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那间小房子

昨夜又一次梦回那间小房子,我就站在放货那边的窗子跟前,把窗户关好,随手收拾起货架上的零食袋子。周围有很多嘈杂的声音,却又恍如隔世都不那么真切,只有自己是又一次“真实的”回到过去……

顺着村子的大路一直走,一进村口就能看见村中心的房子。它是两边用石头泥沙砌起来的墙面,顶上用粗粗的大树干搭满,里面再铺一层结实纸箱子,后来母亲又用装卫生纸的大袋子把整个顶和墙包了一遍。从外面看起来,就是很简单的小房子。

读书的时候,每次回家路上都是急吼吼的,看见房子时心才安稳下来,才能放慢脚步。

房子隔成两间使用,一面住人做饭,一面放些货架,架子上都是进回来的货,都是些小孩吃的小零食,和家里常用的小东西,小房子就是村里的小卖部。

那会村里的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除了年轻的男人在农闲时出去打工,多数人都在村子里生活,一年到头连赶集都少得可怜。

小房子就成了村里的人事摊,上山回来坐坐休息一会,去菜地摘菜时停留一阵,河里洗衣服时拉上两句,还有几个爱打麻将的女人,总会在墙一边的大枣树下凑一桌,女人们呱呱的笑声此起彼伏。

我们村当时最不缺的就是水,然后就是水地多,不管哪个沟都有水壕。房子除了后面是住的人家,前边和左边都是水地,右边是一条小路,路两边都是枣树。

左边的水地很多人种的都是玉米,收完玉米刨了玉米杆子,地上会留下一个个小坑,一个个小土疙瘩。

这一大片地就是我们小孩子的乐园,放学书包往家一丢,都聚集在这里玩。跳皮筋,跑城,打包,打八字,踢毽子,每个下午总会有几场人手,玩得是满头大汗意犹未尽,当家长叫吃饭的声音传来时,还磨磨蹭蹭的舍不得走。

“饭熟了,快回来!”“再磨蹭,收拾兰!”

孩子们才依依不舍的回家,还约好明天再来玩。种那几块地的人家年年春天要骂人,地被踩得结结实实,费老劲才能翻动。

我家很近,半分钟不到就能跑回家,母亲做饭很好吃的,她能把简单的菜做得喷香。

夏天天气太热,家里不能做饭 。我家搭了一个露天的春锅,连着一块大大的石板,可以把菜板放在上面擀面切菜。

最喜欢吃煮玉米了。家里孩子多,母亲每次都是煮一大锅,水开后不久香甜的玉米味就传出来,引得我们守在跟前,金黄的玉米一出锅,太烧了手拿不住,我们都用一根筷子插进玉米芯里,边吹气边吃,一连能吃两个大玉米,其它配饭看也不看。

挨着春锅这边,就是那两排长长的枣树林。秋天,树上总会结满红红的大枣,惹得我们吞口水。

我家的枣树都在我们那个渠里,放学我们就会跑上去,爬到树上摘枣时,尤其是下过雨,还有有霜气的清早,枣子就像摸了蜜似的超甜,吃得你满嘴留香。

冬天一到,人更多是待在房子里。我家有一个很厉害的大火炉子,火旺了炉子通体通红,烤红薯烤土豆别提多美了。红薯烤的皮焦里嫩流糖水,土豆烤得沙沙的特好吃。

我还把炉子盖洗净,把红薯切成一片片的薄片,放在炉子上面烤,边边焦焦脆脆,偶尔的厚处甜甜糯糯。

小时候人都穷村子里没几台电视,我家不知从哪弄回来个小电视,房子顶上栽着铁丝网天线架,就能收两个台——榆林台和贵州台。

正赶上放《还珠格格》,一到晚上炕上地下满满的人,大家看得津津有味,感动时都悄悄抹眼泪,义愤填膺地骂电视上的坏人,广告时你一言我一语拉剧情,俨然没从电视剧里走出来。

白天是六小龄童演的《西游记》,那就是孩子们的天下了。一房子娃娃,跟着孙悟空去取经打妖怪,调皮的还学孙悟空的动作 惹的大家哈哈大笑。

很长一段时间里,小房子就是我们的世界,小村就是我们的眼界。

有次去镇上考试,就像走到另一个世界,束手束脚但也新奇的很,还吃了有名气的四十铺羊肉面。

后来,小房子失火整修了一次,整体没有大的变化。再后来,有的人不在了,有的人走了。最后,高速公路来了,小房子彻底消失了。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我早已不是曾经的那个女孩,小房子却还活在女孩的记忆里,不止一两次梦到,梦里我又回到那间小房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年的那间小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