扩散(工业3.0时代与工业4.0时代)在这些国家才刚刚开始:采用者只 占少数,加纳采用工业3.0时代与工业4.0时代数 字技术的企业仅占1.5%,而巴西约占30%。调查结 果还显示出不同时代的技术如何在发展中国家并 存,形成“技术孤岛”,即少数拥有先进技术的公 司被大多数处于较低技术水平的公司所包围。
跨越式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取决于国家和工业 条件
对于大多数制造企业远低于领先水平——集中处 于模拟制造和工业1.0时代之间——的国家而言, 关键问题在于他们如何能够迈向更高的技术水 平。尤其是,这些企业能否跳过一些技术时代,或 者直接跳跃至最先进的技术时代?能力、禀赋、组 织特点、技术成就及国内基础设施和制度条件方 面的差异解释了一些企业(和国家)为何能顺利实 现跨越,而其他企业(和国家)却做不到的原因。
新技术的扩散在行业和规模上也呈现集中分布
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扩散在各行业之间分布 不均
技术密集度和生产流程的差异使得一国内部的一 些制造业产业更有可能采用先进数字化制造技 术。有两个行业表现最为突出:计算机行业和机 械与运输设备行业。这些行业对关键的先进数字 化制造技术的采用高于平均值(图7)。计算机行 业和机械行业对云计算和3D打印技术使用率最 高,比平均水平高出10至15个百分点,而运输设备 行业的使用率位居第二,同时也是制造业中工业 机器人使用率最高的行业。随着先进数字化制造 技术不断的广泛扩散,其他行业(即使是技术密 集度较低的行业)也可能率先采用这些技术。
领先经济体和追赶型经济体倾向专注于这些行业
领先经济体和追赶型经济体对先进数字化制造 技术的参与度更高,其另一个原因是它们的技术 和数字密集型行业(包括计算机、机械和运输设 备)在其制造业增加值中占有更高的份额。特别 是在2005年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开始扩散之后, 这些行业变得日益重要。生产力增长对如此优异 的业绩产生强劲的推动力。然而,这些经济体的 发展历程并不是用新技术替代劳动力,而是利用 新技术促进其竞争力和扩张,最终,生产力和就 业的增长使得发展历程具有包容性。
规模越大的企业采用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越多
提及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企业规模也很重要。 大型企业的丰富资源允许它们进行更大的投资 (这并非唯一原因),因此这些企业往往拥有技 术和生产能力,使它们更可能采用新技术。本报 告所调查的五个国家的数据有力证明了这一观 点——在采用最新两个工业时代的数字化制造技 术(工业3.0时代与工业4.0时代)的所有企业中, 较大规模企业的比例更高。例如,在阿根廷,大型 企业(员工超过100名)对工业3.0时代与工业4.0 时代数字化制造技术的采用率比企业平均采用率 高出20个百分点。尽管如此,在某些情况下(如泰 国),小型企业的新技术普及率也很高。
一些制造业产业更有可能 采用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
发展中国家面临五大挑战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远未成为这一领域的既 定参与者,因为它们在参与新技术方面面临特定 挑战。这些挑战可分为五大方面(Andreoni 和 Anzolin,2019年):
基本能力。在整个供应链中吸收、部署和推广 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所需的制造能力匮乏且 分布不均。这些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也提高 了“基本能力的门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全 新的技术,而是因为这些技术将新技术和现 有技术融合成复杂的综合技术系统。
改造与整合。在发展中国家,能够在这一领域 进行技术投资的企业已经把资源投入到旧有 技术中,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将新的数字化制造 技术改造和整合到现有的生产工厂中。建立 全新工厂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因为这需要大 量的长期投资和进入市场的机会。
数字基础设施。在生产中,先进数字化制造技 术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提供可负担的优质电力及可靠互联性方面面 临重大挑战。这些挑战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瓶 颈可能使单个企业的技术投资面临过高的风 险,在财务方面入不敷出。
数字化能力差距。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公司致 力于一些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但其中许多 技术仍停留在公司内部,仅有少数密切合作的 供应商具备应用这些技术的基本制造能力。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绝 大多数企业依然使用典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的技术,甚至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在这 种背景下,领先公司很难实现后向链接并培育 自己的供应链。当这种数字化能力差距非常悬 殊时,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扩散将始终非 常有限。
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这些技术往往由少数国 家及其领先企业控制。发展中国家严重依赖进 口这些技术,在许多情况下,即使这些国家能 够调动资源获得这些技术,但它们仍然依赖于 硬件和软件组件供应商。
发展中经济体要想参与先进数 字化制造技术,必须提高工业能力
发展中经济体要想参与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必 须提高工业能力。
