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心忧”

范仲淹,出生于989年,原本一介布衣,从小读遍家乡所有书籍,后到应天府书院(今河南商丘)读书,更为刻苦,史称

“昼夜不息。冬日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划粥断齑”这个成语就是从他读书生活中总结出来的。

刻苦攻读,不仅使范仲淹“精通”儒家经典,也使他牢固确立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树立了心忧天下的情怀,塑造了国家兴亡为己任的品格。

范仲淹“忧其民”,不是空乏议论,而是体现在关心民瘼、为民解难、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上,突出表现在他为民办的三件大事上。一是筑堤。1021年,范仲淹调到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东台附近),任盐仓监官——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上任后他很快发现,这里多年失修的海堤已坍塌不堪,不仅盐场亭灶失去屏障,而且民田民宅也屡受海潮冲击,大潮甚至淹及泰州城,成千上万灾民流离失所。他上书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在通州(南通)、泰州、楚州(淮安)、海州(连云港)沿海重修捍海大堤。张纶慨然赞同,并奏准朝廷,调官卑职小的范仲淹任兴化县令,全面负责筑堤。范仲淹身先士卒,即使海浪冲到他的腿上,他也从容不迫,率领四个州数万民夫筑成了绵延数百里的捍海长堤,灾民得以回乡,盐业、农业得以发展,人们把这道堤称为“范公堤”,兴化不少灾民竟跟着他姓了范。二是戍边。原住甘、凉二州(今甘肃一带)的党项族本来臣属于宋朝,从1036年起,党项族首领元昊另建西夏国称帝,调集四万军马侵袭宋延州一带,延州北部数百里边塞遭受西夏军洗劫和掠夺,百姓深受战火涂炭。52岁的范仲淹已任龙图阁学士,奉命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与韩琦、尹洙一起戍边。范仲淹从宋朝长期抑武弱边的现实出发,力排众议,不是急于求战、冒险盲进,而是改革军制、汰弱扶强、拔擢猛将、筑城固边、团结少数民族居民,选准时机突袭敌营。通过“屯田久守”战略,壮大了边防,迫使元昊自去帝号,与宋议和,宋夏重新恢复了和平,边陲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朝廷也挽回了尊严。三是改革。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向仁宗皇帝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明黜陟(严明官吏升降制度),抑侥幸(限制大官恩荫特权),精贡举(改只重诗赋为重策论),择长官(淘汰冗员和不称职者),均公田(均衡作为各级官员一部分俸禄的职田),厚农桑,修武备(耕战结合,养兵于民),推恩信(保证惠政落实),重命令(整理法令,强调执行),减徭役。条陈获得朝廷认可,很快通过法令一条条实施。虽然由于反对势力庞大,新政推行一年就失败了,范仲淹本人也因此被贬出京,但新政施行不久民众就受惠了,获得朝廷有识之士和百姓的拥戴,“庆历新政”在宋朝的治政史上留下了亮丽的一笔。

范仲淹“忧其君”,并不是对皇帝的个人愚忠,而是忧皇帝肩上的国家利益。范仲淹从国家利益出发,常常不计个人得失乃至身家性命,很有一种“文死谏”的精神,曾留下了“三光”懿行。1029年,时任秘阁校理的范仲淹与大权在握的皇太后刘娥发生了正面冲突。他先是上书谏止仁宗皇帝与百官一道到前殿向太后叩头庆寿,认为有损君主尊严;后来索性上书请太后撤帘罢政,还政于帝。朝廷默不作答,却降一纸诏令,贬范仲淹为河中府(山西省永济县一带)通判,秘阁幕友举酒饯别说:“此行极光!”1033年,他又与一些正直官员一起上表弹劾宰相吕夷简,揭露其参与宫廷废后的阴谋,他们到垂拱殿伏阁吁请多时,无人理睬,宫门紧闭。第二天早朝准备与吕相当面辩论,刚走到待漏院,就听到降诏传呼,贬他到睦州(今浙江建德市梅城镇)任知州。朋友相送,赞许他“此行愈光”。1036年,因治水有功,范仲淹又被调回京城,获得天章阁特制的荣衔,并知开封府。他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的同时,绘制了一张“百官图”进呈仁宗,对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人的行为提出尖锐批评。吕相反击,范仲淹连上四章指斥吕夷简狡诈,但最后又被贬为饶州知州,后来几乎贬死岭南。这次送行的朋友更少了,但仍称许他“此行尤光”!在导致“三光”的谏言过程中,他的恩师晏殊曾当面劝阻他,他的妻子拉住他的衣袖,但都动摇不了他的决心,他真正把个人荣辱甚至生死完全置之度外,他的勇气和执着到了常人难以理解的程度。

范仲淹忧国忧民,直言敢谏,奋发有为,为后人普遍推崇,王安石称他为“一世之师”。我认为称他为“万世师表”也许更为恰当。今天重提范仲淹,学习范仲淹心怀天下的品格,也许更有意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将更为人们所不齿;明哲保身、报喜不报忧、说假话、办假事等恶习将得以更好的清除,为国为民的正气将得到更好的弘扬。

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范仲淹的“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