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信息放大的悲观

――摘自吴军老师的《格局》

通信和传媒的手段越发达,被信息放大的悲观效应就越明显。

近20年来,每到夏天,我们就经常听说某条大河大江又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人们就很容易得出结论,现在的灾难比以前多。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猜测,比如全球变暖、三峡大坝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沙城暴带来的蝴蝶效应,可没有一个猜测能够被证实。

百年一遇的大洪水经常发生看似不正常,但如果知道全世界最长的100多条河流(长度超过2000公里)里,有20条在中国,每隔三五年就有某条大河大江发生一次百年不遇的洪水,就不奇怪了。洪水在过去也有,但是由于通信不发达,没有那么多人知道。20世纪70年代,驻马店地区的淮河发生过一次洪灾,死亡人数超过近40年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总和(据估计从2.6万至30万人不等),只是过去没人知道、没人关心。更何况过去人口密度不高,人们的聚居地未必像现在这样离海岸那么近,因此对洪灾不是很敏感,记载也未必完备。类似地,在国外,近几十年的自然灾害并不比历史上多。

媒体报道飞机失事,总是比报道公路交通事故多,因此人们对乘飞机的恐惧放大了。我在飞机上见过一个10岁左右的女孩,上了飞机就开始发抖。她妈妈解释道,她看到电视里的飞机失事,走不出恐惧的阴影。其实,全球因车祸死亡的人数是因飞机事故死亡的人数的几千倍,但几乎没人害怕乘车,因为从来没有媒体觉得这类新闻值得报道。这正说明了媒体对人的影响。

为什么看似理性的学者要宣传悲观主义?原因很简单,宣传乐观主义观点的论文不仅没人看,甚至无法发表。时间一长,讲这种话的人就被学术界淘汰了。这就涉及悲观主义诞生的第三个原因,即从信息论上讲,越是与众不同的说法信息量越大。

你可以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如果某个学者说明年的经济形势很好,大众会觉得这和政府工作报告没有区别。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还有什么可说的。相反,如果某个教授说中国经济要崩溃,就算他年年说、年年错,但是年年有人听。“末日博士”鲁比尼便是如此,他说中国经济在2013年会彻底崩盘,全球各大媒体都在报道。从信息论上讲,重复先前的信息,或者将一个众人知道的事情,信息量为零;讲一个大家能想到的事情,信息量很少;讲一个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信息量巨大。

可是,那些总说错的教授,是否能在学术界继续混下去呢?学术界本身就是一个讨论问题的地方,不是一个谁绝对正确的地方,因此大家对错误的容忍度还是蛮高的。我的一位同学在世界银行做到了很高的职位,他认为经济学家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否则混不出头儿。至于经济学家如何支持自己的观点,无须别人担心,因为他们永远能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数据。

我有一位朋友是物理学界的新锐,针对量子霍尔效应发表了很多论文。他告诉我,如果一个人想在物理学界出名,那么众人都说“一”的事情,那个人一定要说“二”。我问他,这样一来结论不就错了吗?他说没关系,关键要在逻辑上站得住脚,这样众人就找不出毛病。如果这个人很幸运,保不齐哪天大家原本以为是“一”的事情真变成了“二”,他就得诺贝尔奖了。

如果你仔细看看各种悲观主义的结论,会发现他们在逻辑上都很严密。比如,2008年,著名环保人士、马里兰大学教授莱斯特·布朗发表了对未来表示悲观的观点。他认为,如果每个中国人以美国当前的速度消耗纸张,那么到2030年时,14.6亿中国人需要使用的纸,是那时全球纸张年产量的两倍。这样一来,全世界的森林就没了。假设到2030年,中国每4个人就拥有3辆汽车——和当时的美国人一样,那么中国需要11亿辆汽车,而那时全球才有8.6亿辆汽车。为了提供必要的道路、高速公路和停车场,中国要给相当于全国水稻田总面积铺上水泥。因此,到2030年,中国每天需要9800万桶石油。目前世界的石油产量是每天8500万桶,这个产量恐怕永远不能再提高,所以,全世界的石油储备就没了。他的观点看起来很符合逻辑,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预言石油将在20年内用光的人的推理同样符合逻辑。

不能认为布朗的观点没有意义,搞研究的人其实一直在警示世人,这件事本身是有意义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警示的事情会发生。很多时候,并非学者有意误导,而是要让自己的论文发表,他们的观点必须与众不同。可以想象,如果这位教授一直说中国的环境问题一定能改善,现在不仅不会有人知道他,他还很有可能评不上终身教职。

悲观主义横行还有很多原因,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上述三个原因,其实都来自人性的弱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信息放大的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