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谜题》第九章人格的遗传:行为遗传学和进化论

人格是指个体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特征模式,以及这些模式之下隐藏或未隐藏的心理机制。(大五人格理论: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外向性)。人格是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独特的适应。

人格的遗传指的是特有行为模式如何编码在基因上,并一代代地由父母传给子女。以生物学为基础考察人格的遗传性有两种不同的取向。

第一种取向是行为遗传学。

行为遗传学尝试解释个人行为的差异——人格特质是如何通过父母传给子女,并为生物学相近的亲戚所共有。行为遗传学关心人格如何像银行账户或庞大的产业一样被继承。

遗传行为学研究基因如何影响广泛的行为模式。它的贡献在于它拓展了我们对人格根源的理解,既同时将基因和环境考虑在内。

当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基因才能影响行为的发展。没有环境就没有行为。

第二种取向是进化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试图解释人类共有的行为模式如何产生,并在漫长的物种进化过程中提供生存价值。进化心理学则探寻所有这些最初的人格到底从哪里来的。

人格的进化论取向是要找出普遍的行为模式,并探讨为何这种模式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是适应的。

  进化论解释自尊的重要性。根据心理学家马克·利里(Mark Leary)的“自尊的社会计量理论”,自尊感是通过进化来监控我们为他人所接受的程度。人类是颇具社会性的种族,没有东西比被自已人排斥和抛弃更糟糕、更可怕了。当我们发现自己不受重视和不被接纳的征兆,自尊就会下降,这促使我们有所行动以改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同时也改善自我感觉。未发展出这种动机的人不曾繁衍下来。换个角度说,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些深深地在乎他人对自己看法的人的后裔。并且,我们也和他们一样。

抑郁甚至也是进化出来的适应性工具。近期一个研究,人们因为不同的原因而经受不同的抑郁。社会丧失后的抑郁特征是痛苦、哭泣以及寻求社会支持,例如,与男友或女友分手或丧亲。失败后的抑郁特征则是乏力、悲以及自责、例如考试不及格或失业。心理学家马太·凯勒和伦道大·尼斯认为在种族进化中这些反应有助于生存。疼痛表示某部分不正常,必须要调整。正如伤腿的痛感可在种让你不再尝试用它行走,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使人感到难受也一样重要,因为这表明繁衍甚至生存陷入危机。

哭泣有助于寻求社会支持,乏力和悲观防止个体将精力和资源浪费在没有回报的事情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格谜题》第九章人格的遗传:行为遗传学和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