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与生活》@三七读书会

什么叫做掌控时间?

在书中,作者用简单的身体动作,给我们描述了掌控时间的心理状态。现在想象一下你正坐在一张椅子上,你先是用力握紧双拳,接着再把双手放到身体两侧,尽可能放松,最后,你再举起双手活动十指。通过这个过程,仔细观察我们的心理状态,我们会发现,在前面两种动作之中,我们或是过于紧张,或是过于放松,导致我们的双手几乎不能用来做其他动作,只有在最后,我们才是真正在灵活运用我们的双手。而掌控时间的心理状态,就像是这样。我们不会因为过分紧张,像总是想到有什么事情没做而感到不安,也不是感到无所谓、毫不关心,而是一种精神处于一定的灵敏度,又不至于压力过大、或过度放松的状态。

但是,在掌控时间的观念上,我们又可能陷入三种常见的认知误区

第一种是认为要将时间安排到事无巨细,把每件事情都考虑得很全面,甚至是留意到最微不足道的细节,才会开始采取行动的看法。我们都会希望事情被安排得井井有条,按部就班地推行,但一旦变得痴迷于规划,就可能是一种强迫心理的表现。事实上,这背后可能是你畏惧这件事,所以才一直迟迟不敢行动的一个借口。想要将事情考虑全面并没有错,但我们很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浪费了过多时间,错失了很多机会。

第二种是总是让自己忙个不停,到最后却发现,不知道自己做这件事是为了什么,它究竟有多大的价值。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喜欢用各种活动填满自己的生活,为了忙碌而忙碌,让自己看起来很“勤奋”。比如那些上课记笔记时生怕落下一丁点知识点,又无法取得进步的学生;又比如那些每天熬夜加班工作,却始终没有出色业绩的员工,他们实际上可能陷入了一种重复的机械劳动的过程。

第三种是觉得自己必须分秒必争,不愿意浪费任何时间的看法,这种人常常将周围人搞得十分紧张。他们常常给自己制定高工作量,生活对他们来说仿佛是由一件件任务拼成的时间表,这种利用时间的习惯,常常让他们在一段时间过后,感到十分疲惫,甚至于很长时间再也提不起动力,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就像我们在做运动的时候,如果不给自己安排一点休息的时间,我们的身体可能会因此出现损伤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容易陷入这三种认知误区呢?可以看到,这三种类型的人并不是不知道要珍惜时间,而是常常忽略了掌控时间的局限性。

一方面,我们每个人的精力和能量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完成所有想做的事情,也不可能看遍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我们在时间投入上总是有侧重的。但是同时,生活之中又有太多的选择让我们踌躇不定,有太多其他的诱惑在争夺我们的注意力。我们想要完成的事情越多,就会越感到在时间掌控上的局促和紧张。

另一方面,在一些必须完成的事情上,时间的耗费是不可避免的。日常的吃饭、睡觉、走路和必要的交际就不用说了,还有比如工作上上司交付的任务、平时和伴侣、孩子的陪伴与沟通、或是身体不舒服要去看病等等,每天都可能有新情况发生,这些事情我们又无法回避。所以我们需要认清这一点,在这些必要的时间投入上,我们能掌控的余地是有限的,后面我们谈到的时间规划也要建立在这些现实基础上。

既然掌控时间存在这么多的局限,很多人可能就要说了,我现在就是感觉总是被生活推着走,感觉我的时间是不由自己决定的。我每天的时间都耗费在琐事上,几乎没有任何自由控制的空隙,时间的掌控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吗?

没有错,每个人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导致我们没有办法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做决定。但其实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都有选择的自由。哪怕再忙的人,一天也可以挤出一两个小时的空暇来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又总是喜欢给自己找理由,不是说太忙、太累,就是说“要是我能再聪明一点”、“要是我能比现在更有钱”等等,真的等到这些条件实现你就会去做那些事了吗?事实上,这背后更可能是你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或者是你根本不想做某件事。作者提醒我们,要记住,能够掌控我们的时间和生活的人,只有我们自己。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掌控我们的时间和生活呢?为此,作者总结出了三大要诀:第一是规划一份人生目标清单,第二是列出A级活动清单,第三是建立每天列事务清单的习惯。接下来我们将对它们进行逐一说明。

为什么第一要诀是规划一份人生目标清单呢?

