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7 冬吴相对论: 褚时健和他的橙子(上)

冬吴相对论第317期:褚时健和他的橙子(上)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的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伯凡,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最近啊很奇怪的一个因缘呢,诶,有一个朋友送了一箱橙给我,叫褚橙,我不以为然。结果吃了之后呢,我发了个微博说:这是我二十年来吃过的最好吃的橙。你知道褚橙吗?

吴伯凡:哦,很有意思,前两天也收到一箱这样的橙子。

梁冬:你也收到了啊?

吴伯凡:啊。

梁冬:哇,很奇怪。

吴伯凡:这肯定是不同渠道嘛。

梁冬:对啊。

吴伯凡:我们屋子里暖气很足嘛,很热,我就怕这个冰箱里放不下,就送给一些朋友嘛,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哦,这是褚橙啊,你还挺时髦的噢。

梁冬:第二个就是觉得好吃。

吴伯凡:吃完以后就觉得好吃,待会儿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好吃啊。

梁冬:这个事儿很有意思,今天好好分享一下褚橙这个事情。这个褚橙呢,是一个叫褚时健的人种的橙。

吴伯凡:名称就是战略啊,“褚橙”和“储存”,它那个谐音,很容易被记住。

梁冬:感觉上是一种很有累积感的,一个老品牌,一个才出来一年的品牌变成了一个老品牌。一年成为名胜,三年成为古迹。

吴伯凡:就这个名称就是战略啊有时候,尤其在消费市场上,好的名称有时候就是成功的一半嘛。有一个叫“谭木匠”的,你听说过吗?

梁冬:我听说过啊。

吴伯凡:就是做这个梳子的。他跟我讲过他的那个故事,挺有意思的。他原来是做家具,后来呢那个家具卖得非常不好,到深圳去参加一个展销会,根本就卖不出去。非常沮丧的情况下逛一下“世界之窗”和“锦绣中华”,在那个门口他看见卖纪念品的嘛,他就看了一下,就问说这里什么东西卖的最好,他说两种东西卖的最好:一个是拐杖,一个是梳子。

梁冬:为什么梳子很好卖呢?拐杖我能理解。

吴伯凡:比如说你送一个快消品,哪怕是送一瓶茅台酒,一喝不也就喝完了吗?这个拐杖啊,他可以用一生的。而且他每天都离不了的时候,他会……

梁冬:提醒。

吴伯凡:提醒,这是谁送给我的。

梁冬:这是礼品的最高境界。

吴伯凡:呃,对,每天都要用。

梁冬:念叨你一遍。

吴伯凡:而且这个东西越用,他自己都会有感情。据说毛主席在长征途中,他也拄拐杖那个时候,就是过草地的时候。有一个棍子,还不叫拐杖,他就拄着那个,突然有一天,不小心啊,一下子在这山上掉下去了。赶紧让警卫员下去找,实际上是找不到的啦,他第一反应就是下去找。那根棍子跟了他很长时间,所以有时候用东西用长了,他会对它产生一种情感,叫ESP,就是情感卖点。有情感卖点的东西它就是能够卖得好。梳子也是一样的啦,你每天都要用嘛。

梁冬:而且不需要创新。

吴伯凡:对。回过来说远了,就是说这个名称啊,他为什么取“谭木匠”这个名字?当他发现梳子好卖的时候,他就干脆就不做家具了。

梁冬:对,他把做家具切下来的边角废料,做成了梳子。

吴伯凡:对对。他就把他做的那种古色古香。

梁冬:礼品化。

吴伯凡:对,就让你去凝视的那种商品,而不是说简单的使用的。有些东西是迫使你去凝视它的时候,它就会产生价值。

梁冬:你几乎在任何一个风景名胜区,以及机场都能看见“谭木匠”的影子。

吴伯凡:嗯。有一个人呢刚开始开第一家店的时候,到他店里来,就问他说:“谭木匠”那几个字也写得古色古香的啊,“我善治木”啊!

