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随笔一

中国的古代史书有个相当大的问题:非常专注于记载历史人物的事迹,却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记载惜墨如金。然而实际上,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才对现代人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帮助更大。

因为某个个体一生的经历是不可能复制的,而社会的发展却有其必然规律。

古代儒家史官喜欢死读书,导致他们的历史观出了问题,当然,这也是那个时代的局限。他们总以为社会是那些顶层精英份子主导的,记载好他们的故事,就是真正的历史。害的我们现代的历史爱好者要走很多的弯路,读大量无用的书,才能在零星的只言片语里慢慢明白:原来历史不是这样的。

举个例子,比如:首先出现在《尚书》里“尧、舜、禹”的禅让制度,从这个名词出现开始,直到现在,都认为这是这几位君主的仁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古代圣明君主的代表事迹。

乍一听,挺像那么回事的,视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自己个人和家族的权利无关紧要,确实道德品质高尚啊。这几个禅让的故事被古代儒家官僚一再拿出来教育皇帝:您可要好好学习他们的仁德啊。

然而实际上这就是个骗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大谎言,通过现代考古学,我们知道了尧舜禹汤所处的时代叫原始社会。部落首领而已,如同现在的村长,谁见过村长有家传的吗?

那个时代,一个部落的原始人穷的吃饭都成问题,思想也很纯朴、很简单,谁能领导着咱们吃饱肚子,咱们就认谁做领导,跟着谁干。

如果这个领导老了、得了老年痴呆不中用了、或者老是犯错误等等等等,在他的领导下,肚子都吃不饱,那就对不起了,大家都是实在人,不玩虚的,再忠诚的灵魂也需要存放在没饿肚子的躯体里,您还是自觉点让位给有能力的人吧。

哪有什么禅让制度,实际情况基本上八九不离十,就是选举制。

于是,在位于黄河中游(现在河南中部)生活的一帮光着屁股披着兽皮的原始人,在一个叫尧的部落首领带领下,到处放火烧森林开荒(火种),然后在烧完的焦土上用手工磨制石头铲子刨地种粮食(刀耕),农闲的时候男人去打猎、女人去采野果补贴家用,就这么过了几十年还算旱涝保收的好日子。

这时候,尧老了得了老年痴呆症,被大伙儿轰下了台,选出来了年轻的舜,领导着大家继续过日子。又几十年后舜也老了,虽然没得老年痴呆,但是精力大不如前,再加上运气不好,碰到了几百年一遇的黄河改道。

本来应该是他自己领导着大家抗洪救灾的,实在是老的腿脚不灵便了,只能委托二把手禹去搞这个工作。

禹干的很不错,在部落里威信大增,手下聚集了一大批跟着自己抗洪救灾工作里立下大功的主要干部,都是部落里的佼佼者,其中有三个人必须隆重介绍一下:契,殷姓,商王朝的始祖;后稷,姬姓,周王朝始祖;皋陶,嬴姓,秦王朝始祖。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舜和禹的权力交接,可能连选举大会都没有开。凭借领导着整个部族转危为安的威信和部落主要干部的全力拥戴,大禹极有可能是直接赶走了舜。

我这个说法的根据是:舜最后死在南方一个叫苍梧的地方,具体在哪里不知道,历史记载说他是把君位禅让给大禹后,去了南方巡察,不幸病死在苍梧没能回来。

给他的葬身地位置提供佐证的是他的二个老婆――娥皇、女英,这二个老婆在他死后哭丧,然后在湘水跳河自杀。(湘水在湖南,湖南别称潇湘,有潇水、湘水二条主要河流。湖南又因湘水流向分为湘东、湘西、湘南,所以也称三湘大地。)

由于二女死在湘水,后人为了纪念她们,称她们为湘妃。还因为她们在哭丧的时候泪水落在竹叶上,留下斑斑泪痕,也不知怎么就感动了上苍,以后这地方生长的竹子叶子上都有斑痕,世称湘妃竹。

好了,现在让我们来想象一下二女哭丧的情形,首先肯定没有灵棚,因为她们的泪水落在竹叶上的唯一理由就是:她们是在野外扶着竹子嚎啕大哭的。第二,身边肯定没有从人,如果有,肯定会看好这二个悲伤过度的女人,不会让她们就这样投了河。

结论出来了,一个退位的君主,从河南的中部跑到了湖南的湘水流域,死了,身边除了二个老婆连个随从都没有,灵堂都没人搭建,这个情形只能让我想到一个词汇――流放。

请原谅我的思想这么阴暗,可是联想到那个时代的交通条件,一个老人没带从人,翻山越岭跋涉上千公里,去干嘛?那时候别说高速高铁了,连一条人踩出来的泥路都没有,穿越湖北、湖南的山区,牛车都没路可走,只能步行。

何况,如果舜是一个禅位后在部落里受人尊敬的前任君主,为什么要在晚年背井离乡?要知道中国人的故土观念是很强的。死在家里不好吗,非要在晚年搞个自助徒步游?

说是流放,我都觉得我太善良了,只有躲避追杀,才符合上述这个情形。而且还不能排除,舜就是被大禹派出的杀手杀死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史随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