规划一份人生目标清单,顾名思义,就是要列出我们的人生目标,找出你生活的目标和目的。没有目标的生活是缺乏动力的,如果你不知道要从生活之中得到什么,你就只能被生活推着走。但是,如果我们的生活和时间,能够用来推进我们的目标的话,哪怕每天只推进一点点,我们就越能够感到生活有意义、有方向,也越能感到能够掌控时间和生活。所以,规划人生目标清单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找到自己投入时间的动力。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来规划人生目标呢?我们只需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如果你现在有空闲的时间,就请拿出三张纸,给自己设定15分钟的时间,标上今天的日期,再在每张纸的第一行,各自写下以下这三个问题。注意,一定要把它们写下来,这比你一味地想的效果要好得多。

第一个问题是,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我们的要求是,花两分钟的时间,列出尽可能多的答案。不用纠结这些回答合适不合适、是不是能够实现,也不用计较它是不是不够具体,比如“获得幸福”、“为社会作贡献”等等。我们可以把现在列下的这些目标,当作我们当前看待人生的方式和视角。总之,尽可能多地在个人、家庭、社会、职业、经济状况、精神层面等方面,写下你的目标,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两分钟列完人生目标清单以后,再利用两分钟的时间看看是不是还可以修改。

第二个问题是,你准备怎样过今后三年时间?

这个问题对比第一个来说,目的是更进一步改进我们自己的目标,做一些更具体的设想。同样给自己两分钟的时间,尽量列出所有可能的答案。我们可以在第一个目标的基础上,做一些更具体的设想,尤其是前面你提到的一些比较模糊的目标,比如“想要获得幸福”,你可以想想那些让自己有满足感的事情,比如学会一项技能,到什么地方旅游等等,看看它们在这三年是不是可以列进去作为一个目标来实现?也可以是自己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比如“三年之内升职成为项目主管”等。此外,如果你已经超过30岁的话,作者的建议是,你可以把时间拉得更长一点,把“三年”改成“五年”,因为三十岁以后由于生活方面很多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目光可能会需要放得更长远一点。在两分钟时间写完以后,同样再花两分钟的时间审视自己的答案,适当作出修改。

第三个问题是,如果你只剩下六个月的生命,你会怎样度过?

花两分钟的时间,列出所有你能想得到的答案,然后再用两分钟对这份清单进行修改。不用有后顾之忧,比如身后事应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假设前提是这些事情都得到解决了,然后列出那些你觉得最重要的事情。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是要帮助我们找出那些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但是现在却没有着手去做的事情,或者是我们应该在以后六个月关注的事情。

好了,现在我们手上已经有了三份人生目标清单。列完以后我们可能会发现,这其中有很多方面存在冲突。比如,你既想要在事业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又想要和家人建立更和谐亲密的关系。针对处理冲突的方法,就要提到我们的第二大要诀:列出A级活动清单。

所谓“A级活动清单”,它是依据你最重要的目标来设定的。如何确定哪个目标最重要?这里我们就要先引入一个工具:ABC排序系统,就是将事情按重要程度从A到C进行排列,A级条目是那些最重要的活动,B级次之,C级则是最不重要的活动。排序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确定排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依据自身的价值标准。

具体来说,列出A级活动清单包括筛选、展开、删除和汇总四个步骤。

花一分钟进一步筛选。前面我们已经列好了三份人生目标清单,在这基础上我们再在三份清单中,分别选出最重要的三个目标,并标上A-1、A-2、A-3。这样依次筛选下来,我们就会得出九个人生目标。然后我们在这九个选项当中,选出更重要的三个目标,分别在新的三张纸上写下它们。

