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26分钟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李小萌,今天要为大家解读这本书叫作《园丁与木匠》。
有一个数学天才火爆全网,他就是北大的数学大神韦东奕。目前他在北大担任的是助教的工作,虽然只是一个助教,但他的教授这样在学生面前称赞他:“如果这道题我不会,那就去问助教。如果助教不会,那肯定是题错了。”
更惊人的是,他的数学天赋早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崭露头角,他被山东师范大学附中奥数特训班选中,和一群高中生一起训练,没多久就提前入选奥林匹克数学国家集训队,从此一路开启了他“数学大神”的“封神之旅”。
韦东奕十五岁的时候,就参加了国际数学竞赛拿下满分,随后北京大学迅速就锁定了他。韦东奕北大还没毕业,就传来了哈佛大学抢人的消息,哈佛大学甚至是破天荒地为他打破了校规,只要他愿意去,英语可以免考,他却拒绝了哈佛的邀请,选择了留校北大,继续他的“开挂之路”。
韦东奕二十岁出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被网友封为“韦神”。
你可能会说,韦东奕的童年是不是在各种补习班、奥赛培训班当中奔走度过的?父母给他找最好的家教老师,上当地最好的学校,父母在补习班门口一边等他放学,一边跟其他的家长交流着彼此对孩子的人生规划等等。
但事实上,韦东奕的成长经历非常简单,没有什么课外补习班。他出生在山东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山东建筑大学数学系的教授,韦东奕受父亲的影响,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数学启蒙读物,往往一看就是一上午。韦东奕的父母在孩子早期成长的过程当中,没有人为去强加影响,而是发现和帮助韦东奕找到他热爱并且可以专注的事情,用心去营造他的成长环境,让他最终成为了自己该有的样子。
听到这儿,你可能会朦胧地意识到,培养一个像韦东奕这样的天才,并不需要我们那么焦虑地去“鸡娃”,而是需要一套完全不同的养育策略。
那就要说到今天我要讲的《园丁与木匠》,这本书就论证了这一点。
这本书的作者是艾莉森·高普尼克,她一生致力于以跨学科的视角研究儿童的认知和成长,发现了孩子不同于成人的独特的学习能力。她认为孩子不仅比成人更善于学习,还充满了创造力,跟成人相比,孩子更像科学家那样学习、思考。
这个结论可能在我们今天看来是相对容易接受的,但是在几十年前,皮亚杰等知名的心理学家都认为,孩子是不完整的人,“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所以,可以说艾莉森·高普尼克的研究,是过去二十年里面,心理学和哲学领域具有突破性的研究了。
而她本人也因此成为了国际公认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泰斗级的专家,她的TED演讲点击量超过了三百万,文章登上了美国各大媒体和脱口秀节目,是真正被大众认可的心理学家。
更可贵的是,她既是一流的认知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者,也是一位哲学家,更是养育了三个孩子的母亲,还是三个孙辈的祖母,不仅夯实了理论基础,实践经验也比我们都多得多。
每隔几年,她就会写一本面向大众的育儿读物,来纠正大众认为理所当然的错误观念,《园丁与木匠》就是她2016年出版的育儿书。
打开这本书,看到作者第一段话我就笑了,她说:“我怕来自我这个发展心理学家的育儿建议,恐怕非常无聊——就是关注你的孩子,并且爱他们。”我觉得这句话可能不仅契合了美国读者,也更契合我们中国读者的心情。我们会觉得一本育儿书应该讲的是怎么办,怎么做,但其实真理就在我们身边——爱和关注正是不二选择。
