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抚养
李玫瑾
现实生活中没有孙悟空,再有能耐的人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遇到那种不想显露家庭背景的人,要小心接触。
每个人都是有来历的。想认识一个人,一定要了解他的过去。知道一个人的过去,就可以知道他的现在。知道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才能预测他的未来。
请记住,结婚前不要急,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考察。有句老话叫“日久见人心”,人心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
走进婚姻殿堂后,两人就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不必事事较真。
夫妻最好的相处之道是隐约知道又不太清楚,使用“模糊逻辑”来处理婚姻生活。“难得糊涂”是婚姻的相守之道。
谈对象时,关键要问两个问题:“你家里老人都好吧?你爸妈关系挺好吧?”
从老人现在的状况可观察到一个人家里很多隐秘的东西。
首先,人们大多二三十岁谈恋爱,父母这时候一般是五六十岁,家里的老人应该是七八十岁。
其次,家有长寿老人,说明这家人的生活方式不错,饮食合理。
再次,老人能长寿,说明子女对老人不错,也说明老人教子有方。
你让他聊父母,注意看他是什么表情。如果他很高兴,滔滔不绝,说他爸妈很风趣,爸妈感情很好……那么,这种人就很好,你可以闭着眼睛跟他结婚。
其实,与一个人结婚,就是与一个家庭结婚。如果对象的家庭不正常,你未来的婚姻生活就容易有变数。所以,你既要看这个人本身,还要看他的祖父母和父母。一个人早年的家庭背景很重要,上两代人会决定他是什么样的人,尤其是父母的影响更大。如果父母恩爱、家庭和睦,这个人一般不会有心理问题。要是一个人性情古怪,父母一定有问题。所以,把一个人的“前世”看明白了,就能看明白他的今生。
当我们了解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后,就可以找到他现在很多心理问题的答案。
人格里有很多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何况三观不同的人,即使互换角色,也难以相互理解。
“合群就是你不愿意一个人待着,希望跟别人在一起聊聊天、打打牌、喝喝酒、下下棋……”
用这种访谈的形式,我问的还不是敏感的犯罪细节,犯罪人都不愿配合我说实话。
因为犯罪人一旦胡乱作答,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其实,一个人来到世上以后不用太久,只需经过两个六年,心理模式就已展露雏形。到第三个六年,人就已经可以胡作非为了。如果一个人十四五岁就开始犯罪,其心理问题一定源于人生的第一个六年。
如果一个智力正常的人对一段生活没什么印象,记不清了,说明那段时间没什么开心的事,他当时不是很幸福。因为缺少爱和感动的故事,人才会缺乏感受的记忆。
一个人成年后,其心理风格与成长环境、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什么样的生活背景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养育方式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心理风格。
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可以告诉你怎么养,因为人的任何心理表现都有养育的轨迹可循。
每个人今天的表现一定有相应的过去。
人格始于遗传,成于养育。
人生的这种发展路径,最早由孔子寥寥数语概括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高楼大厦,立足于基,根基若空,危在旦夕。养育子女,切不可在其人生初期“偷工减料”。
心理发展具有同样的特性,即不可逆性。这种特性决定了心理发展在延伸和递进的过程中,若缺少某个环节或某个台阶,就会出现外强中干的缺陷,且终身难以弥补。
情感抚养是在孩子还不能自主行动的情况下,发出每一次呼喊时,抚养人能及时回应并照顾到位。
性格,需要教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二个台阶,主要由孩子所依恋的人在家庭生活中完成。
性格教养与情感抚养最重要的不同在于,情感抚养更多的是要照顾和满足孩子,而性格教养更多的是要规范和约束孩子。
能力,需要培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三个台阶,主要由不同层级学校的老师通过教育活动来完成。能力包括智能、技能、特殊能力等。
