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哲思课》读后感2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胡立根老师把这一节国学课的课题定为“和而不同:恪守底线的和谐中庸原则”,引导我们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和”“同”之辨不清晰,对“和而不同”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传统文化里的中庸原则就很可能会被误解为和稀泥的主张。

“和”与“同”如何不同?这一课为我们讲了几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牛人史伯测国运。面对周幽王叔叔郑伯友关于西周是否会衰败的提问,史伯说西周的国运已经差不多了,他认为西周的问题在于“去和而取同”,周幽王只喜欢接纳与他自己相同的意见。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智者晏婴巧设喻。齐景公宠爱对他附和逢迎的梁丘据,晏婴一针见血地指出景公误把“相同”当成了“和谐”,并用烹调和弹琴设喻,使景公明白了二者的区别。

第三个故事讲的是至圣孔子倡和谐。孔子提倡中庸,反对做老好人和无原则地附和。他认为不分是非的老好人是道德的破坏者,君子善于团结不同意见的人,小人才是臭味相投、互相勾结之辈。

第四个故事是魏征进谏与唐太宗纳谏的故事,第五个故事是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君子之交。

前不久,我恰好读了郭瑞祥的《宋仁宗和他的精英帝国》一书。书中写到了范仲淹和吕夷简在政治生涯中多次针尖对麦芒,不论是支持或限制太后刘娥的权力,支持或反对宋仁宗废郭皇后之争,还是范仲淹献《百官图》直指吕夷简专权逾制,范仲淹因吕夷简的手段而外黜等等,吕范之争都不曾停止。但是,在西夏对北宋虎视眈眈之际,他们两人却能够放下私人恩怨,不计前嫌,以国家利益为重,共商国是。欧阳修后来写《文正神道碑》,也说吕夷简和范仲淹两人老了以后相处甚欢。天下人敬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文正公,但不能否认吕夷简在北宋历史上“遇大事极能匡正”(清人恽毓鼎《澄斋日记》对吕夷简的评价)的个性和选择。除了吕范两人之外,欧阳修与吕夷简、王安石、司马光之间,苏轼与王安石、司马光之间等等,也曾有过“和而不同”的故事。

回溯历史,社会繁荣政治昌明的时代,多是思想文化积极多元又能恪守道德和人伦底线的和谐时代。再看今天的中国,不同民族各自优秀的文化历史既能保有彼此独立的个性,又有在发展过程中彼此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相互借鉴融合的部分,使得不同民族能够在这个新的时代共享经济科技发展的成果,齐心协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家园。

“和而不同”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对人性的尊重和对礼制社会的智慧向往。以礼节、道德、法律来制约的社会,是能够摒弃野蛮和粗鄙,能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和谐局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哲思课》读后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