梁冬:就像成都的“梁鸡肉”一样,这“谭木匠”。这个组词结构就好像是很有年头的样子。

吴伯凡:对对。就一看那个顾客说:“你们家是世代做木匠的吧?”他说,是。其实他是……

梁冬:他是第一代,谭一代,哈哈……

吴伯凡:他是第一代的。然后说:“你们做了有多少年?”他就伸出四个手指头,有点儿夸张嘛,是吧?

梁冬:其实是四年。

吴伯凡:不。

梁冬:四个月。

吴伯凡:四个月可能都没有到,就是伸出四个手指头,那个人第一反应:都四百年了啦?!对!四百年啦。现在说出来无所谓了,但是就你的产品里头让人感觉到一种故事,一种历史的时候,这个东西是比较好卖的。褚橙呢,它也有这种感觉,除了这个名称以外,最主要的是褚时健这个人是有故事的。

梁冬:对。褚时健呢今年已经85岁了,年轻一辈的人可能不太了解他,但是呢稍微年长一点的人呐,都知道有一个烟叫“红塔”。当年呢红塔是个国企,褚时健呢当时呢把一个小烟厂,经过他的努力呀变成了一个创造利税九百九十一亿元的……

吴伯凡:也就是说上缴利润接近一千亿元的这样一家大的烟厂。

梁冬:当时呢,他这个团队把一个陷入亏损的小烟厂打造成了亚洲最大的烟厂,但是呢,由于呀它就是个国企,所以呢它的工资水平呢是很有意思的。据说褚时健呢,18年的工资收入总共六十万元。

吴伯凡:六十万元就是我算了一下,一年平均下来三万多块钱。

梁冬:平均工资一个月两千多。这么大的一个厂子,所以呢就会出现了很多问题。

吴伯凡:他要激励,他去激励,给别人啊,他有这个权力。比如说你加班多长时间给多少加班费。所以有人就翻墙,就晚上啊,关了以后员工有翻墙进来加班的,就到这种情况。但是呢,有个问题就是他不能激励自己。

梁冬:对,你激励别人呢算是工作。

吴伯凡:激励自己就是贪污啦。

梁冬:对。所以呢,这个褚时健呢,后来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呢……

吴伯凡:在九十年代的后期嘛。

梁冬:因为经济问题被判无期徒刑。

吴伯凡:一念之差吧。当然这个东西我们不对他进行任何评价,法律已经宣判了。

梁冬:对。他的女儿还在狱中自杀。

吴伯凡:就2001年的时候他已经在监狱里头嘛,71岁的时候听到他的女儿,也是在狱中自杀了。你想人生几大不幸嘛,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来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先是那么成功,一下子成为阶下囚,然后家破人亡。

梁冬:就全国人民的各种非议嚎。所以当时据说呢讥讽者有之;叹息者有之;抱不平者也有之。后来呢因为这个褚时健啊,他在狱中呆了几年之后呢,因为糖尿病,2002年的时候保外就医啊。出来之后没法办了,他不能回烟厂啊。他是一个被抓进监狱的人,出来怎么办?

吴伯凡:双开的嘛。

梁冬:对,所以他就在哀牢山呐,在云南的哀牢山,开始种橙,重新创业。

吴伯凡:75岁种橙的那一年,已经是75岁啦。

梁冬:噢,75岁啊。

吴伯凡:75岁对好多人来说就是风烛残年的时候,75岁这是我们听说过的岁数最大的创业者了,应该是。

梁冬:对,九百九十一亿元,而且那是在90年代噢,2000年前噢。那个时候的九百多亿跟现在九千多亿差不多。你说90年代一房子是吧,30万,现在300万都买不到。所以这个东西很有意思。所以这个褚时健呢,在75岁出来的时候什么事儿都没有了,也没事干。也没钱,怎么办?

