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热爱的那些事儿(一)


今天早上又是五点多醒来就睡不着了,最近一直都是。躺着玩会儿,抽奖抽了两个100加成卡,运气还不错,半闭着眼睛放放视频,打打卡,400多加成卡到手咯。

接下来当然是看看自己文章的浏览量,回复回复评论。完了就去首页推荐浏览简友们的文章。突然刷到一篇日语小文章,哇塞,简直是个无穷宝藏之地,什么文章都有啊!

记得刚来不久,就刷到了才华横溢的简友真念一思妹妹编写的《我译经典老歌》和《名诗我译》专辑,里面都是妹妹自己整理、翻译的一首首经典英文老歌,一首首著名诗篇。那个喜欢,那个欣喜若狂啊,真是跟挖到了宝藏一样。

对英语的热爱,改日再写一篇。今天先来说说刷到日语短文的感受吧。看着那由片假名、平假名和汉字构成的曾经熟悉而今陌生的语言,心里产生了一种久违了的亲切感。大致浏览一遍,居然也能读懂一些句子,略感欣慰,毕竟这么多年没学了,忘也忘得差不多了。

跟日语的结缘,还要从童年说起。记得那会儿我上初中,家里才有了一台黑白电视不久。有一天电视里放一个日本的电视剧,里面的主人公叫阿香。断断续续看了一些,里面的情节早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觉得电视剧很好看,尤其里面的日语歌可真好听。

刚才特意搜了一下,这个电视剧应该是叫《酱油的女儿——阿香》。是日本1985年上映的一部电视剧。看了下面的介绍,我有了要把它再看一遍的冲动。

大概对日语的喜欢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吧。后来上了外语学院,学了英语(因为英语学的好,也很喜欢英语)。大三选第二外语的时候,很多老师和学姐们都建议选法语,因为法语和英语虽不是一个语系,但拼写、发音有好多相似之处,以后各种考试也简单一些。但我内心就是对日语情有独钟,觉得日语真心好听,日语虽然跟英语差别大了点,但它跟汉语长得像啊。而且我对法语的大舌音有点抵触,觉得太难发音了。日语的发音,则几乎都是平调,跟我的家乡话发音非常像,所以最后毅然决然得选了日语。

学了才知道,日语果然是入门容易,越学越难,要想学好,真心不易。因为是二外,本来就不怎么受重视,一周也就两次日语课,老师也只教一些基础的东西。那时候网络还不发达,更没有智能手机,除了标准日本语的录音带以外,没有任何音频、视频可以听可以看。就凭简单枯燥的死记硬背去学习一门语言,效果可想而知。就这样学了两年,其实都不到两年,大四后面忙着写毕业论文,找工作,几乎就没怎么好好学过日语了。

参加工作以后,要应对职称考试,研究生学位考试等,不得不又从头开始自学日语了。于是,我的书架上除了英语专业的书籍以外,最多的就属日语书籍和资料了。《标准日本语》的初级,中级,新旧版本都有,还有语法、词汇、阅读、写作方面的、日本语能力考试的、大小词典等一应俱全。

可是,日语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语言,没有老师指导,没有同学互相监督,没有学习的气氛,自己一个人完全自学起来还是挺艰辛的。周围也没有几个懂日语的人,有不懂的也没人问。还有一点最重要的是,没有语言环境,辛辛苦苦学到的一点东西也没有用武之地。久而久之,学习动力也就不足了。

你可能会说,为了考试学啊。可作为一个教语言的老师,我一向不主张为了考试去学习一门语言。至始至终,我都强调,学习语言是为了使用,为了交流,只有活学活用,才能把语言学好。如果仅凭兴趣爱好去干一件事,我心里是乐意的。但凡为了考试,为了一定的功利目的去干一件事,我多少还是有点抵触的。

所以,那些年下来,都是这样的情形:平时压根不学,每次到考试前临时突击,每次都从五十音图开始学习,从片假名、平假名开始学习,从第一课开始学习......相信很多业余学英语的人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

后来,网络发达了,也有了自己的电脑,能随时上网了,能听日语歌曲了,看日语动漫了,才又重新拾起来对日语的热爱。宫崎骏的《千与千寻》,《龙猫》都是看了好几遍。以宇多田光的《First Love》为代表的日语歌曲也听了不少。时隔多年,好多当时非常喜欢的日语歌,现在都记不起来叫什么了。

岁月催人老,那曾经的热爱,那段喜欢日语的青春岁月,那几年为了参加考试自学日语却最终没学出什么名堂的日子,不管是苦是甜,都已成为过去时,也将成为永远的回忆。

不过,世事无常,或许有一天,我还有机会再次重拾对日语的热爱呢?谁知道呢!毕竟我那一堆标日的书籍还没被卖废品,还好好的寄存在朋友家里呢。


后记:这篇文章从早上坐地铁上班,写到现在坐地铁下班,中间利用工作间隙,断断续续写的,有时在手机上写,有时在电脑上写,历时一整天了。(这点非常好,不用担心保存问题,写写停停,随时退出,随时接着写,都会自动保存。)没有一气呵成的连贯和舒畅,也许很不完美,但从字数上来看,也算是我的一篇“大作”了哦,所以就这样发布了。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走过路过,留个小脚印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经热爱的那些事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