在这本书里面,它不像大部分畅销的育儿书那样告诉你方法,而是从根源上解决你的焦虑: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高手,如果你想做有远见的父母,千万不要让孩子过早地进入成人学习模式,更不要用成人的思考模式给孩子设限。
当作者谈起为什么要写《园丁与木匠》,她的话也引起了我非常强烈的共鸣,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她说:“我自己就是焦虑的中产阶级父母当中的一员,虽然我是一个儿童心理学家,但我这一辈子都在感受着教养模式的威力和我对它的抗拒。我的三个儿子都已经长成大人,还算幸福和成功,并且开始生儿育女,但我也发现,我总在根据他们的人生的起起落落,来评估自己的功与过。我最小的儿子在八岁的时候,我还在每天送他上学,是不是过度保护了?或者当他九岁之后我没有再送过,是不是太过疏忽了?我希望孩子走他们自己的路,发现自己的天赋,但是我当初是不是应该坚持让大儿子读到大学毕业,而不是让他去做音乐?我之前相信,现在也仍然相信,好的公立学校是所有孩子最好的选择。但是当我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当地的公立高中难以适应的时候,我是否应该像对小儿子一样,把他们送到郊区的私立贵族学校呢?最难的是,当我的小儿子完成高中学业时,我离婚了。我是应该早些离,晚些离,还是根本就不离?我拥有的儿童发展专业知识,并不能让我比其他人更了解答案。回顾我近四十年的养育历程,我怀疑真正的答案是,我们问了错误的问题。”
正是这样的洞察驱使她写下了《园丁与木匠》。在这本书里你找不到照本宣科的方法,但是却让你真正可以感到释怀,真正放下你的焦虑,并且给孩子插上自由飞翔的翅膀。
一、为什么要成为园丁型父母
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书名叫作《园丁与木匠》呢?这个名字乍一看,一点都不像一本育儿书,但就是这个命题,揭示了我们和孩子复杂的关系。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两种父母,一种是园丁型父母,一种是木匠型父母。简单来说,木匠型父母是在打造出符合某种标准的模范孩子,而园丁型父母是在培养出适应未来各种环境的孩子。
1.什么是园丁型父母
那我们先来说一说园丁型父母。有一句古话叫作“无心插柳柳成荫”,种过花花草草的人都知道,打造一个花园这件事,是没有特定计划可言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把照顾孩子,比喻成照顾一个花园。
书中说:“园丁的工作就是抛开计划,致力于创造肥沃的土壤,以涵养整个生态系统,让各种植物都可以在里面共同生长,适应不断变化的天气和季节环境。”
而园丁型父母要做的,就是给予爱,给孩子创造一个成长所需要的营养丰富、安全稳定的环境,让孩子的生命层层绽放,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为能够适应未来变化,适应其他各种环境的人。
2.什么是木匠型父母
我们再来说说木匠式的教育观念是什么呢?它和园丁式是相反的。木匠式父母就像在打造一把好的椅子,要把孩子按照图纸打造成一个精美的工艺品。木匠要精心地测量,果断地下手,让木材最后变成符合最初计划的一个成品。
所以木匠型父母会到处寻找各种培养孩子的秘籍、方法、实操手册,把孩子框进这些模具里面,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后就会一辈子落后,无法成为自己设想的、图纸中的样子。
3.成为园丁型父母,能为孩子带来什么
说了两类父母的不同,现在你希望自己做哪一类父母呢?
