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9.4,历经三个月时光,正式从得到高研院毕业,期间有了很多感受,但最让我有感触的,是在私董会,高手课上,那些讨论和知识带给我的最深入的思考和认知,后来我产出了《原生家庭尾曲——接受无力的边界和告别》《自控不是理性对感性,而是感情对感情》这两篇文章,而这一篇,则是高研院的终篇,它与毕业设计相关联,讲述的是我们小组在养老行业一系列挖掘和探究后,所发现的老人最为真实的需求——价值感知。
1.终身学习的设想探究
在选择“养老”这个主题作为毕设发展方向时,最初我们的初心是想要去了解,究竟我们这些在高研院学习的高知人群,老了后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所谓“终身学习”真的是有切实可行的依据嘛?
在围绕着这个话题一步步深入探讨的过程中,这样的三个场景,让我回忆,思考,整合,最终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太多的“我以为”,忽视了那些明明近在耳边的声音,却选择了追求虚无缥缈的“爱”。
当时我前往参观了金山区一座与丹麦合作的中端养老院,每月的开销大概1.5w,但里面的氛围绝非我们常规印象中的脏乱差,就像是五星级的酒店。
机构专门根据老人的需要建立了兴趣小组,让那些有各自擅长领域的老人,自驱动地一起学习,绘画进行各类娱乐活动等。
让我最有记忆点的是,在大堂的桌子旁,有位精神奕奕的婆婆坐在那里,右袖口带着“手机服务志愿者”的红色袖章,过去了解后才知道,她是专门负责教学大学手机功能操作的小组成员,每天下午都会无偿来这边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参观完养老院,我发现的确每位老人都有在学习,但这种学习它不是精神层面的深度探究,而是陶冶和丰富生活的一种需要。而他们之所以入住养老院的原因,多数也是因为子女早已定居海外,即便是“养老”,也并非是他们主观的选择。
老人究竟需要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在我从养老院回来以后其实是非常混沌的。
我唯一得知的信息是,在养老院的三十多个兴趣社团中,最受老人欢迎的是手机教学课,得出了他们不希望被时代抛弃的结论。
于是乎我去查了很多资料做了问卷调查,想要得知他们的需求,最终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呢?
老人最关注的是健康,社交以及被尊重。
健康是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难以干预;
社交是取决于个体性格和环境,多数老人也都具备;
当时让我陷入思考的,正是第三点,“被尊重”,被谁尊重?如何尊重?
后来我参与了一场家庭教育的讨论,里面提及了两个场景,让我找到对“尊重”这个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一位爸爸说,我觉得孩子与我应该是对等的关系,所以我平时特别尊重他,跟他没有上下级关系,使得他自己也非常有主见。
直到有一次我们出去玩,他自己背着一个小水壶,后面他把小水壶递给我,让我帮他拿着。
我当时拒绝了,因为那是他自己的东西,需要自己拿着。
结果那次,是孩子出生以来哭的最崩溃的一次……
2.另一位爸爸说,我特别喜欢培养我家孩子思辨的能力,就导致他很有主见,我们经常会围绕一个问题讨论半天,两个人虽然不一定能说服对方,但彼此都很开心,这好像成了我们亲子互动的一种方式
大家不妨把自己代入到这两个场景去,感受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后我们继续往下聊~
在我代入第一个场景后我发现,作为家长,我真的特别尊重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但作为孩子去看的时候我发现,对于孩子而言,他不知道什么是对等,在他眼里,爸爸就是应该无条件的帮助和关爱我的存在:为什么我拿水杯拿累了,爸爸都不愿来帮我呢?
把这个场景换到情侣出去购物,女生说包拎累了,男生你敢不拿嘛?
父亲在用自己以为的方式去尊重孩子,但这种尊重有些太泾渭分明了,忽视了孩子作为一个弱小的个体,依旧需要支持的需求。
再来看第二个场景,在代入父亲这个角色时,我的第一想法是骄傲呀!孩子思维里不应该只有对错,还应该有属于思辨的灰色地带,他现在都能跟我争辩的有来有回了。
但第二想法,我会开始有些恐慌和焦虑,思想过于成熟,甚至是在身边的小朋友都认同答案的唯一性后,他会不会成为被排斥的存在?以及未来有一天他的思辨能力远远超越我,我在他心中那种高大的形象崩塌的时候,我要怎么面对?