吴伯凡:当然后来在结案的时候啊,给了他一些钱,有可能是落实政策还是什么。手里头有一百多万。然后又借了一些钱。有的还有一些朋友就冲他这个人就送这些钱来,说:你玩儿,你要是玩儿砸了,我们也不要了。就是这样。这是信誉嘛,个人的信誉。使他能够有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梁冬:这个褚时健呐最近接受了一个访问,他讲了一个话,很有意思。他说啊:“当时心里不平衡,现在的国企老总啊,一年收入几百万上千万,我也不过想晚年过得不想太穷困。七十多岁出监狱,总得找点儿事干。所以呢,只能去种橙了。”记者说,说话的时候呢,褚时健的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微笑,眼睛则稍有笑意。这一丝微笑那样不深不浅地挂着,像是劫波之后对外界的某种展示。诶,这段话写得很有意思。

吴伯凡:嗯,这是我们《21世纪商业评论》记者写的。在今年二月份的时候写的这篇稿子。

梁冬:对。所以今天我们的话题呢就跟褚时健--当年云南红塔集团的创业者,后来出来重新再创业做褚橙的故事有关。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

片花:褚橙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成为一个有故事、有历史的老品牌?为什么说好的产品名称就是销售成功的一半?有情感卖点的产品为什么总是能卖得更好?为什么说创业的前景往往取决于创业的前科?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褚时健和他的橙子之上集。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冬吴相对论》。今天呢我们的话题就是跟这个褚橙有关。褚时健当年呢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变成了一个亚洲最大的烟厂。共缴税九百九十一亿元,在90年代的时候,那是相当大的数字。

吴伯凡:接近一千亿元啊。

梁冬:后来呢,由于种种原因被关进了监狱。出狱的时候呢,已经七十多岁了。然后呢75岁再创业。开始自己种橙,在云南呢承包了一些山林种橙。

吴伯凡:2400亩山地呀,就在那儿种橙,从湖南引进的橙子,但是要改良。

梁冬:对。褚时健说刚种橙子时其实不懂技术的,不是谁都天生适合种橙子的,是吧?所以出了很多的问题。他说当年他开始搞烟的时候,技术上来说也是不懂的。

吴伯凡:创业者他是有一些基因的。我们说一个人你在创业之前想一想自己能否成功的话,你的那句话很经典,有没有前景,就看你有没有前科。他在种橙之前,他还种过烟叶,他做红塔卷烟厂的时候,他是从供应链的最上游开始抓起。同样的烟叶苗,不同的种法,最后的结果是很不一样的。只有一流的烟叶才能够卷出一流的烟出来,这是他的信念。所以他一直是跟农民一起来种烟叶的,有这么一个意识,也有这个耐心,还有一些基本的技能。

梁冬:对,褚时健说他在年轻的时候在边陲打过八年的游击,在有一次战斗当中由于敌人的活力太猛,上面命令他撤退,他就是不听,孤身一人在战场上寻觅了一个多小时,找到了他二哥阵亡后的遗体。这个细节很有意思,就是一个人当你只能成为孤独地一个人时候,你怎么能够做成事儿?只能凭着一个事情,就是你的信念。这点很有意思,我们很多人呢在创业的时候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孤独期的,因为如果大家都说你一定能做成,轰着你往前走,那个做成几乎是不难的。但是大部分成功的人,其实,在他做的过程当中,其实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一个痛苦的孤独的阶段。

吴伯凡:最重要的是不仅是别人怀疑你,你自己都有可能自我怀疑,就随时有可能都有那种想退的那种念头。但是那种一念之差很重要,我们把一件事做成做不成往往是在关键点上的那种一念之差。我前年看李彦宏的一篇采访里头说,他说:百度经常会觉得做不下去了,不想做了。在我们很多人看来,百度是一家很顺的公司啊。

梁冬:对呀,李彦宏创办的第一家公司就变成了百度了,是吧?三十岁开始创业,四十岁以前做到中国最有钱的人之一了。但是实际上中间的辛酸不足为外人道也。

吴伯凡:他有技能,有经历,还一个有基因。所以他能够在人生的最低谷的时候重新开始,从城里头到了山里头,在一个山里头去种橙子,从一个厂长变成一个农民。

梁冬:这个事情很有意思。就是种橙呢,你说难它也不难,无非就是把它放下去种出橙子来。为什么褚时健种的橙子这么好吃?这个事情很有意思。

吴伯凡:我刚刚在微群上发现有四个群在聊褚时健,在聊褚橙,真的好奇怪的事。

梁冬:很奇怪,而且我随随便便转发一个微博,有几百个回复。

吴伯凡:其中有一个人在讲这个故事,我听了还挺有意思的,他去种橙子的时候,并不是说那个地方人从来没种过橙子,有的,一直有,但是这些农民他就是采取那种自生自灭的那种状态,种了,它长起来,就让它结果。