很可惜,这不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不论我们现在是哪一类,我都建议你,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园丁型的父母。
因为哪怕图纸设计得再精妙,父母的打造手艺再精良,都只是塑造孩子的外在表现,而且一把椅子被制作出来之后,就不会再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了。
但孩子天生是杂乱的。这个“杂乱”,其实就是充盈着的好奇心和不断探索学习的能力,这种杂乱让孩子和成年人不一样。如果说成年人是一棵规整笔直的普通松树,那孩子就像是一棵弯曲多枝杈的珍贵楠木,如果硬要掰成木匠们想要的材料,需要不断地修形,把所有的个性一一消除。
但是这种杂乱是很有价值的。要知道,世界是一刻不停在变化的,谁也不知道明年,或者十年后世界是什么样子。当我们期待孩子成功的时候,培养的是未来的孩子,但我们谁都无法料到十年二十年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不对?我们能做的是培养强健、具有高适应性和韧性的孩子,能够更好地去应对未来将要面临的不可避免、不可预测的变化。
这就是我呼吁你们,成为园丁型家长的一个根本原因,我们作为父母的工作并不是要创造一个特定的孩子,相反我们是要提供一个充满爱且安全稳定的保护空间,让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孩子,可以蓬勃发展。
我们的工作不是去塑造孩子的思想,而是让这些孩子的思想去探索世界的所有可能;我们的工作不是告诉孩子该怎么玩,而是给他们玩具,然后在孩子玩过之后,再把玩具捡起来就行;我们不能逼孩子学习,但是可以想办法让他们自己学习。
这让我想起我曾经走过的弯路。在我女儿三岁的时候,我真切感受到我对学习这件事的焦虑,我陷入了一种“孩子不抢跑,就会输在起跑线上”的迷思之中。于是,我非常果断地找来了幼儿数学学习材料,开始自不量力地教我女儿数学。我就教她:“1+6=7,3+4=7,2+5=7,这些数字相加都等于7,懂了吗,宝宝?”我照着教材,尽量耐心地反复给她讲解。
我女儿乖巧懂事,所以就顺势点头答应着,我的信心就越来越足了。我想我女儿多聪明,加减法妈妈讲几遍就会了。然后我就追问她:“宝贝,几加几可以等于7?”这时候我女儿就怯生生地看着我,完全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当时那种想要爆炸的感觉,但是我也很庆幸,我终究不是一个跟孩子对抗的妈妈,我把爆炸感留给了自己。通过专业育儿知识的学习,我意识到一个会对着苹果数“一个苹果、两个苹果、三个苹果、四个苹果”的孩子,并不一定能够把一个苹果和数字1、两个苹果和数字2对应起来,但是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抽象思维就像他要长高一样,自然而然地就会出现,这些抽象概念就可以被理解和运用。
懂了这个道理之后,我就放弃了教我女儿数学,也退出了自大急切、不按规律办事的“老母亲”的教学生涯。
现在我女儿快十岁了,数学对她来说,没有什么理解上的困难,我跟她一起玩五子棋,永远都是她赢,当然可能是我太差了点。这件事之后,我就开始将那颗焦虑的心轻轻地放下,不再让她早早进入成人学习模式,而是更多地去观察孩子,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成长,因为我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相信孩子自有她的节奏、天赋和使命。
二、孩子自己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我们该怎么做
知道了要做什么样的父母,那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可以简单概括成一句话:保护孩子的童年,让孩子尽情地浪费时间,本能地学习。
作者研究发现,童年对孩子来说,就是他们本能学习的时间,这是他们被赋予的使命。而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尽情去探索,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能力和知识。
不过我需要提醒的是,孩子童年的学习,可不是听父母说什么,或者按父母说的去做,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比如有的孩子喜欢拆玩具,有的喜欢咬手指,有的喜欢捡树叶,甚至是捡那些没用的石头等等,这些行为都是他们自己特有的学习方式。
所以想要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就需要我们知道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这本书把孩子的学习方式,分为以下三种:探索和试错、模仿、听讲。
1.探索和试错
探索和试错是孩子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当中,你可能会发现四个月大的宝宝,喜欢用小手把抓到的每一件玩具都放到嘴巴里尝、舔,看看是什么感觉,是软的、硬的、凉的、热的,然后再把玩具从嘴里拿出来。如果小手抓不到玩具,他们会想方设法用嘴去凑近那个玩具,还想去尝尝。他们还会去拍打身边的物品,尝试伸出小手把东西扒拉到自己身边。这些看上去好像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动作,但孩子的触摸和品尝,就是在探索和学习。
他们还热爱打闹,热爱跟小朋友过家家,会去尝试意外发生了会怎么样,这也是孩子的一种探索和试错的学习。
孩子通过试错可以快速获得反馈,获得经验的积累,提高应对意外局面的能力。反复试错,是所有动物学习的最基本的方式。
那做父母的要做的是什么呢?不是去阻止他,说他多脏,多乱,多麻烦,而是营造一个卫生安全的、让他可以去探索的环境,满足他们探索的欲望,并且要鼓励他们去尝试。也许就是在这样的探索当中,你能发现孩子的热爱和天赋。