若家庭残缺不全,父母存在个性缺陷,抚养过程“偷工减料”,则孩子的情感和性格就容易出现问题。
若前三个台阶存在缺陷,则第四个台阶自然就会受阻,因为一个无情的人、不能自律的人很难修养好自己。前面的基础性台阶若存在缺陷,后面是难以弥补的。许多人结婚后总想改变对方,但往往以失败告终,因为成年人的人格基本定型了。
如果一个成年人总被情绪或情感困扰,一定是第一个台阶即情感抚养有缺失。如果一个人总在行为上失态或失控,一定是第二个台阶即性格教养有缺失。如果一个人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上经常受挫,一定是第二个和第三个台阶存在缺陷。如果一个人自身问题很明显,可就是从来不改变,则前三个台阶都存在缺陷。
我不赞同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完全放手。在孩子还不懂什么是未来的年纪时,父母应以智慧的方式对孩子有所约束和要求,而不是任其无知无畏地错过人生某些关键的环节。
养育的最佳时期是依恋期
父母与孩子的亲缘,最浓时分就在依恋期。好好珍惜孩子的依恋,这是父母未来教育孩子的一种心理资本。
依恋期主要发展情感、言语、社会性、认知方式、观念、性格、能力等,青春期则在自身能力往纵深发展和横向扩展的同时,更多地追求自我发展,包括自我独立意识、性意识、自我价值感、自我同一性等,还有向群性和结交密友,最后追求自我实现。
人生也有转型期,青春期就是人从依恋到独立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对这个时期孩子的各种挣脱表现,养育者“不急”是唯一的破解之道。
若是孩子在青春期出现敌对情绪,父母一定要耐心和坚忍,记住“和善而坚定”的原则,更要有“船急不可猛掉头”的意识。若与孩子发生冲突,父母切记只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要用要求、命令、强制等方式,那样会激发孩子的青春冲动。
有人说,放手的爱,是母鹰亲手将雏鹰推下悬崖那一刻的痛心与坚定。
父母要明白,孩子虽是你生的,你养的,但他们是“人”而不是“物”,他们有独立的意识,有自己的认识,有属于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需求。父母要把孩子养育成“人”,而不是使之成为自己手中的一个“物件”。
中年人的成熟感并非体现在能挣多少钱上,而是体现在社会责任感上,比如对家庭、对工作有责任感,甚至对社会也有一份责任感。社会责任感越强,人成熟的味道就越浓。
一个好人不会突然变成坏人,反之亦然。为老不尊者以前做事也是没有规矩或底线的。
人出生后的每一天,给他任何的抚养接触都是他的心理营养,是他未来的心理资本。
人一出生就是“天生的心理囚徒”,在生命初期无能无助时,他不仅要依赖别人提供物质满足,同样需要心理满足,那就是让他看到人脸、听到人声、被人拥抱和爱抚。抚养人就是他的心理营养的来源。如果没有人管他,那就相当于他在感觉被剥夺的情况下发育。
人早年的经历会变成潜意识,可能自己不明白,但会影响到成年后的心理活动。
情感抚养可以决定人性,决定人的情绪、性格、言语表达,还会影响他的认知方式和亲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联合国儿基会早就指出,孩子在一周岁之前如何被抚养或照料,将会影响他们后半生的大脑功能。而且早期抚养对人后来的社会化、行为方式等都会产生影响,甚至可以成为预测其成年后行为倾向的因子。
所以,一个人的情感发展取决于他生命的第一年,是否在抚养中拥有出于真正的爱而给予的足够耐心、细心、宽容,甚至小小的纵容。对于一岁之内的初生儿,爸妈大可放开地去爱他,给他足够的情感营养,用你的身体、你的拥抱、你的抚慰、你的笑容、你的声音去表达爱,而不能用钱或借他人之手间接表达你的爱,那是被偷工减料的心理营养。
我曾遇到孩子家长问我:“我的孩子老吮大拇指或手指是为什么?”我一般回答,你的孩子有分离焦虑,一定是在他依恋初期你经常不在他身边,或者他很希望你在身边的时候你恰恰离开了。
爱源于接触,而非食物,只有奶水没有爱的人类幼子绝对活不好。
人类的养育有自然之道,不可以走捷径或旁门左道。尽管人类可以上九天揽月,但人类仍是大自然之子,必须遵循自然之道。人类不能太自负,不能肆意妄为。无论遗传基因,还是养育之道,凡是符合自然之法就一定是最好的。母爱是所有哺乳类动物的天性与天职。对人类而言,一对一、有情感、能够建立依恋情感关系的心理抚养不可戒断,亦不可或缺,也不宜替代。
一个成年人脾气暴躁,大致可以判断他在一岁之内的心理抚养是贫困的。
脾气,通常是指一个人的情绪产生的速度、强度、持续时间和转换灵活度等特性,是人的个性内容之一。
多血质的人神经反应较快,表现灵活,显得机智或机敏;胆汁质的人则神经反应较强烈,表现直率,不会拐弯;黏液质的人神经稳定度高,心理活动往往不显现于外,有较强的自制力;抑郁质的人神经敏感,内心体验更为丰富等。