在我那天回到家重新回味起来这件事情的时候,我突然发觉到了老人渴望“被尊重”背后真正的需求!
对你来说老去意味着什么?
在这里放个视频,其实内容讲的很简单,讲的是孩子爸妈孩子姥爷过68岁生日,其中不乏事无巨细的各种叮嘱:不要爬山,洗澡别摔了……无一不在传递“你已经老了,作为子女的我们特别关心你,不希望你有啥事”
孩子姥爷在那一刻也在思考:
我到底是爸爸,是姥爷,还是退休老人,虽然年龄大了,但心却没有老,最想成为的,还是女儿心中的那个“超级英雄”
当这几个场景整合到一起的时候,其实不难发现,孩子和老人的需求是类似的:
1.他们希望被尊重,而不是我们所以为的“照顾”
2.做父母的,依旧渴望成为孩子眼中崇拜甚至是仰视的存在。
这里才解决了我们刚开始提到的那个问题:尊重。像小孩子慢慢有了自我意识后,凡事都想要亲自尝试不需要帮忙,慢慢老去的老人,他们同样也需要这种尊重,相比于被当成老人,被当做父母,他们在内心渴望的是被当做独立的个体,而且更渴望继续维持着小时候我们崇拜着的高大形象
可父母已经老去,他们社交的圈子慢慢缩小,足不出户,与时代慢慢脱离连接,子女早已经成了各方面超越乃至碾压父母的存在,这种需求作为子女的我们真的能够满足么?
我们再来看几个场景。
2017年7月,那年大二暑假我下决心去上海实习打工,出发前一天,我妈出了车祸:左脚脚踝骨骨折,需要做手术。
考虑到家里只有我爸照顾,我跟妈妈说:我把票退掉,在家照顾你吧
她好像也看出了我眼中的遗憾,当时跟我说了很多,大致说的是:我老是把你当成孩子,用我以为的方式去关心你,爱你,但却忽视了你已经长大,我也不想成为你路上的“绊脚石”。
那一天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那也是我成年以后,第一次以一个成人而不是一个孩子的身份,与妈妈进行了那段对话,被尊重着,热泪盈眶着在第二天奔赴上海。
后来也有感而发,写下了《上海篇Ⅰ—启程 我们与父母,都不愿成为彼此的负担》这篇文章,也是我成长启蒙的第一步~
现在我再回忆起来这件事,代入到妈妈那个角色,发现还挺无力的,孩子长大了,要出去工作闯荡了,作为父母的除了给到物资上的支持好像什么都帮不上,而且自己还出了车祸,帮了倒忙,对于孩子而言慢慢失去了“价值”……
一个同学跟我分享,他说前段时间给自己父母试着买了本Dr.魏的育儿书,跟他们商量看能不能为了教育孩子,都一起学学这本书,更好的在教育这件事情上达成一致?
这本书对于父母来说自然是有难度的,但让他意外的是父母竟然真的坚持看完了,而且还觉得很有帮助,在孩子教育这件事儿上,两代人的话题匣子也因此打开了。
再回忆一个场景:
在我们长大后,结婚后,有孩子以后,你有没有发掘,饭桌上我们跟父母聊天的话题就越来越少了?要么是父母两人在聊生活日常,要么是我们在聊工作以及孩子,没了共同话题。
而且我们越来越习惯的说教父母:你不能这样宠孩子的;网上都是骗人的你别信啊;你就这样买就行了别问为什么……
我最近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就是,在我外甥女小太阳里,如果我,我姐和我姐夫都在家的时候,小太阳奶奶手机操作有不懂的,往往都是选择先问爷爷,然后再问我或者是我姐,最后才是问自己的儿子
不信咱们自己在家的时候也可以都观察看看是不是这个现象?
为什么呢?