综上所述,这些挑战指明了一个方向,即要想参与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就必须提高基本的工业 生产能力。事实上,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参与 度差异反映了工业能力的全球异质性:领先经济 体往往比追赶型经济体拥有更强的工业能力,追 赶型经济体比后发经济体拥有更强的工业能力, 后发经济体则比落后经济体拥有更强的工业能 力。此外,在每一类别中还可根据利用这些技术 进行生产(创新和出口)的能力进行明确划分,与 这些技术的应用相比,利用这些技术进行生产则 需要更强的工业能力。
工业能力将领先经济体、追赶型经济体、后发经 济体和落后经济体区分开来
2017年,领先经济体的平均工业竞争力指数远远 高于所有其他各类别国家(图8)。联合国工业发 展组织的工业竞争力指数反映了各国的工业竞争 力,因此可作为衡量这些国家潜在工业能力的指 标——工业竞争力指数越高的国家,其工业能力 越强。在生产方面,追赶型经济体的工业竞争力 指数平均值是领先经济体的一半,而在技术应用 方面,追赶型经济体的工业竞争力指数平均值则 高于领先经济体平均值的一半。此外,追赶型经济 体的工业竞争力指数同样高于后发经济体,而后 发经济体的工业竞争力指数则高于落后经济体。 每一类别的平均工业竞争力指数值均高于前一个 类别,这说明各国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业能力, 才能参与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和生产,并 发挥更大作用。
工业能力在制造企业中积累
企业能力是采用新技术的先决条件
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力最终取决于企业能力。因此, 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扩散依赖于获取各种必要 能力的企业——这些能力包括组织中学习所产 生的、特定背景中重复实现的可执行惯例或规程 (Cohen等人, 1996年)。需要具备各种不同的能 力来参与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但是获取这些能 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或线性的过程。
投资能力、技术能力和制造能力对采用和应用新 技术至关重要
投资能力和技术能力使企业能够从容应对技术变 革。这些能力包括企业采用和使用设备及技术所 需的技术知识、资源和技能,扩大产出和就业,以 及进一步提高其技术能力和改进业务活动。制造 能力与经验、从实践中学习及企业家与生产相关 的行为有关。这些能力是企业为进一步实现技术 改进而获取所需的基本能力的第一步
能力逐渐积累形成
获取能力通常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企业和国 家首先实现工业化并获得基本能力,然后再向更 高的技术水平升级。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能力划 分为基本能力、中级能力和高级能力,可表示企业 长时间积累能力的渐进过程(表2)。企业必须通 过这一过程抓住先进数字化技术提供的机会,保 持竞争力和创新力。
基本制造能力依然至关重要
掌握基本制造能力(往往与制造相关)是有效应 用新技术和保持高效的关键。即使是最简单的生 产性活动,通常也需要激活和匹配相互依赖的多 组能力。这些能力的发展与工业企业赖以运作、 学习的工业生态系统密切相关。
每个公司都有一组自己的“独特能力”
每个公司都会面临独一无二的学习挑战,因此它 们发展新能力的速度很可能也不均衡(Andreoni和 Anzolin,2019年)。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这 种不均衡加剧了企业的差异性,大量低能力、低绩 效参与企业与更为领先的参与企业并存。最领先 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这种差距被定义为数字化 能力差距。
数字化能力差距既会对领先企业造成伤害,也会 给低能力企业带来伤害
这一差距的直接后果便造成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技 术孤岛(如图6所示),少数参与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的主要领先企业就像在一片仍使用过时技 术、缺乏能力的企业之海中一座座孤岛。这一差 距可能会给领先企业带来伤害,因为它们在后向 链接和培育供应链方面存在困难。因此,这一差 距将技术升级机遇变成数字工业化瓶颈。
参与工业生产成为缩小差距的关键
政策争论主要集中在投资和技术能力方面。《2020 年工业发展报告》表明制造能力同样至关重要。对 采用新技术决定因素的分析表明制造能力最为重 要(图9)。这些能力只能从之前的工业生产经验中 获得。
创新是技术和制造能力的共同产物
制造能力始终是所有国家采用技术工艺流程创新 成果的关键,当与制造能力变量相结合时,投资 和技术能力会充分显示它们的重要性。制造能力 是技术应用更为重要的一个变量。然而,这并不 意味着投资和技术变量并不重要。与只具备两种 能力其中之一的企业相比,同时具备投资、技术和 制造能力的企业则拥有更高的新工艺流程技术采 用率。
企业对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度与使用先进数字化制 造技术呈现相关性
在发展中和新兴工业经济体中,制造企业对先进 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学习情况也可能取决于它们能 否融入国际贸易和全球生产网络。国际贸易和全 球生产网络能成为全球价值链中向下游供应商传 递知识的可行渠道。本报告所调查国家的证据证 实,参与全球价值链对采用新技术的可能性产生 积极影响。3 此外,控制规模、行业、人力资本、研 发和机械投资等其他可能影响新生产技术采用的 因素后,这种正相关依然存在。制造业全球价值 链的一体化可以为落后国家提供参与正在进行的 技术竞赛的重要机会。
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能够带来哪些红利?
