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懂得跟身边人持续建立好关系吗?学会赶走“房间里的大象”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父母不知道怎么跟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反而越说孩子越叛逆;夫妻从恋爱时的如胶似漆,到婚后的无话可说、渐行渐远;朋友之间问候一句“最近怎么样?”,对方回答“都挺好”,已然找不到共同的话题,流逝了当年的情谊。

伴侣、父母、子女、朋友,这些都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不知不觉间,我们会发现关系突然不好相处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到底为什么关系不顺畅了,为什么沟通会变得艰难?

01

首先,我们的沟通方式是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可能已经不适合运用在现阶段的关系中了。

我们是通过观察身边人来学习沟通的。小时候,我们向父母学,看他们怎么做,怎么对待他的伴侣、兄弟姐妹和朋友,我们就有样学样,不管这种方式是否是合适的,我们从来没想过去质疑。

书中,《高难度对话》的作者举了自己女儿的例子。他的女儿一个人在房间跟布娃娃玩,作者走进去,发现女儿在管教那些娃娃。而管教娃娃的方式,正是作者教导女儿时,失去耐心训斥或发脾气的方式。作者警觉,女儿学习了他不良的沟通方式。

这说明,我们每个人也会在不自觉中,潜移默化地习得了我们父母的沟通方式。我们的身上带着原生家庭的沟通印记,往往我们不自知。当我们跟自己的伴侣,亲密朋友的沟通出现不顺畅的时候,我们会使用从父母那里学来的沟通工具,形成一个默认的反应,作者称之为“默认设置”。

比如父母在发生冲突时,双方会激烈的争吵,互相指责,无法心平气和的处理问题。母亲会借题发挥,翻旧账,把以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全都说一遍,发泄怨气。如果成长在这样的家庭,孩子可能会受母亲的影响,在跟自己的伴侣发生矛盾时,触发相同的模式,指责伴侣过去种种对自己不好的事件。

02

除了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沟通模式可能不适合现状,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发现了小问题,却选择了忽略。

这就是高难度对话的另一个障碍,逃避对话,拖延不解决问题。

在我们的关系中,如果不断地忽略小问题,不及时解决,就会严重损害人际关系。这些小问题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作者形象地把小问题比喻成“小象”,把更严重的问题比喻为“大象”,如果小问题不解决,小象不断长大,则慢慢就会充满房间,占据房间的空间,成为“房间里的大象”,直到所有人都不能忽视问题的存在。

比如在夫妻关系中,丈夫因为工作忙,经常很晚回家,妻子一开始能表示理解,还会心疼丈夫工作辛苦。但过段时间,妻子会因为丈夫没有多陪伴自己心生抱怨,但她可能压在心里没有讲出来。再慢慢,妻子就会怀疑丈夫,是不是真的很忙,故意不回家?她还是不跟丈夫沟通,希望丈夫能主动发现,进而做出改变,早点儿回家。

而丈夫又确实工作很繁重,也没有注意到妻子情绪的变化。妻子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觉得受伤,越来越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对丈夫的情谊极有可能从渴望转为敌对、漠然,这段关系向不好的方向发展,直到无可挽回。

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小问题,不舒服,不愉快,如果得不到解决,两个人的心里会开始相互埋怨,内心建起一层层防备,关系也越来越生分,最后形同陌路。

所以,我们认真审视一下跟身边人相处的方法,遇到问题积极的解决,适时的增添新的沟通工具,让交流变得更加顺畅。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真的懂得跟身边人持续建立好关系吗?学会赶走“房间里的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