其实结合上面我们说的,不难猜测,哪怕年长的父母早已被孩子超越,但依旧不希望在孩子面前掉面子,他们不希望让孩子有“怎么这么简单你都不会”的想法以及不希望被孩子视作负担。
我妈每次手机有操作不会来找的时候,往往都是一边说一边嘴里嘟囔着:啊呀!怎么这么简单我都记不住呀,年纪大了呀……
你看~我妈说的这些话,潜意识里都是她所认为我内心的想法,她想要通过“年纪大”的这个外因,来向我解释手机不会操作不是因为“能力不行”的内因,而仅仅是因为老了。
6组“梦想照相馆”的毕业设计中,提到一个场景,说的是儿子帮助妈妈实现年轻时当歌星的梦想,专门找了场地还有服装,在用相机拍摄的时候,透过镜头看妈妈,她的眼睛里是有光的。妈妈说,你都好久没有给我拍照了。
我想,妈妈的眼里有光,其实是因为身为已经远超父母的孩子,在仰望台上风光无限,似是又重回年轻时妈妈的那一刻,眼睛里也是有着像以往孩童时代看向父母时那种崇拜的目光。
定义父母年龄的,不是年代,不是美貌,而是身为子女的我们。
每次在家里翻相册的时候,无论是我爸还是我妈,都会在旁边一边看,一边讲解着自己过去的威风八面,青春洋溢,十分迫不及待地想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在老去之前,也曾与你一样。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成为了父母,我也很想要把自己经历过的风浪,取得过的荣耀,走过的地方,都一一展现给孩子看。让他知道,爸爸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父母年纪慢慢变大,但是老一辈的他们却好像终生在为孩子操心和忙碌,从养育孩子,到照顾孙子,弹指一挥间,自己就已然忙到了60多岁。
我们做子女的,总希望他们能歇歇,能好好关注自己的生活,而他们想的却是:我不想被孩子嫌弃,我还能再为孩子做些什么?我甚至依旧想成为孩子仰视的那个存在……
但他们已然与时代脱节了,不懂最新的教育理念,不知道现在996的生活,更不知道怎么样与我们站在一个对等的位置沟通
所以回忆起来,无论是Dr.魏的书,还是实现歌星梦的妈妈,我相信作为父母他们最满足的,是找到了“自己依旧是在孩子心中无所不能的存在”的肯定和自信。
来自孩子的崇拜,以及子女帮助父母找到并营造这种“被需要”的价值,这是我最后觉察到的东西。
将这三个洞察再整合:与时代链接;被尊重;有价值。
老人想与时代链接,因为他们希望在更多话题上,依旧可以跟孩子站在同一地位上进行交流和探讨,而不是被孩子评为“旧一套的理论”。
但老人有顾虑,不情愿去求助于孩子。因为他们内心会觉得,这个求助的行动会证实:自己已然失去了在孩子心中高大的形象和价值。他们需要一个动机,同时也需要一个方法,这个方法不能依靠施舍,反而是需要子女告诉老人:这一刻,我依旧需要你。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
老人希望跟上时代,让自己重新获取价值,实现与子女平等讨论话题的结果,但他们不知道怎么做
通过子女对于他们潜在价值的“认可”,给到老人方法和动机,让他们获取到相应的知识,从而实现子女之前对他们价值的预期——就像是自我预言效应一样
在《请回答1937》里有一段爸爸与女儿的对话“我也是第一次我当父母,也在慢慢学习,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
曾经我们都被这句话感动,现今也慢慢学着用这句话代替孩子原谅我们自己,但做了多少次父母真的重要嘛?
最重要的,其实是我们都做过孩子呀!我们知道他们所需所要所想,也知道他们渴望被尊重,在儿时一次次没有被满足时,我们不就已经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了嘛?
但我们长大后,开始代入父母支配性的那个角色,对自己内心孩子的声音充耳不闻。
道理我们都懂,却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冷漠前行。
父母之于子女,与子女之于老人,其实不都是一样的嘛?相比于关系中的负责和照顾,孩子和老人更希望获得的,是尊重和“被需要”的价值呀!
最后~特别感谢咱们5组努力探索和付出的小伙伴们,以及3班同学组织的那场受益颇多的亲子沙龙。
能够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探索出这些有意义的洞察和思维落地,最后做出一场颇有价值的产出,激动之情难以言喻。
得到高研院9期1班正式下山
愿自此以后我们的相聚
不是任务般的会首
只是因为思念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