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复课回来,眼看一个学期还有十多天就要结束了,于是开始着手班级图书角图书的整理与归还。翻看借书登记簿,好多同学十月份借的书都还没有还,我一边点名催其还书,一边问书看完了没有。好多同学说书早就还了啊,但我看到的是登记簿上并没有归还记录。
显然,班级图书角的管理出现了漏洞。管理员责任不到位已是事实,有同学直接自己借书自己还书,好在借时还有登记,还的时候就是直接把书往那里一放了事,并没有及时找管理员打勾。
我继续催着,一边有同学在下面小声嘀咕着“老师,我的书都不见了,好像大家都没借啊,但就是不见了。”我没有理会,心里咯噔一下,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开辟班级图书角,到底是个棘手的活,只要建成就一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书的来源以及书的保护与管理。这也是我为什么一二年级迟迟不敢建立图书角直到三年级才决定试一试的主要原因。
回顾一下我们这几年的读书操作,一年级时我是先给每人发一本书,第二天时他们两两交换。期间最大的问题是有人迷糊老是忘记带来,以致其同桌(前后左右)没人交换。另一个问题是需要老师专门抽课堂时间引导提醒他们交换。二年级时我仍然按人头数买书,只是不再让他们每天两两交换而是早读时把自己前一天看完的书统一放在讲桌,然后再随机拿一本自己没看过的回去。这样操作确保了每天带书来的同学都能及时交换,但问题依然是需要我单独抽出时间在班上组织进行,维持现场秩序。
这学期进入了三年级,我想着要设图书角,没有像样的柜子或书架,我就用了学校会议室的一张长桌子,没有用班费买书,我就让每个孩子带了一两本自家的课外书来。任命了男女生图书管理员,打印了图书借阅归还登记表。很快,图书角正常运行了。我可以做甩手掌柜了。但新的问题也是我最担心的问题还是出现了,有时候,有同学想借书,管理员刚好不在,这位同学就自己给自己登记上了,还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道理。另一种情况则是,有同学喜欢跟风凑热闹,看到别人借书自己也跟着借,拿到手上一看没啥兴趣于是立马就去归还,然后又想换一本。这么临时急匆匆地借借还还,管理员都来不及登记了。最终导致了图书登记的遗漏。
每个人都很在意自己的书,一旦书丢了,破损了,都是非常着急且难过的。但到头来究竟是谁把书弄丢或弄坏的都不知道,想要索求赔偿也就不可能了。
所以当下,我不仅要跟他们总结反馈这些现象,还要思考下一步图书角到底该如何运行。都说解铃还须系铃人,问题因他们而生,也应该由他们来想办法解决。一周的催还与按书主名字退书之后,发现有七名同学的书不知下落。
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我把这七本书名发在了我们班的微信群同时布置他们周末回家构思一篇文章《我有一个想法》来谈谈自己对班级图书角的设想与建议。
周一返校,大多数同学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文,十来人要拖延到第二天。同时也有家长私聊我说在家里找到了几本丢失的书。最后只剩三本确定是真的不知所踪。
仔细浏览孩子们的想法,还真是那么回事。加上第二天又交上来的十几份。我把他们的提议与设想整理归纳为以下几类:
1科技派:提议说教室可以安装监控、电脑借阅、人脸识别的同学居然还挺多。八成是受学校图书馆的影响,嗯,就去了几次图书馆,观察还挺细致,联想也不错。
2人事派:分析出了管理员的问题所在即没有及时登记,也总结了学生借书的不按规则(一次只能借一本,借书前要先还书)。建议继续增加管理员比如大小组长参与监管或者同桌相互监督。
3寻求大人:有几位同学提出直接由老师任管理员就万无一失了。也有个别同学建议让家长一起参与,甚至提到缴纳书籍滞纳金即逾期未归的同学要实行罚款。
以上三种,科技派以男生居多,人事派和寻求大人的以女生居多。也挺符合人物性别与个性。当然,也给了我一些新的思路。科技派提议我显然是没有能力采纳的。人事派倒有许多值得琢磨的地方。
新的借阅制度我还在酝酿,或许会分组、分书籍主题借阅,或许会四人捆绑,但有一点我已经很确定,我不会参与管理,还是由他们自己全权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