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认知思维课笔记
1.认识规律的前提是要接受规律,不能使用蛮力。
不需要战胜规律,但是你要了解。承认自己的无力感,无论多想改变,也没有办法改变规律。
自己怎么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规律。
认识和世界的关系规律。
关系有关的规律。
意义的规律。
2.你更关心想法,还是更关心现实?
想法会影响行动,行动产生对现实的影响力。比如你是认为自己是失败的,会产生负面的情绪,也是懒得行动,于是产生了糟糕的现实,于是印证了自己原来的认知。
认知-情绪-行为,构成了三角变量。认知不容易被察觉,贝克认为认知像呼吸,虽然时时刻刻都在呼吸,但是我们意识不到自己在呼吸。
认为自己会失眠,于是产生紧张感,于是就真的睡不着,于是印证了原来的认知。
我们对日常事务的判断,都是从自己这个角度出发的,以自己作为参照物。
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你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来干什么?(使命,追求什么,优先级别是什么?)
3.
想法只是想法。
快系统和慢系统。
你看见了一个弯弯的东西,你以为是蛇,快系统迅速反应,但是不准确。但是你认真看看发现不是蛇,是慢系统速度慢但是准确。
不紧急的事情要训练自己用慢系统的自动化思维。
平时,让你的自动意识思维慢一点,紧急情况下(避险)自动思维,需要快一点。
多观察那个负面的声音,其实只是看上去像事实的想法,比如“我做不到,我做不到”
需要不断回应这个“做不到,做不到”的想法,你告诉自己“只是一个想法,只是一个想法”,不去管那个像背景音乐一样的“做不到”,依然做自己想做的。
4.建构主义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被我们命名的。事物是由无限的可能性,直到被命名才被语言框住了。
除非换了一个名字,才有其他的可能性。
例子:教练说,不要紧张,放松。你会发现自己更紧张了。因为你把紧张命名为了一个问题,你就加强了紧张的强度。如果你把紧张当成一个过程(命名成一个问题),请继续保持紧张,紧张到一定程度,你就放松了。
如果用这样的方法来命名,起到的效果就不同了。
练习:对生活中的现象从新命名,把问题变成一种资源,一种天赋。
比如笨,如果不是问题,是一种天赋。笨人的好处在于,别人能够觉得自己很聪明。
5.举例:纠结换工作,新工作不确定,旧工作工资更高,但很无聊。写下“我的人生,用来换这5万块钱,值”这句话,防止自己后悔。
虽没办法摘掉自身看世界的眼镜,但却可以觉察自己是戴着眼镜在看世界。
“不行。”并不是对事物真正的评估,好像你得到了这个评估就够了。你觉得外边很可怕,其实你并没有看。
认知升级就是你知道自己没有看。只需要看看,不一定要做。
你只要知道存在可能性,就可以突破限制(别人给你的理念)
没有看到可能性,
把自己看成主角(另外一个客体)去看,就不害怕了。
6.阿德勒认为。我们人的反应,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一种行为。不存在因果论,
例,你让我生气,所以我才生气。其实我是可以选择不生气的。
事情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但我们更愿意提取其中的一种因素作为一种托词。
找原因就是找一个负责的人,负责人,但这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如果可以拓展因果,跳出一条原因思路,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可能会有解决问题的思路
练习框架
我:
责任人:
不可抗力:
以上三种责任人都引起什么,针对三种责任人解决方法又分别是什么呢?这个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7.建构主义认为命名(使用语言)就会有不一样的可能性。
例1,不要紧张。给紧张起了一个名字是问题。越把它当问题,越放松不了。
如果不把紧张不是问题,是一种过程,通向放松的过程。鼓励你紧张,紧张到最后就不紧张了。
例2.夫妻之间觉得互相有人格问题,其实背后的是需要。命名为“需要”就比“人格问题”好
笨命名为天赋。笨就有了它的好处,和笨人在一起的人会觉得自己很聪明。
风险命名为好处
9.
