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关于桓庄之族人物设定的简要说明(一)

晋献公尽诛“桓庄之族”是一个极具典型意义的事件,它通过残酷的杀戮吹响了西周“宗法制”崩坏的号角,为此后爆发的“骊姬之乱”以及坚决摒弃公族的政策埋下了伏笔,更为整个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加速推进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由于史料缺载,“桓庄之族”的具体构成已无从考察,《左传》也只给我们留下了“富子”“游氏二子”这些含混的称号。

这里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按照西周及春秋早期的政治传统,参与国家政治的主流势力通常都是与国君亲缘关系较近的“公族”。公族的第一代大多被称作“公子”,第二代则为“公孙”,三代以后则是以祖父的“字”或者封邑名称、官职名称作为家族的“氏”。

春秋时代国君更替频繁,每一任国君都会留下数量可观的公子公孙,这些公族后代为了掌控权势,大都会抱团取暖,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团体。而在这其中,血缘出身显然就是辨别敌我最有效的方式,由此也就形成了所谓的“某族”。

比如,我们熟知的“三桓”皆出自鲁桓公之后,是为鲁国的“桓族”;郑国的“七穆”,也即“穆族”良、罕、驷、国、游、印、丰等氏则是郑穆公的后代。在宋国,宋戴公的后裔华、皇、乐、老等氏被统称为“戴族”,宋桓公后裔鱼、鳞、荡、向等氏统称为“桓族”……等等。

与之类似的是,晋国早期历史中也存在着大量以先祖谥号集合而成的公族,最典型的就是所谓的“桓庄之族”。这其中,“桓族”大都是晋献公曾祖曲沃桓叔(成师)的后代,“庄族”则是晋献公祖父曲沃庄伯的后代,二者统称为“桓庄之族”。

你可能感兴趣的:(番外:关于桓庄之族人物设定的简要说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