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可以提升利润、实现环境可 持续发展并扩大劳动力需求
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可以提升企业利润和资本利 用率,更好地将劳动力整合到生产中,增强环境 可持续性。图10根据概述开头部分的概念框架, 对主要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先进数字化制造技 术在支持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方面可以带来的 潜在益处再次通过以下两个主要渠道呈现出来: 将全新产品和改良产品引入市场,如智能电视、智 能手表、家庭控制设备等;通过生产过程数字化 和互联,提高生产效率。这些广泛渠道均直接影 响着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的主要方面:工业竞 争力、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包容性。这些益处也 充斥着风险,而且也无法保证在不进行其他变革 的情况下即可产生这些影响。获得这些益处取决 于参与制造业生产的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 况。
扩展数据分析可改进产品和服务
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可增强产品使用特性和功 能,从而带来更高的收入——包括产品创新、定 制和上市时间——及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数据分析可利用收集和分析实时客户数据的优势,直接参与客户需求,帮助生产具有成本效 益的大规模定制产品。这些对消费行为的洞见可 为新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带来巨大的优势。通 过将服务附加到制造业生产中,这些变革开启一 系列全新的组织和商业模式可能性。因此,先进 数字化制造技术通过创造新产品以及将制造业和 服务活动融合在一起,为振兴工业化和促进经济 增长带来了可能性。
随着各国部署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 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使用机器人的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多于不使用机 器人的企业
这说明了除考虑使用机器人对生产过程变革的 影响(提高资本密集度),相对于不适用机器人 的企业,考虑促进产出增长方面的可能性同样重 要。如果增加机器人的使用可以简化制造管理并 提高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之比,而未对该企业或 行业的竞争力提高和产出增长做出较大贡献,机 器人的使用则可能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由 于生产规模的增加、部门间互补性的提高、价值 链中工作的再分配以及企业内工人的调动,使用 机器人的企业比不使用机器人的企业出现明显 快得多的增长,则采用机器人的企业和行业创造 就业机会的概率可能更高。
具备技术活力的企业其就业预计将保持稳定(甚 至会增加)
这一研究结果与近期利用长期的企业和工人层面 数据进行的研究一致,这些近期研究表明(至少 在德国等领先经济体是如此),机器人的采用并 未导致在职制造业工人失业风险增加(Dauth等 人,2018年)。在微观层面,这一结论在本报告所 调查的五个国家也得到了证实:绝大多数正在参 与或准备参与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的企业采用 这些技术后,其就业预计将增加(或至少保持稳 定)。
新技术还可以提高工人的工作条件和参与程度
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还对制造业生产的社会维 度产生影响。它们可以通过引入新的工作流和任 务分配以及提高劳动力的技能门槛来改善工人在 工业生产中的工作条件。例如,汽车行业的自动化 解决方案为重新安排生产任务、将工人调离最需 要体力的工作岗位提供了机会。先进数字化制造 技术同样有助于改善制造业工厂的工作条件。如 今的标准实践需要工人管理先进的机器人。人类 与机器人之间协作的日益增加将创造多样化的劳 动力队伍。安全和追踪技术还有助于提高安全性 并改善车间的工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