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司马光的待客之道有名堂

司马光没有留下子孙后代,只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名叫司马康。对于这个过继的儿子,司马光起初有点儿不太满意,因为司马康年轻时铺张浪费,总是用一大桌子酒菜招待朋友,最后吃不完,都倒掉了。

为了让儿子学会节俭,司马光专门写了一段话:“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或五行,多不过七行。”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我记得仁宗皇帝天圣年间,我的爸爸,也就是你的爷爷,在群牧司里当判官,他跟你一样爱交朋友,经常请朋友吃饭。但是他从来不铺张浪费,家里来了客人,一般只请人家喝三五杯酒,喝最多的时候也不会超过七杯。

司马光说喝酒,没有用“杯”这个单位,他说的是“行”,行走的行。在宋朝饭局上,行就是倒酒的意思,一行就是倒一次酒,两行就是倒两次酒。那每次倒酒能倒多少呢?倒一壶吗?不是,倒一杯而已。宋朝人说“酒过三行”,其实就等于饭局上所有人都喝完三杯酒。

请人吃一顿饭,只喝三杯、五杯,是不是有点儿不够盛情呢?对于爱喝酒的酒鬼来说,确实有点儿少。但是对于不爱喝酒的人来说,喝酒只有象征意义,一顿酒局喝个三五杯,意思意思就足够了。

司马光自己待客,跟他父亲司马池一样,也是只劝客人三五杯酒,最多不能超过七杯。司马光晚年在洛阳隐居,跟一帮老朋友聚会,每次上菜都不超过五样,喝酒都不超过七杯。

像这样的饭局,被司马光叫做“真率会”,真诚的真,直率的率。因为在司马光看来,朋友之交贵在率真,不在于喝很多酒、上很多菜。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贴士】司马光的待客之道有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