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没搞懂营销和投资?

摄影:文雅羊

为什么我没搞懂营销和投资?

文/文雅羊

(全文1586字,阅读时间约5分18秒)

不久前加入了一些关于营销和投资的小圈子,里面密密麻麻充斥着的各种专业案例,看得我晕头转向。什么出海市场、薅羊毛、债转股…一个一个去找了概念来研究之后,思考反而更混乱了,搞不懂。

于是我就反思,搞不懂的原因肯定是有什么原本应该知道的基础概念和底层思维没搞懂。建筑的基石都没打下,空中楼阁自然就摔下来了,而且还是很高很重的那种空中楼阁,砸得脑门生疼!

回想了一下,学过的商业基础逻辑和营销与投资似乎有一些关联,但是关联不大。那么营销与投资建立的基石到底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在复盘薛兆丰的课时找到了一些思路:营销和投资都是建立在市场上的。市场又是什么呢?是陌生人与陌生人的协作。找到了思路,于是开始找经济学的底层思维。

首先,假设我是认同经济学帝国主义论的,那么对我来说一切问题都可以用经济学解释。

经济学不关心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只关心存活的规律。一切存活或者灭亡都是既定规则下的概率,犹如抹杀人类进化希望的达尔文理论。

然后,根据亚当斯密的人性观,他的《道德情操论》才是《国富论》的总纲领,人性面对陌生人和亲密者是截然不同的,简单说来就是人性即有自私,又有同理心,陌生人与陌生人打交道的规则,与自己人小圈子里打交道的规则是截然不同的。爱心有限,或者说自己人的小圈子是有限且难以扩大的,那么填补陌生人与陌生人协作的缝隙,就是市场。

市场的存在,就是人们自私的充分体现,自私这个词很多人认为有贬义,其实不然,这是一个中性词,用自利或许会感觉好些?那些提供给我们米面粮食衣服等各种产品的人们,跟我们可是陌生人,他们生产不是因为对我们的爱,而是为了自己的生计,为了赚钱,比如铅笔的例子。这时候我们再看市场是什么?正是陌生人之间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利益的协作平台。

思路到这里,似乎没毛病,但是和我现在学不懂营销与投资有什么关系呢?我大概罗列了三点。

摄影:文雅羊

第一、很浅显的原因,基础架构还没起来,我还没有对于营销和投资有足够多的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这些概念之间也没有产生清晰准确必要的联系。说人话,就是还没学够呢!基础建筑都没有,就想建高楼大厦啦?

第二、也是很浅显的原因,我没经验啊。营销和投资完全没有经验,直接去看老司机们的套路,能懂才怪呢。

第三,就有点深了。这里我想说一个自己的例子。曾经我喜欢看各种成功学的书,看得热血沸腾仿佛看完立马可以赚一个亿,但是结果大家都知道,然并卵。后来学会了学习,才懂得什么叫“幸存者效应”和“归因偏差”。就像通读马云一辈子的著作,完全照着去做,你现在也成不了马云一样。成功用经济学解释就是建立在当时那个规则下的存活经验,有价值吗?有!但在现在这个跟当时有许多不同的规则环境下,同样的方法,存活的概率还那么大吗?在经济学家看来,其实请失败者来讲失败,其实是更有价值的,因为有时候成功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成功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薛兆丰说的山顶上的加油站和逃离芝加哥。

那些营销和投资的成功案例,其实都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特定规则条件下的存活案例,代入现在的条件下,当然容易掉坑。要知道,写案例的营销专家和投资专家们,也在市场中啊。

在这里思路又拐了一下,为什么说套利者,就是黄牛们其实是对市场感受最敏锐的人呢?因为他们所使用的套利手段,仅仅只是在一小段时空环境下起作用而已。如果后来者不假思索地照搬,必然掉坑!

最后,我想起了一个词。关于这个词有段自己的故事:我对我高中的英语老师特别佩服,她最喜欢跟我们说的一个词是“实惠”,“实惠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她把这个词代入英语学习中,那些容易理解的,而且对英语学习起很大作用的方式,就是“实惠的”。有点类似于罗胖说的“性感”,就是让一个毫无教育背景的人都能感觉好的观点,就是个“性感的”观点。

我们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断了任何一个点,学习都可以说失去了效果。那么,“实惠的”做法,会不会是用输出,倒逼输入呢?

摄影:文雅羊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没搞懂营销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