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茶》读后感

那天接到工会华姐的读书约稿,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把自己读《三杯茶》的感触落笔成文,让有心人感同身受,让此书的意义影响到更多的人。

《三杯茶》这本由葛瑞格·摩顿森著作的书,是继《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之后,又一本描写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地区动人心弦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爱与承诺的书。《三杯茶》主要讲述一个美国登山家摩顿森在攀登乔戈里峰失败,被巴尔蒂人救起,为兑现给巴基斯坦穷困潦倒的村庄建学校的承诺,辛苦奔波的故事。摩顿森因此被称为和布什不一样的美国人,布什企图用武力解决中东问题,摩顿森则用爱赢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人民的信任和爱戴,并与当地人结下深厚的情谊。

从巴基斯坦回来后,摩顿森就过着苦行僧般的节俭生活,大多数的早餐都是在一家柬埔寨人开的甜甜圈快餐店,点一份九十九美分的特餐,一杯咖啡喝和一块煎饼。早餐后他通常会一直撑到晚上,直到去医院上夜班前吃一份三美元的墨西哥卷饼充饥。每个出班休息的夜晚,开着破旧的青春传奇在柏克莱低地的仓库间穿梭,希望找一个安静黝黑的地方睡觉。他一边以自虐的方式节衣缩食,一边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用打字机敲击并寄出580封募捐信。可距离建一座只有五间教室,容纳一百个学生的学校,仅仅只要一万二千美元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西城小学的校长洁琳,她邀请儿子摩顿森前来,为学校里的六百个孩子做一场关于科尔飞学校的幻灯片介绍。看到照片中的巴基斯坦孩子坐在户外刺骨的寒风中,没有老师教,却很自律的努力学习。学生们深受触动,自动发起了“捐一分钱给巴基斯坦”的活动。你一分他一分的钱币装满了两个40加仑的垃圾桶。62345个硬币,转换成623美元45美分的支票交给摩顿森的时候,摩顿森觉得幸运之神终于眷顾到他。处在优渥环境中的美国孩子,他们用社会上认为最没有价值的‘一分钱’,帮异国他乡的同龄人迈出了建校第一步。也让那些闪跃着的星星之火,在来日燎原。

不由想起2019年,与闺蜜去美娜多旅游时,在酒店前台前靠墙的方向有一个透明玻璃箱,有幅震撼人心的非洲孩子们的照片,两个黑人小孩仰着大脑袋举着骨瘦如柴的上肢乞讨,那典型的佝偻病状态上,黑白分明的大眼里流露着满满的渴望、祈求。对视的那一刹那,仿佛被一阵电流击中,虽然看不懂旁边英文宣传册的内容,但是那双可以抵达内心最柔软地方的眼眸足以能解释一切。情不自禁的打开背包翻出准备带回国的印尼盾,看它优雅的飘落玻璃箱,想着它会以自己最骄傲的方式实现存在的价值,我那颗揪着的心方才有一丝缓解。可能这样一张面额的钱币,对落后国家的人们来说是不过杯水车薪而已,也不能改变什么。可终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那一日。我们要做的事也许只是落入大海中的一小滴水,但如果没有那一小滴水,大海就会小许多。

十年间27次飞越半个地球,往返于美国与巴基斯坦。他把巴基斯坦当成了第故乡,如老村长哈吉所言,如果你想在巴基斯坦成功,就得学会尊重他们的方式。当你第一次跟巴尔蒂人喝茶的时候,你是一个陌生人;第二次,你就是我们的贵客;第三次你再和我们一起喝茶,就已经是我们的家人了。当哈吉的孙女,一位美丽果干的年轻女子,跨过三十多个盘腿围坐喝茶的男人,坐在帮科尔飞盖学校的男子面前,打断了他们欢乐的会议。

嘉涵说:“我说过我的梦想是成为医生,你说会帮助我。现在这一天到了,你得信守承诺,我准备好医护培训了,我需要两万卢比。”

摩顿森微笑着看着这位勇敢的女孩,她是他第一所学校第一个班的第一个毕业生,早就接受了他希望传递给女孩的观念,她们可以和男人一样优秀。在这个只有三千人口保守的伊斯兰村庄里,嘉涵的这一个在我们看来稀松平常的行为,在当地却是惊世骇俗的举动。她打破了至少六重传统,交给摩顿森的申请书完全用的英文书写。摩顿森知道离自己的理想又进了一步。

中国有句古话,智者度己,圣者度人。和书里描写的一样,国际上有摩顿森,国内有云南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全国七一勋章的获得者——张桂梅老师。在她创办学校的十多年的时间里,送1600多个女学生走出了大山。提到到张老师,我对她的印象就是孱弱的身躯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树。每天六点她就拿着自己的小喇叭准时出现在操场上,一边喊着同学们努力拼搏的口号,一边给自己加油鼓劲,坚持再坚持一下就好。许多年后一位因为张老师的鞭策而飞出山窝窝的女孩,她穿着庄严肃穆的警服出现在老师面前,当着无数观众的面,红着眼眶对老师喊出了沉甸甸的妈妈二字。让孑然一生的张老师无比动容,觉得为了她们未来道路具有更多选择性,尽管自己落个一身病痛两袖清风也在所不惜。只因为选择了妈妈这个角色,就意味着无私奉献,有了勇则无畏的底气。

张桂梅老师身上的光和热,就像峡谷里的灯盏,照亮山里女孩的梦想,吹开一树一树的花开。许多因为张桂梅老师而改写命运的女孩,无论她们将来行走的有多远,心里始终牢记她们的校训,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杯茶》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