2.模仿
我们再来说模仿。
除了探索和试错之外,孩子会学习身边的榜样。孩子有着超强的模仿能力,在他们刚开始坐上桌子吃辅食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模仿大人使用工具,为自己做更多的事了。比如说抓取碗里的勺子给自己喂食,或者在家长的帮助下端起杯子,端起碗来喝汤喝水。
当孩子在开始学走路的时候,你还会发现有个有趣的现象:爷爷跟爸爸走路的样子,如果是驼背或者是八字脚,慢慢这个孩子走路也开始驼背或者是八字脚了。有一些爸妈会怀疑,孩子走路的姿势是不是遗传?事实上,这是孩子在观察和模仿,他们对细节的模仿,会大大出乎你的意料,他们每天模仿大人走路的姿势,时间一长就成习惯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对于孩子身教大于言传,这也告诉我们:作为父母,要做孩子的示范者,你期待什么样的孩子,你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3.听讲
听讲是孩子的第三个学习方式。
在亲密的关系当中,孩子正是通过开放且充满活力的对话来学习的。当孩子对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他们的好奇心非常旺盛,一个令人头大的常见句子就出现了——永无止息的“为什么”。
这其实是孩子主动学习的一种方式,他们在寻求解释,寻找答案,想对这个世界有更深、更广阔的了解。而且他们对自己的问题是否被充分回答了,是非常敏感的,他们会根据自己对于讲述者的情感,用自己的方式筛选所听到的内容。
作者在书里说,孩子听不听话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行为,孩子通过倾听的方式来学习的重点,不在你跟孩子的具体话语,而在于孩子是不是信任你这个人,在于你跟孩子有什么样的亲子关系。
听到这儿你是不是吓一跳?你跟他关系越好,你就越容易教他,就是这么个道理。
当你发现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你就回想一下,自己平时是不是忽略了很多他的问题、他的感受?是不是有时候对孩子说话不算数?这些小事的积累,都会将你跟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一同消退的还有孩子对你的信任。我们都以为信任指的是关系的质量,没有想到这还跟孩子的学习质量相关。
通常我们把亲子关系分成三种依恋模式: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
关于这个分类有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妈妈早上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下班再回来接,安全型的孩子在妈妈离开的时候依依不舍,当妈妈回来的时候,又非常快乐地来拥抱妈妈了;回避型的孩子,妈妈走了会表现得无所谓,妈妈来了也没有多高兴,哪怕他的内心实际上是不安的,也不会表现出来;焦虑型的孩子,在离开妈妈和见到妈妈的时候都非常伤心,会大哭大闹。
对于三种不同的情况,在“听讲”这个动作里面,他们的接受程度是非常不一样的,书中就有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一点。
实验中,实验者给孩子展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小的工具,妈妈会跟孩子说这个工具叫F,另一个陌生人告诉孩子这个工具叫作D。
安全型的孩子就会听妈妈的,他跟妈妈的关系好,对妈妈更信任,所以他管这个工具叫F。
回避型的孩子把这个小工具叫作F或D的比例几乎是相等的,也就是说一半一半,有人叫F,也有人叫D的。也就是说有人听了陌生人的,为什么?因为他们跟妈妈的关系不是那么近,这让他们在不确定的时候,对妈妈的话语保持了怀疑的态度。
焦虑型的孩子也是听妈妈的,他们依赖妈妈,也喜欢讨妈妈的欢心,哪怕妈妈的选择很可能是错误的,但他们会十分依赖,而且是缺乏判断跟理性地单纯地听妈妈的。
在另外一个测试中,有一个既有一些像鸟又有些像鱼的玩具,总体更像一只鸟。实验者就问,这个东西到底是鸟,还是鱼,妈妈说这是鱼,陌生人说这是鸟。
安全型的孩子有着出人意料的判断力,说这个玩具就是鸟,因为这个答案更有可能是正确的。你看,他有安全感,他跟妈妈有信任感,他爱妈妈,但他不需要取悦妈妈,所以不会盲目地听妈妈的话,他自己有判断。
回避型的孩子在第一个测试里面选择了怀疑妈妈,在这个问题里面,他就更不会选择相信妈妈了,因为妈妈在他心目当中没有更大的权威。
焦虑型的孩子在两个测试里边都非常相信妈妈,妈妈说啥都是对的。这样的孩子他不在意真相,在意的是妈妈对他的认可和接纳。
所以让孩子感到自己在一个稳定的安全的充满爱的环境里面,比父母说什么话更重要。
这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一,要跟孩子建立信任。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密切,孩子就对父母有安全感,就愿意模仿父母,也更信任父母的话。
第二,给孩子一个稳定安全充满爱的基础环境。这比说话的内容、细节、教学方法更重要。当孩子信任你,他反而有了自己敢于去判断的自信和探索的勇气。
以上我们说,孩子有多种不同的出色的学习方式,他们在儿童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着整个世界。所以,想让孩子得到更充分和全面的生长,我们要做的不是带他们去辅导班培训班,而是想办法去延长他们的儿童期,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学习材料、宽松的氛围,鼓励孩子的求知欲,引导他自主探索。我们自己也可以参与其中,做好我们自己,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
三、成为园丁型父母,用爱让孩子自由前行
到这你可能会问了,别家的家长都在疯狂安排孩子的竞争、培训,我要是这么放任不作为,能行吗?
