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特斯拉,有多难?
2022年8月,作为比亚迪海洋生物系列第二款车型,海豹纯电版本正式上市,官方补贴后售价20.98-28.68万元。新车基于比亚迪e平台3.0打造,最高纯电续航700公里(CLTC),零百加速最快3.8秒。
而比亚迪冲击主流中型车市场,也意味着一场最艰难的攻坚战正式开始。过去,在燃油车时代,这个细分市场几乎是合资车的天下。
而在此之前,特斯拉旗下Model 3(25.99-29.59万元)已经在纯电中型车市场长期霸榜,其他同行的对标车型几乎也都没能实现赶超。
按照一些媒体的说法,从海豹搭载CTB电池一体化技术、iTAC智能扭矩分配功能、底盘双叉臂+五连杆悬架组合等技术来看,无论是在驾驶性和操控性上,海豹都在对标特斯拉Model 3。
然而,在去年12月实现单月交付量过万后,海豹似乎遭遇「滑铁卢」。从今年1月开始,海豹纯电版本车型月度交付徘徊在3000-5000辆之间。同期,特斯拉Model 3依然保持在1-2万辆区间。
数据来自: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月度新车监测
2023年5月,比亚迪发布海豹纯电冠军版,起售价降至18.98万元。但收效甚微。9月6日,比亚迪正式推出海豹DM-i,基于全新DM-i超级混动中型车平台打造,最低配车型相比于纯电冠军版再降2.3万元。
显然,比亚迪产品策略调整的背后,也说明了在主流消费市场、同等条件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更有市场(价格)竞争力。
今年1-7月,比亚迪在国内乘用车市场交付新车数据显示,纯电版本与插电混动仍保持5:5的格局;而海豹DM-i的定位很明确:与纯电版本构建双保险策略,最大程度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另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显示,为消费者提供可选动力系统(增程、纯电)的深蓝SL03,在今年1-7月的新车交付量上领先海豹;此外,售价更高的蔚来的ET5,同样如此。
目前,在中型车市场,凯美瑞、帕萨特、迈腾、雅阁等传统热销车型仍保持头部占位;奔驰C、宝马3系、奥迪A4L继续领跑豪华细分市场。
而到目前为止,仅有特斯拉Model 3已经进入上述圈层。此前有媒体指出,从成本、市场接受度以及品牌等综合分析,海豹的合理定价应该是15-20万区间。
对于比亚迪来说,显然也具备继续降价的资本。
近期,一份瑞银拆解比亚迪海豹的报告指出,海豹比特斯拉Model 3的生产成本低15%,大约75%的零部件是比亚迪自产,尤其是动力总成(三电系统)和车身电子产品方面是同行中最便宜的。
但,问题也不少。
根据今年1月车质网发布的数据报告,共受理2022款比亚迪海豹投诉58宗,其中单纯质量类问题的投诉27宗,涉及38个故障点。在这些投诉中,车身附件及电器的占比较大。
同时,除了“降价”之外,“生锈”是海豹被车主投诉的高频词,包括“座椅生锈、悬挂骨架生锈、方向盘生锈”,甚至有一些车主表示在4S店的展车同样有生锈现象;
还有不少投诉指向“座椅塌陷、空调异响、方向盘异响”等,这些车主质疑“海豹”品控存在问题,没有做防锈处理。
此外,车机也是此前被投诉较多的部分。而在此次DM-i版本上,海豹也升级到了6nm制程的高通非车规级芯片(集成5G),和今年发布的腾势N7属于一个版本。
相比而言,深蓝SL03则为全系标配高通车规级芯片8155;有意思的是,比亚迪在出口车型部分,受制于部分海外市场的法规要求,进行了芯片升级。
比如,车联天下的8155车规级智能座舱,今年率先搭载到比亚迪唐的出口车型;此前,移远通信的车规级8155智能模组也中标了比亚迪出口项目。
而不少车主甚至这样形容:“深蓝(8155智能座舱)像是个车机,海豹像是个安卓平板(非车规、消费级芯片)装车上。”
此外,在智能驾驶方面,比亚迪刚刚在腾势N7开启了新平台的尝试,而王朝系列、海洋系列还是沿用原有的入门级L2系统。按照计划,比亚迪最快要到今年底才会推送高速NOA。
同时,从目前的供应链体系来看,比亚迪旗下多个品牌的智能驾驶系统升级仍处于自研+多家第三方供应商的「混合」阶段,功能落地仍是当务之急;相比而言,其他新势力车企则已经进入体验升级周期。
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动力系统(从燃油到新能源)革新的周期性机会已经接近尾声,智能化开始成为主角。
此前,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在股东大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比亚迪在智能化领域,会像在电动化领域一样,将所有核心技术打通,并进行充分验证。”
而「验证」的时间和难度,仍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说新能源部分,比亚迪充分受益三电系统的垂直整合和自研的先发优势,那么,在智能化部分,供应链的同质化,则是一道不小的难题。
比如,国内新势力大多正在开启自研+代工甚至是自建零部件产线的进程。今年8月,哪吒汽车宣布浩智科技第一期已建成年产能10万套域控制器,从自研到自产成为新周期的新标签。
而在此之前,包括理想、小鹏、蔚来、零跑等新势力也已经完成自研+代工/自产的智能化核心供应链体系。包括比亚迪在内,这些企业在核心硬件部分,依然是依赖于英伟达、地平线、高通等第三方芯片方案能力。
同时,随着智能化进入新一轮数据驱动竞争周期,谁能在规模化方面占据优势,就有机会拿到下一个竞争周期的入场券。
此前,比亚迪相关负责人透露,关于数据闭环的系统建设、数据积累方面,现有智能驾驶研发车队约300辆、历史累计数据规模约150PB,并且每天新增1PB数据。
而今年以来,比亚迪已经进入月均(5-7月)交付20万辆新车的新高地,后续NOA的标配率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智能化的「成长速度」。
“在中国汽车市场10到20万元的价格带内,比亚迪有产品定价权,”王传福认为,有信心在未来3-5年获得更高市场份额。不过,对于海豹的定位来说,恰恰凸显了比亚迪的难处。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以今年1-7月市场数据为统计口径,20万元以下新车交付占到比亚迪国内乘用车总交付量的近8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