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一章:六根扰心 守中无妨

《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一章(民篇第三章)

六根扰心 守中无妨

(原第12章)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注解】

1、五色:指青、黄、赤、白、黑,此指多种颜色。

2、目盲:比喻眼花缭乱,这里引申为神被外在牵引。

3、五音:指宫、商、角、徵、羽。此指多种音乐。

4、耳聋:比喻听觉不灵敏,分不清五音,这里指心神被外来的声音干扰,不由自主。

5、五味:指酸、苦、甘、辛、咸,此指多种味道。

6、口爽:意思为味觉失灵,生了口病,古代以“爽”为口病的专用名词。这里引申为上瘾。

7、驰骋畋猎:纵横奔走、四方打猎。比喻纵情放荡,这里引申为心猿意马。

8、难得之货:不容易获得的东西。

9、行妨:妨,妨害。行妨,有害的行为。

10、为腹不为目:腹,借指心灵层面的;目,借指物质感官层面的。

【释义】

神随色行,则暗;神随音走,则耳聋;神随味往,则口失;神随意转,则心狂;神随欲起,则行乱。所以圣人守其心,不随物转,不随境移,以心御物,而不是被物御心。

【释意】

五色、五音和五味只是外缘,他们本身没有问题;爱恨情仇等情绪也没有问题,只是不要被这些带走。心被外缘牵绊,没有办法把握你的心,才有问题。修行即修心,要以心御物,而非以物御心。修行不抗拒外缘、不抗拒七情六欲,在体会生命多姿多彩的同时,但不被其带走,放下我执。心是神安住的地方,心安之处是故乡。佛法讲“无眼耳鼻舌身意”,也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说的都是安住于当下,安守于真我。妒忌念起不是问题,但不要让妒忌把自己带走;伤心不是问题,但不要让伤心把自己带走;生死不是问题,但不要背着生死的包袱上路。不受外在牵引,一切皆丰盛。

《道德经新译》第二十章(民篇第二章)

不尚不欲 无知无为

(原第3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

其心实,其腹弱,

其志强,其骨常。

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解】

1、尚贤:尚,崇尚,尊崇;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这里指引导人们追求“贤”之名。

2、不贵难得之货:贵,重视,珍贵。货,财物,此句意为不引起民众的关注点,不制造稀缺性。

3、不见可欲:见,通现,显示,炫耀;可欲:贪欲的事物,不引起人民的名利心。

4、治虚:虚,空虚,引申为无形之处,指意识及思想层面。

5、其心实:实,充实,满足;让其内心充实、心满意足。

6、其腹弱:腹,指内在情感;弱:柔软。意为心地善良。

7、其志强:内在充满力量,也引申为有自己的内在价值观和信念系统,能知晓自己所是,不受外在批判的影响。

8、其骨常:意识像骨骼一样稳定持续。以上四点都是借喻的手法,来表达意识及思想层面治理的方向。

9、无知:无妄知。

10、无欲:无妄欲。

11、为无为:以无为的方式行事,即以顺应自然的方式处理事务。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为”,目的是以后“不为”,问题不解决连开始都不算。

【释义】

不在民众中推广贤人,民众就不会争名。不在民众中展现难得之货,民众就不会有猎取之心。不挑起人们的欲望之心,就不会引起争乱。所以圣人治理,从虚(心)、从内在下功夫。让人心充实,让情感柔软,让内在充满力量,让意识像骨骼一样稳定持续。使民无名利可争,自然不会有欲望升起。假使民众有了欲望之心,即使明明知道不可为,也想要尽办法去做。圣人无为,所以连治理也不需要了。

【释意】

常人通常从有、实处着手,圣人从无、虚、内在生发,不让其不好的念头生出来。老子的思想是防火,因为“和大怨必有余怨”,故要治于未乱。本章采用新的断句,侧重强调“不争、不为盗、不乱”,这正是从源头解决事情的思维。老子每解决完一件事,就在想如果这样的事再发生,如何用更俭的方法解决?在其它空间再发现类似的方法,是否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通过每次事件,找到一种通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为,目标是以后达到不为,老子的智慧是损之又损。所以每次老子遇到问题时都很兴奋,因为又有了一次悟道的机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一章:六根扰心 守中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