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的革命

想起面具,凡是稍稍会舞文弄墨的人都会感到一丝从内心底油然而生的厌恶,至少是迫不及待地想去写些什么,去批判它。但是今天,我的确是想唱唱反调,给予面具以我最高的评价。

  我天生就不是一个十分安分的人,对我来说,革命、反抗、毁灭这些词汇是能立刻点燃我的所有热情的。电影中的旁白说:“这是一场革命,但是人们往住不记住革命者。”时间拉回至20世纪的英国,影片开头是 遥远的时代陈述,遥远得似乎在梦里见过,压抑的灯火,士兵愤怒的狂吼,构划出一幅鲜活的图景。那是一个人们还遵守着礼节,套用着假模假式对话的年代。电影中的旁白说:“这是一场革命,但是人们往住不记住革命者。”无论对与错,这句话,我到现在依然铭记心,这似乎像一个肯定的表情,它对我说:“你找到电影了。”时间拉回至20世纪的英国,人物变成了麻木的民众,当然,是在专制政府的控制下悲哀地奔波着,除了我们的主人翁“V”以及那位幸运的姑娘伊芙。“V”对我来说有一种近乎致命的吸引力,他住在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中,几乎与外界隔绝,虽然他常出去执行他的“任务”,当然,那是另一个话题了。他是一个现代的骑士,他听那些老式的歌曲,玩十五世纪流行的击剑,喜欢莎士比亚,着迷于《基督山伯爵》,几乎不像是那个昏暗时代的人。然而,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永远都戴着一个面具,一个微笑着的面具。而这微笑,甜到讥讽。由于一次偶然的遭遇,他的命运与伊芙联系在了一起,在他的教调下,伊芙也开始对革命有了深刻的认识,尽管他的方式有些近乎残酷,但效果却使人欣慰。终于,在几百年前,这里发生过的那次革命,将再一次被相似地重演。只是,这一次没有了怒吼的士兵与压抑的灯火。这一次,人们消灭革命的方式换成了枪。“V”被一群官员团团围住,身受数弹却仍将他们赶尽杀绝,“V”在最后一个官员临死前告诉他:“我们都是血肉之躯,但在我的面具下另一种你们永远想像不到的思想,而思想是刀枪不入。”让我欣慰的是,这部电影并没有像其他电影一样,用上起死回生的戏码,“V”死去了,安静而又悲壮,他理应拥有这样详和的表情。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愤怒的民众被唤醒,千千万万的人,走出家门,戴上与“V”相同的面具,压倒似地走向一群在政府门前守卫的士兵,没有人抵抗,没有人受伤,只有愤怒,只有发自内心的呼喊。这个国家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政府,它需要希望。我从来这样深刻地记住一部电影的一个画面,但这一次,我做到了。最后,伴随着伊芙的点火,把“V”生前设定好的炸弹射向政府大楼,革命终有了令人欣慰的结束,街道上响起了1812序曲,那是自然——没有音乐的革命是不值得进行的革命。

      我并想,借此来影射成批判政府、号召人们去学习“V”。我只是想表达,虽然这是部在国内被禁止公映的影片。电影之所以打动我,是因为它展现了一次完美的转变。无论结果如何,变化永远是美丽的。反观历史,历史上每次革命都由于一个小小的想法,而一群勇敢的人终把它变成了现实,才写进了史册。写进史册这件事本身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可以说无聊透顶,你永远无法知道何时会出现一个历史的盗贼将它恶意篡改,但是在你的心目中,在你同时代人的心目中,人们不会忘怀那段故事,它永远将活在人们的心中。即使你已成灰土,但那种精神却永在。这时候,你因导演了一场完美的转变而可以大声地笑了,不知有没有人留意过,“V”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没有把面具摘下,即使他仍是会笑着死去。我为导演的这个小细节而倍加感动,对“V”也更加深了一份敬意。一个人,可以被夺去一切肉体上的东西,也包括他的生命,但是他的思想无法被毁灭。毁灭一个人的思想,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也无法办到的事情。有些人之所以成为有个性、有棱角的人,是因为他们有思想,超越了世人挣扎的范围,他们的肉体已不再是他们生命的支撑。这部电影描述是的一场革命,一场属于“V”的革命,属于伊芙的革命,因为也属于我的革命。这一次,我记住了革命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V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