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幼儿的好胜心问题?

各位家长朋友们,下午好。今天是我们家长问答的第一期,这期节目是针对我们收集到的一些家长比较关注的问题进行的讨论,希望能为我们家长在育儿方面带来一些便利,也欢迎家长朋友与我们一起探讨育儿问题。


问题一:如何解决幼儿的好胜心问题?

案例:女儿周周4岁了,她很聪明好学,也很懂事,在幼儿园里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她的个性太敏感好强了,什么都想表现得最好。校车来了她要第一个上; 如果老师表扬了别人,没表扬她,她就会记得特别牢,非要下次争个表扬;还有做游戏、参加活动等等,她都要抢在前面……虽然有好胜心很好,可以让孩子学会竞争,但是往往她得不到第一时,就会不高兴,甚至会哭闹。还有一点,她的好胜心还表现在喜欢管别人的方面。如果小朋友们一起玩,别人怎么玩她都要管,人家不听她的她就不高兴。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她才好。

在生活中,像这种由于幼儿过强的好胜心而引发的行为问题是比较常见的。我们很多家长、老师遇到这样的问题也许不知道该如何拿捏这其中的“度”。如果批评,会不会打击了孩子的信心?如果表扬,那么孩子是否可以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是否可以承受失败的打击?

第一.在我们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之前,首先,我们需要分析孩子好胜心强的原因,一般来说,幼儿好胜心强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不能正确对待输赢,三是受到父母的影响。

第二.我们需要明白,人人都有好胜心,拥有好胜心是好事,在好胜心的激发之下,孩子往往可以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使得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之上,做起事情来更容易获得成功。但是,好胜心不能过强或者没有方向,如果走错了方向,就会适得其反。因此,家长应及时抓住孩子关注的兴奋点,进行科学的引导,让孩子的好胜心转化为孩子健康全面发展的动力。好胜心是指敢于竞争、力求取胜、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它是孩子前进的动力。健康的好胜心理和竞争心理可以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让孩子更优秀。

第三.由于孩子在幼儿园阶段,综合判断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孩子的好胜心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这样才能把好胜心转化为正常的、健康的、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的动力。

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正确对待孩子的好胜心。

作为家长,切忌一味满足或压抑孩子的好胜心。如果家长不管任何场合,一味的迁就、满足孩子的好胜心,投其所好,为了孩子开心让他轻而易举地获得胜利,就丧失了锻炼孩子体力意志和开动脑筋的机会,起不到对孩子的促进作用,还会助长孩子唯我独强、过分自负的不良心理。(这里我们强调过程,孩子只有在过程中感受到一定的挑战,从而获得成功,才会体会到我们所说的成就感,这个时候,家长给出具体的评价则可,不要过分夸张、过分奖励。)相反,如果家长仅从自己的标准评判,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水平,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让他过多地感受失败的滋味,就会压制孩子的自信心和好胜心,让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形成一种胆怯、退缩的性格,甚至会放弃与人竞争的愿望和机会。

②合理地调适孩子的好胜心

家长只有帮助孩子克服盲目好胜和盲目悲观的情绪,好胜心才能在孩子的成长及成才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家长必须让孩子明白,努力学习是获胜的基础。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必须通过努力学习,掌握比别人更过硬的本领。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家长可以耐心引导,鼓励孩子多学多练,及时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好胜心时,特别要注意避免孩子产生妒忌心理,告诉孩子要把“不伤害他人”作为求胜的准则。家长不要经常拿自己孩子的长处与别人孩子短处相比,以出人头地、压倒别人为快乐。引导孩子远离消极的、不与人为善的暗示和态度;避免孩子产生嫉妒心和冷酷的性格;避免孩子心胸狭窄、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甚至为了获胜而采取报复或伤害他人的手段,在鼓励孩子不甘落后的同时,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对他人的爱心和友情,善于发现并学习他人身上的长处,在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的基础上参与竞争。

当孩子遇到挫折而沮丧、焦虑、自卑甚至哭鼻子时,教育的重点不在于怎样保护孩子今后不受挫折,而在于如何提高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做事的目的性和持久性,引导孩子通过克服困难来锻炼意志。

③竞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实力,提高实力的关键是超越自我

孩子要提高自己就得向别人学习,通过横向比较,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最后进行自我改变、自我超越。无法超越自我的孩子终将无法超越别人,超越自我是超越别人的前提,超越别人只不过是超越自我的一种自然结果,是副产品。有些家长把超越自我和超越别人的关系颠倒了,他们总是进行横向比较,却忽视孩子相对于自己的进步。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了。时间久了,孩子可能会形成眼睛总是盯着别人的不正常的“排队心理”,从而滑向嫉妒的泥坑。

 ④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好胜是对事而不对人

所谓“胜”,也只是说明某一件事比别人做得好,并不是说整个人比别人高一等。比如某个人的体育不好,但钢琴可能弹得好。所谓的“好”或“不好”只是对事不对人,要让孩子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样的“好胜”和“竞争”就比较健康,不会造成孩子的妄自尊大或自卑。如果紧紧抓住孩子的考试成绩,非要分出“优等生”和“差等生”,竞争的结果就会导致孩子把注意力从学习转移到位置和竞争上去,造成孩子的嫉妒心理。