第一需改变
a状态到b状态,有不变的。
车发动,车没有变
第二需改变
本质变化,车被改装
人们都在满足第一需改变的模型中循环,只能暂时性的缓解,问题并没有解决。第二需不变。
第二需改变特征
b改变方法是打破常规的方法,之前不敢尝试
c思考是什么改变导致问题被维持了?而不是考虑问题是怎么引起的。
我们用第一需的方法,来改变第二需,是无用的。
这就是解决问题模式没有变,短期的节食减肥,内在模式还是贪吃,不过是用提不满这种方法,想达到第二需长期的节食的目的是无用的。你会想我坚持这么久是不是可以吃东西来犒劳自己?于是节食开始失败。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模式导致了我们维持贪吃,比如上文的例子中,用对自己贪吃表达不满的方式,并不能改变自己贪吃的这个模式,贪吃还是被维持了。
例:不断鼓励孩子让他自信,还是不自信。和孩子沟通发现,不自信原因是孩子认为自己都没有独立解决问题,都是通过鼓励才解决问题,所以模式不变,不自信的问题不变。
10.
第二需的改变我们需要跳出框架,需要寻找反常的方法。
你不断提高效率的方法,你可以想一想为什么你需要提高学习效率?你可以去好好睡一觉,好好。
最好的解决失眠的方法就是,不睡了。
不去研究为什么失眠,只看失眠是怎么维持的,因为紧张。我们换一种思考方式和方法,反常规的方法才是满足第二需的。不睡了,干活,不把失眠当成事情。
11.
关系的本质是合作
单方面应该觉得对方应该的听我的,是个人视角。
父母一直催孩子快点,而不是和孩子角度一起商量。
谁不是天然的应该付出自己。
好的关系是双方都要被满足的。各取所需。
谁的需要?怎么满足?同一件事情,你想要的是什么?我想要的和你想要的是一样的么?
比如父母不去应酬,陪孩子写作业,觉得陪孩子写作业是为了他好,这个是父母的需要,不是孩子的需要。
可能孩子并不觉得父母陪写作业,并不是为了他好。
需要沟通,看孩子角度喜欢什么。
用合作的思路看待关系。
提要求的方法:我满足你的需要,你再满足我的要求。
例子:父母和孩子说:你不能见你朋友。
改成和孩子说:你可以见朋友,但是我需要你早点回家注意安全。
11.
客户说觉得心理咨询没用,你就解释,说明你投射觉得对方是觉得你没有用。
客户可能仅仅只是觉得沮丧,并不是觉得你不好,你以为对方冲着你来的 你就看不见对方得需要,只看到自己得需要,觉得自己被人家误会了,所以你解释了.
比如员工觉得老板不喜欢自己,所以对老板对自己的反应特别关注,其实老板关心的仅仅是事情,并不是在你的身上。
投射,不容易觉察。我看到的东西是我的,我被你看见的东西是你的。
12.
一致性投射,自己觉得冷,觉得别人也冷。
互补性投射,我认为我和别人有关系,觉得自己是被欺负的人,觉得对方是坏人会欺负人。
13.
下次遭受损失的可能——你为这承担的责任
自我授权
你行使的权利,你付的责任,你要不要收回给予别人的权利。
14.
我的思维:我是幽默的人
别人可以怎么用你?可以作为开心果。
没有人在看你,只是看到你身上对于他们有用的东西
领导力
想影响别人,靠的是别人想实现的目标,你是这个角色而已。
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交换。当你对于别人有用的时候才有价值。
看别人去你身上要什么。
例子:三十几岁,你看到自己身上没有技能,不是本专业,站在别人立场,想想别人要怎么用你,既然可以邀请你去面试,别人招聘你,是否可以挖掘你的经验。
脑白金没有任何有用成分,有用价值在于,可以作为礼物。
《傲骨贤妻》
当你一直敲的门打开,不要问为什么,直接冲进去。
给你自己一分钟时间,走出门,笑着接受这个机会,感谢每个人
跳出自己思维,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到了什么。
15.
承认自己没有办法,承认你的无法掌控,渺小
16.生命意义
自由,你不管做什么,都是你想做的。
唯一可以做的是
存在主义可以不可以有勇气
亚隆:每个人都是黑暗环境中孤独的船,虽然看不见别人,但是看到别人船上的灯,可以缓解,人对孤独的恐惧
承担孤独,以爱。不消灭孤独。
a无所求建立关系,不仅索取和交易,回报不是动机,自然发生。
b说自己的阴面
让对方看到自己的角度
c彼此分享孤独
两个人越独立,越容易建立成熟的爱。
生命时间轴,从孩子开始,上面是别人对你的期待,下面是你自己的兴趣想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