在我看来,孩子最后能成为一棵树,还是一朵轻巧的蒲公英,这是由什么决定呢?是由这颗种子本身自带的基因决定的,也就是说,孩子自己的生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我们要尽的职责,是做好园丁,给孩子这颗种子松土、除虫、浇水,让阳光照射他,让他的生长越来越茁壮有力,而不是把孩子打造成他本不是的样子,或者说打造成一块特定的木料。
成为这样的园丁型的父母,没有捷径可走,但其实也不是那么难。很多事我们不需要为孩子考虑得那么周全,我们要放手让孩子去成长、去历练、去承受,这才是真正善待孩子跟爱孩子。
成为园丁型的父母,靠的是对一个生命的责任,靠的是真正的爱和包容,不断地摸索前行。
我自己是什么型的父母?拿我跟孩子的经历来说。
有一次我和我的孩子一起去朋友家做客,院子里边有一棵非常高大的玉兰树,那时候正是春天玉兰花开的季节,大朵大朵粉的白的玉兰娇艳动人,我们几个大人观赏了一番,就坐一边喝茶聊天去了。没过多长时间,我突然听到我女儿的声音从我头顶的斜上方传来了:“妈妈,快看我!”我抬头一看,我女儿正站在最高的那个玉兰树的杈上面跟我说话。那一瞬间,我真的汗都流下来了,整个脊背发凉,差点喊出来。
你说我是不是就得说:“你怎么回事?你快点给我下来!”或者强行给她拽下来,让她留在我身边不许动,说她一顿?我心想,无论如何,我都要想办法让她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我突然听到我女儿在上面又喊:“妈妈,在上面看的东西,跟在下面一点都不一样。我看得好远,妈妈,你变得好小!”听到这样的话,听到女儿那种兴奋的语气,我一下就感觉到我需要控制自己的焦虑和害怕,因为那一刻我似乎也体会到女儿那种很棒的心情。因为我一辈子没有爬过树,我好像第一次通过她的眼睛体验到,从树上往下看世界的感觉——穿过一层层的树枝跟花朵,看到一个小小的妈妈在地面上。
那一刻,我也明白了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和学习这个世界的意义。
而且你知道吗?放手让孩子去爬树,并不是把他置于风险之中。我看到一个材料说,一个敢于尝试爬树的孩子,恰恰更善于去控制风险,当他去选择哪根树杈放脚、哪根树杈可以放手时,他也在想着如何下来。经过这样的磨练,他其实掌握的是评估风险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所以那一刻我忍住没有喊出来,忍住没有呵斥她,让她下来,我也感谢我自己的勇气。
同样在这本书当中,作者也告诉我们,爱才是孩子成长的原料。
孩子去探索和学习的前提,是有充分爱的保障。书中说,这种爱来自三个群体:
第一,父母。恋人在深爱对方的同时,也深爱着他们共同的孩子,这就是父母了。
第二,祖母。从人类学家角度来说,女性人类在丧失生育能力之后,往往还有很长一段寿命,这样她们可以去照顾孙辈,传承知识。
第三,异亲。就是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在照看自己孩子之外,还可以帮忙照顾别人的孩子,给他们提供资源、学习的素材,让孩子们能够更加多元化。
那无论是哪个群体,我们都可以看到人类对孩子的爱,而正是因为有那么多的爱,才能够让孩子充分利用漫长的童年去尽情地探索、学习。
但是爱孩子常常让我们感到矛盾,爱是让孩子自由成长的养料,同时也使我们担心孩子会在哪里跌倒和受伤。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都会看着他们走向我们永远无法到达的未来。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孩子未来会面临怎样的挑战,我们都没有办法预知,我们都看不到那一天。
我们一方面期望孩子早日形成自己成熟独立的人格,一方面又害怕孩子有自己主见之后,就听不进我们的话了,不小心走上人生的歧途。