接着展开目标的具体活动。针对每一个A级目标,我们再在三分钟之内列出各种具体活动。要注意,活动不同于目标,它指的是一些能够执行的动作。比如你的A级目标之一是减肥。那么,你列出的具体活动可以是一个月不能超过三次喝奶茶,一周三次锻炼,一天限定摄入多少卡路里等等。如果觉得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你可以再审视列出来的目标,比如减肥,要瘦哪个部位,目标是达到多少斤等等。总之,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内容可以尽可能地详细,但是不用对它进行任何评价,暂时先不考虑实际情况。

列完以后,我们再将所有具体活动浏览一遍,然后删掉那些你认为在接下来一周之内,不想或不能完成的活动。最后,我们再汇总这三个A级目标的具体活动,这样我们就得出了一张A级活动清单。

做完这份A级活动清单以后,我们要确定好优先次序,依次标上A1,A2,A3等等,并为每一项任务确定完成期限,这个清单需要一周审视一次,它是我们生活当中应该最重要的目标活动任务。可以看到,从人生目标清单到A级活动清单,这是一步步将目标筛选、并细化分解的过程,把它和我们日常生活规划结合起来,就引入了我们要说的第三大要诀:建立每天列事务清单的习惯。

简单来说,就是坚持每天都要计划好今天做哪些事情,把这些日常活动按ABC三种级别进行排列,并将前面已经列好要在一周期限内完成的、A级活动清单结合起来。这里关于排序的问题有几点要注意。一方面,对于那些生活之中被工作或其他事情、挤占了绝大多数时间的人来说,他们不能花大量时间来做A级活动。所以A级活动不意味着一定要投入更多时间,但是只要每天都动手做了,我们就能感到向目标又靠近了一步。

此外,如果某件事情的完成期限已经很紧迫了,你不得不完成,当下你就可以把它列为你的A级任务;又比如,你不喜欢某件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可以暂时把它列为你的B级活动,把它放在A级任务以后推行,或者是不在这件事情上耗费过多的精力。有时候,你把一项不重要的活动列为C级任务,它可能过几天就升级成为一项A级任务。总之一句话,次序是可以随时灵活调整的。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掌控时间的具体操作方法,通过三个问题我们规划出了一份人生目标清单,它是我们投入时间的关键动力;进而我们利用ABC排序系统,在前面的人生目标清单的基础上,列出了一份A级活动清单,以此制定了我们短期内要完成的目标和具体活动;最后具体到每一天的时间安排上,作者建议我们养成每天制定事务清单的习惯,既为A级活动清单腾出时间,也要将日常活动进行排序、来规划完成。

讲完安排时间的具体方法以后,你可能还有这些疑惑。比如,我平时工作很忙,怎么能够为我的A级活动挤出更多时间来?我平时做事情的效率很低,而且总是时时拖延,有什么解决办法吗?又或者,我经常列好了计划,但是没法实行,怎么办?这些问题可以大致归为三种,即如何挤时间,如何解决拖延,以及如何克服逃避心理。书中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首先来看,我们应该如何挤时间?

书中,作者介绍了诸如上班刚到公司的十几分钟,上下班的通勤时间,或是利用喝水、吃饭、睡觉等这些我们通常所说的、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方法。由于当时刚提出来的时候还比较新,但是现在这些方法已经显得比较陈旧了,所以这些我们就撇开不谈,提一提书中两个仍然有价值的观念,一个是“帕金森定律”,一个是80/20法则,然后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时间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什么是帕金森定律?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我们给自己安排充裕的时间去完成一项工作,我们会放慢节奏或增加其他工作,以便用掉所有的时间,从而导致我们效率更低。因此,时间越多不代表我们就会越轻松,相反可能因为拖沓而感到更累。举个例子,我们平时找一个东西需要花多长时间?大概就是几分钟。但是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可能为此花费了半个小时以至于更多的时间。