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正确面对现实,不怕失败,勇于承认并接受失败。所以,孩子失败后,家长不应责备或者讥笑孩子,而是要引导他们从失败中发现自己的进步和长处,帮助他们走出失败的阴影。要让孩子懂得,争胜的过程不仅是展示自己的能力,凸显自己的光辉,更是在检验自己的不足和劣势,进而不断进步,不断提高,以求赢得更大的成功。

我在这里建议家长学会接纳孩子的感受,不训斥不批判,引导孩子接纳自己的缺点,学会欣赏别人,不要过度赞美。

 

问题二:孩子不听话,跟家长反着来怎么办?

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问,孩子总是跟我反着来,批评吧?孩子逆反。纵容呢?孩子会不会变本加厉。究竟是哪里出错了呢?

现在请家长们跟我做一个考验自制力的小游戏,先闭上眼睛,想象眼前一片空白,现在你面前出现一个柠檬,不要想它的颜色是黄的,也不要想一口咬下去那种酸酸的感觉,现在睁开眼睛吧,告诉我你刚才想到了什么?没错,那些我要求你“不要做”的事,你全都克制不住地做了。其实呀,孩子不听话的根就在这。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要求孩子不要跑、不要大喊大叫,但孩子收到的信息仅仅是“不要”后面的内容,所以不让他干啥,他就干啥,让我们家长气的够呛。

那么怎么解决这一个问题呢?我们尝试调整一下,从反向禁止变成正向引导,把“别老用手抓菜”改成“用勺子吃啊”,把“不要吵不要大喊大叫”改成“轻声说话哦”,经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其实孩子很听话,原来是我们的表达方式出现了问题。

你瞧,换种表达方式,你会发现其实孩子可乖了!


问题三:现在的孩子都太聪明了,跟孩子斗智斗勇,什么方法最合适呢?

带孩子有时候也需要套路一下,他才能听话。比如说:夜深了,你问他现在睡觉好不好?孩子八成会跟你说:“不好,不要睡觉”。其实家长这个时候应该换一种策略,你这样问他,他立刻就被你套路了,“你现在想和爸爸睡还是和妈妈睡呀?”这样,他就只能二选一了,“啊!我要和爸爸睡”,然后就去睡觉了。

所以跟孩子商量的时候,用一个选择性的问句,这是一个很好地让他听话的技巧。

再举一个了例子,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你对孩子说:“妈妈送你去幼儿园吧”,孩子马上就说:“不要,我不要去幼儿园。”如果我们换成是:“你是要妈妈送你去幼儿园?还是让爸爸送呢?”再这样二选一的情况下,他就算是委屈不想也只能选一个:“我要妈妈送。”当然,也有很聪明的孩子不上套路,“我不要你们送,我就待在家里”。我们可以继续套路:“你们班的xx说是今天跟你比赛谁先到幼儿园哦,我们不能输给他,宝贝,快出门吧”。如果孩子最后软硬不吃的话,该送幼儿园还是要送幼儿园,我们家长要坚守原则。


问题四:爸爸在孩子成长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首先,要肯定的是爸爸对于孩子的成长真的很重要。很多的国家不同的研究者跟踪长达十几年的研究,研究的结果发现:父亲在参与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发展孩子的双商,也就是智商和情商。说的直白一点呢就是会影响孩子在学校的学业表现,以及在社会生活当中跟外部世界交往的方式,如果爸爸的角色作用做到的很好的话,那其实不管是对于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会起到很正向的影响,具体怎么做呢?建议爸爸们每周和孩子读一次书,每周跟孩子做一次运动,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能够很好地体谅和理解孩子的妈妈,因为你对妈妈的爱,孩子能够看在眼里哦。


问题五:小朋友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该和孩子聊什么呢?

很多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天很感兴趣,总想知道孩子都做了些什么?是否开心?有没有受委屈?可是却又不知道从哪里问起。特别是在回家了的路上,想聊点什么却不知道能聊点什么。

在这个问题上呢,我们主张的是,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说,你可以让孩子保持沉默。小朋友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比较紧凑,可能也比较疲惫,给孩子一些安静和独处的时间其实也是很有益处的。但如果我们真的要聊,可以聊什么呢?最常见的问题是:“哎,宝宝,你今天在幼儿园和谁在一起做游戏啊?”或者说“你今天都吃了什么好吃的呀?”这些都是最常见的问题了,但如果问的有一点技巧的话,其实可以先描述自己今天干了什么,比如说“我今天在公司挺忙的,你呢?”你对孩子可能会告诉你说“今天做了这个、那个等等”,他就开始滔滔不绝了,或者说还可以拿着老师传给你的照片问宝宝:“今天你玩大滑梯了是吧?”那这样孩子也会愿意说。


好啦,亲爱的家长们,今天的家长问答到此就结束了,如果家长朋友们有什么问题的话欢迎咨询哦~

 ��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解决幼儿的好胜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