书的结尾也说出了这样的一个矛盾的心理:为人父母的成功在于,养育成人的孩子能够自己做出决定,哪怕是灾难性的决定。
这跟我们一般理解的成功是不一样的。我们想的成功是有钱、有地位、有名望,或者是被周围多少人认可。但这里给出了一个标准,恰恰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就是我们要通过十几年的努力,能够养出一个敢于为他自己做决定的孩子。这才能够在他人生不同的境遇当中,甭管是起,是落,是成功,是失败,他都有动力往下走,走完自己的人生。
难道这不是我们能够真正放心地把他留在这个世界,他能独立于这个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因吗?当然,这也是作为父母最悲伤的一部分。
好的父母会让孩子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童年期,不断地去尝试探索新的生活,新的存在方式,理解不同的人,有换位思考的能力,让他们敢于去冒险。如果孩子在童年没有机会体尝失败,那我们作为父母,就有不成功的嫌疑。
孩子在幼年的时候,是独立意识形成的关键期,我们千万不要试图以爱的名义,去剥夺他独立探索未知世界的机会。因为你剥夺的不仅仅是孩子那个时候的话语权、选择权,更可能是孩子的天赋,和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可能性。
成年人大都明白,只有主动积极的心态才能产生效率,那到孩子这儿,我们怎么就糊涂了呢?孩子的学习更是需要他能够主动地想要去学习,内在的动机产生了,才能够有真正的学习效果。
如果一个孩子不爱阅读,一定是因为没有机会或适当的环境,让他感受到阅读的益处和乐趣;如果一个孩子不爱写作,一定是我们给了太多的条件限定或者是评判;如果一个孩子数学不行,一定是我们没有找到适合他去理解数学的方法,或者说所学的知识超越了他的年龄段等等。
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然的学习者。如果他的学习出现困难,我们要从周围找到原因,然后让他产生自我学习的动机,这才是一个良性的环境,才是一个父母该去使劲的地方。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作为父母,我们的工作不是塑造孩子的人生,而是让孩子的思想在爱的保护中,能够去自由地探索未知,成长为他们本来该有的样子。
我们可以选择成为那个辅助生命前行的人,好父母一定是园丁,而不是木匠。
《园丁与木匠》这本书就大致讲到这里,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
第一,孩子的养育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园丁型,一种是木匠型。园丁型父母更注重的是提供良好的环境,而木匠型父母更注重的是如何按照模具去打造孩子,不管孩子乐意不乐意。
第二,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的学习不是通过教养实现的,而是通过探索和试错、模仿、听讲这三种方式。
第三,我们要做园丁型的父母。不去雕刻孩子的人生,而是在一系列的矛盾当中寻找平衡,给孩子爱,给孩子足够的保护,让他能够自由地探索和学习,从而成为他真正的自己。
这些话我反复说,我希望大家能够真的理解它、感受它,并且去践行它。
今天这本书就读到这里,我是李小萌,感谢你收听我的讲读。
如果你觉得有所帮助,有所收获,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分享键,邀请亲人好友一起收听。也欢迎你在下方的笔记区和我交流你的读书心得,让我们一起成长,做不焦虑的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