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两个小时前,我对于《月亮与六便士》的印象就只有那句著名的名言,以及,主人公是个天才夹心的疯子。
他吃饭只是为了充饥,赚钱是为了画具,恋爱是为了满足一时欲望——而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画画。这些我都知道,但是之前我一直不理解他冷漠的为人处世,哪怕是热心帮助他的朋友,他也毫不感激。
今天从综艺《一本好书》得到的解读是:因为他觉得连别人对自己的友善和帮助也只是画画的辅助而已,为了画画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就好像在说“我在做一件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你们就该为我铺路”。
这对我有一瞬间的冲击,因为实在有些荒谬无耻,但是又觉得好像他本来就该这样,因为他就是个“疯子”嘛。
但其实从我第一次看这本书起,对这个“疯子”的羡慕就存在了,不曾消退,越来越深。
疯子不就是做了常人想做不敢做的事情,大家不敢承认,于是归过于他人。
前半生只工作,后半生只画画的“一刀切”人生,我想过,但是太难了。
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每个人都被问过:如果明天是你的最后一天,你会怎么度过?
以前都是开玩笑回答的,“当然吃喝玩乐享受人生啦。”
今天脑海中的画面却慢慢变清晰:一整面墙的书架,很多画集;窗外树影摇晃,阳光落在窗台和地面;画架占据一角,画笔刷刷擦过,笔杆末端是我。
在这最后二十四个小时里,可能我没时间去与亲近的人一一告别,可能我不能好好看一眼镜子里的自己,可能我根本画不完这幅画,可能……但是我愿意一直画下去,我愿意就这样度过。
这个小场景出现的时候我有一点害怕,因为无论多久,我还是喜欢画画;因为无论多久,我始终没专注地去做它。
“物质满足才能精神自由。”“只要结果成功,过程即合理。”“为了做喜欢的事情,总要做些不喜欢的事情。”这些都对极了。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有漫长的一生需要度过。
但是当时间缩短为一天时,可以什么都不在乎时,我想做的那件事好像,只有画画。
这个想法冒出来时,我屏住了呼吸。这感觉就像一个梦中出现过的人突然出现在眼前:你知道他出现过,你知道他在你的心里有一席之地——但你一直忙碌,你无暇去想一个梦中的人——有一天在你匆匆行走时,他突然站在了你的面前,毫末清晰。
我开始反思我的生活状态,好像外人的印象是我“一直很忙”“一直很努力”,但我其实只是“一直很累”“一直在劳动”。我太在乎与外界的联系,放松使我愧疚,好像我本该把我全部的精力用来学习工作。
我选了能养活自己的专业,希望向上爬不比别人差,我想着等我足够有钱,工作稳定,就可以开始画画啦。
我居然把人生按时间分了段,清晰一刀。
这样真的很糟糕,因为我也不知道那一刀具体会砍在哪里,让我慢慢变得迷茫而没有动力,觉得我能做喜欢事情的日子遥遥无期。
不优秀的话,很多年后可以变优秀;不开心的话,很多年后回想还是不开心。每一个“当下”既要对未来负责,也要对未来的回忆负责。各种因素已经渗入回忆,抽不出的。
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一段完全结束再开始另一段,它们本就千缠百绕、密密交织,它们本就该一起生长、互相扶持。
这么简单的道理,我竟然活了二十多年才懂。
但是不晚,因为我现在知道了呀。
我喜欢看书,喜欢画画,喜欢码字记录,是不为了什么的喜欢,是不关乎他人的喜欢,这是我今天对自己的清晰而确定的认知。以后它们再蹦跳着要出来,我不会再想着“总有一天会做的”而压抑,而是去做。
毕竟,我们现在所有的“努力”都是想得到最终的“幸福”。但能做这些喜欢的事情,本身就很幸福啊。
人生这张网是没法“一刀切”的呀,就让我的热爱盖满人生的每个角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