如果我们听到有人说“这个人的气质真好”,你要明白,这是指文学意义的气质含义,形容一个人从先天遗传到后天教养再到他自己学习修养等都达到一种最佳状态,而不是说心理学意义的气质,不是说“这个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真好。
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些人,动辄就爱起急,说话很冲,或者爱吼叫,有的人(一般多见于女性)还会忍不住摔东西,或者爱动手打人。有的人自己也不想这样冲动,可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现在我们就可以可以知道,有这种脾气的人往往在生命之初、在最无助的时候没有得到抚养人温柔及时的照应。他的吼叫可能是早年内脏感受痛苦时哭喊的再现;他摔东西的动作与他曾经仰面朝上、不能自我解除痛苦、只能用四肢挥动来表达愤怒有关。
暴脾气的人多在生命初期被亏待过。
人的脾气与初生前三年的照顾程度密切相关。
尽管我没有大规模的统计数据,但这种相关性仍可在更广阔的生活背景中观察。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由于自然条件差别较大,也容易观察到一些与性格、脾气相关的事实。
正如一句谚语所说:“脾气像把刀,发脾气就是拿刀捅人,爽了自己伤了别人。”
一个可爱的小话痨,意味着他从小就享受着多人的宠爱。
有爱的抚养一定是有话的。女性与男性相比更爱说话,想必这也是老天的一种用意,因为母亲在心理抚养中担负着最重要的角色。
妈妈这时的所有话语对孩子来说都像“废话”,可是,这种连篇的“废话”传递的正是绵绵不断的爱意
不善言语的人往往在早年是耳边无人声的人。这意味着他在最需要看护的时期,身边几乎无人陪伴,他们是在冷漠与寂寞中长大的人。
人在生命早期身边不能没有亲人的存在,身边无人就会缺乏声音,缺乏声音就会言语表达能力匮乏,这种匮乏导致他到成年时,荷尔蒙旺盛却无法获得爱和满足,进而出现心理扭曲变态。这不是精神病,这是心理疾病。
一个从小没有被人善待过的人,你不要指望他长大后能够善待这个社会。
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的含义是大家都熟悉的词,即善良。具有亲社会行为的人都是善良之人。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恭敬之心(礼)、是非之心(智),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孩子年龄越小,他的外部表现越能显现出身边人的行为模式。所以,一个人的亲社会行为或说一个人的善良就是一种无声的标志,标志这个人得到了良好的初生抚养。
善良一定要有智慧。即使帮助别人,也要保持一份警觉,不要被人欺骗。
当领导的人要善于观察人、了解人、使用人,孩子如果言语和亲社会行为发展得好,善于跟人打交道,当然适合当管理者。那种学习很好的安静孩子,长大后一般是技术型人才,业务能力较强,他当领导会对谁都看不上,什么事让别人干都觉得不如自己干得好,最后把自己累得够呛,还闹得人缘不好。
会用人的前提是识人,识人的前提是愿意与人接触,对各种人都感兴趣,愿意与人打交道。
学习成绩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抚养,家长的抚养方式决定了孩子今后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书呆子是指非常聪明的人只在单一学习情境中成长、在某一专业内发展,可能是翘楚,但在这个领域之外却什么都不懂,要么容易被骗,要么单纯到干出傻事。
让孩子在幼年时走出家门,多接触人与社会,是一种有益的心理培养,千万不能以为学习成绩好就万事大吉。
观念是由生活情景存于内心,决定人瞬间的反应,而不是推理形成。
观念不是理性的连续推理,而是瞬间的反应。其反应看似没有理由,但一定与他过去看到的、听到的东西有关。观念是由生活情景形成,不是由推理形成。
一个人的观念来自哪儿?那一定是他从小耳闻目睹、见得最多的情景,听得最多的声音,是那些在他眼前摇来晃去、一遇事情就唠唠叨叨的抚养人。
父母在意并强调的东西会成为孩子的观念。
观念形成的时间越早就越恒久,这种观念甚至可以进入潜意识的状态,成为他瞬间不用思考而做出反应的根据。
当然,这种事情发生与对媒体的监管,制造商的良知、责任感有关。在要求社会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我想提醒家长们要把住选择动画片这一关,若有条件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这样可以及早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