也就是说,因为时间太多了,工作自动膨胀了,占满了一个人所有可用的时间。这个定律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试想想,你总是抱怨太忙,所以挤不出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真的给你一段完全充裕的时间,只让你做那一件事,你就会真的把这些时间都完全利用起来吗?相信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结果可能往往更不尽如人意。所以,如果时间对你来说真的很宝贵,那你就会把可用的时间都尽可能的利用起来,用来完成你的目标,而不是一味地空想。

接下来再看80/20法则,它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二八定律,意思是80%的价值都是由20%的工作产生的,剩下80%的工作只能产生20%的价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80%的销售额来自于20%的客户,80%的公众号文章阅读时间都被划在了20%的公众号上,80%的灰尘来自于20%的办公区域等等。总之,这个规律揭示的关键道理在于,我们要找出那些能产生80%价值的事情,将他们标记为A级活动,然后尽快完成它们。

通过了解以上两个定律,我们可以明白,挤时间不意味着时间越多越好,哟时候,时间更充裕可能会导致效率更低。接着,我们再来看,如何解决拖延?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两个可供借鉴的方法。一是学会“拉金式提问”,二是制定速成任务。

什么是“拉金式提问”?这是一种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的时间规划方式,就是问自己“我现在最应该做什么?”前面我们已经讲解了关于时间规划的具体方法,但是如果你没有做时间规划的习惯,一开始可能会经常遇到,不知道自己当下要做什么的疑惑。

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问自己这个问题,久而久之你就会很自然地形成这个提问自己的习惯。提问的时候就是你的知觉反应到,你没有很好利用时间的时候,所以学会拉金式提问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你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

此外,我们还可以试试用制定速成任务的办法来解决拖延,这在书中也被称作是瑞士干奶酪的方法,它就像在奶酪上戳几个小洞,意思是先为我们做某件事提供一个突破口。尤其如果我们眼前出现困难却重要、和简单却不重要的两个任务的时候,我们可能下意识地、会总想要先做那个简单却不重要的任务。

但是,作者给我们的建议是,哪怕是只有十分钟的时间,也要先做那个困难但是重要的任务,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采用制定速成任务的方法。首先我们要先找出可能的速成任务,比如你要写一篇文章需要花费3天的时间,但是这篇文章我们毫无头绪,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时我们可以先花时间去找一些素材,或是写一些简短的感想或拟定一份写作大纲。然后通过整理这些感想、素材和大纲,我们可能就有了写作这篇文章的思路。花几分钟的时间找资料、写感想以及列大纲,都可以被视作是完成这个目标的速成任务。但是要记住,速成任务只能帮助我们立即开始、不拖延,并不能让我们最后完成任务,所以我们仍然需要一段完整时间来完成它。

最后,我们再来学习,如何克服逃避心理?

逃避是这样一种状态,比如很多时候我们本来应该做某件事,却去做其他不相关的事情,比如看手机、整理桌面、打扫卫生等等,作为我们不想做某件事情的理由,这其实背后可能是你在逃避这件事。但是你为了不让自己空闲下来,所以就用其他事情作为代替,来填充自己内心的紧张和无力。最后往往又要等到时间过去了,我们又来懊悔,自己怎么还没有完成这件事。作者告诉我们,如果这个时候你本该完成某项任务,但是你并没有去做,这时你一定要提醒自己,承认你就是在浪费时间

除了承认自己在浪费时间以外,另一种克服逃避心理的办法,是跟自己对话,找出自己做这件事情的动力。很多时候,我们迟迟不敢动手做该做的事情,反而去做那些容易做的事情,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在主观上认为这件事不可能完成。但是要记住,困难经常是我们想象出来的,还记得小马过河的故事吗?就像河水可能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深,所以事实本身可能没有你所想的那么困难。要证明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有完成的可能,只能通过你自己去检验它。与其带着可能失败的心情来完成一件未知的事情,我们不如换一种心态,相信自己能成功,这就能为我们完成这项任务提供更强的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摘《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与生活》@三七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