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一顿饭吃成疗愈沙龙的几个傻缺

某人干了点私活小获收益,一高兴就约了三五朋友一顿饭,本来嘛,再苟且,再不堪的生活里,也还是需要小小的仪式感来装点一下。

挑了个闹市区里挺文艺的一家餐厅,喝酒吃肉,旁边还有小哥哥深情款款地唱着Eason的《十年》……。

酒过三巡,A对B说:“你微信上说的那本书是心理学上有关创伤的吧?嗯,每个人都会有创伤。”

C说:“创伤后的亲密关系如何建立,真是门学问。我专门去上过课。”

B说:“亲密关系?我正在看这本书”

C说:“张德芬的书”

B说:“是她翻译的”

A说:“张德芬还有本很出名的书,叫什么来着”

B说:“遇见未知的自己”

靠!本该是一场庆祝的吃喝,由一本《亲密关系》扯到了创伤疗愈的话题,硬生生把这顿饭吃出了沙龙的高级感。哪家的娃娃为什么会带有攻击性?因为那是没有安全感采取的防御式的自我保护。学校里的娃娃为什么只能单独上课?各种捣乱,完全没办法融入集体?因为这个娃娃在家里是被爸妈完全忽视的,他在寻找关注。为什么那个劈腿的二货要找个年纪可以当妈的人?因为二货的童年成长缺少母亲的角色。原生家庭,继代遗传,……,不是心理学领域的专业人士,一晚上的大部分时间却在谈论着非常专业的东西。

这几个人,认识很多很多年,也长时间不曾相见,很奇妙的是:经历过后,无论以何种方式,都不约而同选择疗愈,接纳存在的,经历的创伤,在疗愈中成长。透过经历每一份痛,面对每一份痛去了解自己,了解生命;最终让自己清楚明白的活在每个当下,从而有力量和智慧去圆满自己不同面向的生命关系。

或许下次再聚时,真得可以纯粹得喝喝酒,唱唱歌,谈谈情,说说爱。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能把一顿饭吃成疗愈沙龙的几个傻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