梁冬:就摘,摘了就卖。

吴伯凡:有时候卖都卖不了,就自己吃。刚开始的时候褚时健到那个地方知道它是可以种橙子的,但是没有大规模的种。如果大规模地种是有问题的,那个地方连水都很缺的,你要是说建立那种水利设施的话,那很麻烦的,抽水机抽到那么老高去灌溉,那成本非常高,关键是你时间耗不起呀,这个橙子树从种下去到长起来,它的周期挺长的,所以一般投资者他不愿投这种产业的。从创业到现在,今年进入北京啊,在北京打开市场,十年的时间。75岁创业,85岁结果。初步的结果就十年的时间。去了如何解决这个灌溉水?这就是他遇到的很重要的问题,他采取的是储蓄那个泉水,那个山上有泉水的,垒那种坑就是像梯田似的,其实是人工的水塘,在那个上储藏一些水,这样来浇。

梁冬:所以它叫储存,这是有道理的。

吴伯凡:水的问题解决以后,还有肥料的问题,因为那个哀牢山那个土质它不是说……

梁冬:天生适合种橙的。

吴伯凡:对。我们看那个照片里头那种红颜色的土嘛,他必须要对土壤进行改造。改造呢用什么办法呢?不能用化肥,用化肥第一个长出的果子不好吃;第二呢化肥是会把那个土地越来越恶化的。我们使用化肥的时候实际上是掠夺性的破坏性使用这个土地,只能用什么?有机肥!他用的什么呢?用的是烟梗,就是烟叶的梗,还有这个甘蔗,那地方生产甘蔗,榨那个糖嘛,那个榨完糖以后的那些渣,用那个渣加上牛粪,这个反复调试的,做了很多的努力,反复试验,最后就形成了一个比较标准配置的肥料,大量的生产这种肥料,让农民去使用这些肥料,这也是一个研发过程啊。

梁冬:就像我们的小郭,是吧?那个《冬吴相对论》好听,多长时间就得插一个“十万个为什么姐姐”的提问,这绝对是要经过很多实验才出来的,很多人认为《冬吴相对论》很好做,其实一点都不好做。

吴伯凡:呵呵,对对。

梁冬:所以呢,要研发研发研发……重点是研发。

吴伯凡:对,这肥料解决以后,这树就“蹭蹭蹭”地长。问题又来了,这树不能长得太密,不能长得太高的,它那个养料它全用在长树了,所以呢,第二步呢就是要毁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橙子树。

梁冬:就是树长大了之后,空间不够,相互争夺这个阳光和养料,所以呢,必须要砍掉三分之一的树,其实农民是肯定舍不得的。

吴伯凡:那当然舍不得,好不容易让它长起来了。他会跟农民讲道理,就是我卖出去的橙子,不是按量,他们最便宜的是十块钱八斤,当地的那种橙子,他说他现在能够卖到三到六倍,就是最高的能卖到十块钱一斤。要农民去毁那个树,还有一个就是要摘花,这个很重要。

梁冬:为什么呢?

吴伯凡:这个一棵树上它不能结太多的橙子,这个能量是守恒的嘛,你太多的橙子,同样的……

梁冬:就不够甜、不够香了。

吴伯凡:对,每棵树只能够控制在240到260朵花,这样长。

梁冬:今天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啊。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就是曾经的烟王褚时健呢,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小烟厂变成了一个全亚洲最大的烟厂。后来呢由于种种原因锒铛入狱。七十多岁的时候重新创业,做了褚橙的故事。我觉得这个故事很值得和所有不同年龄层的朋友分享,而且个中它传递出来的信息很值得我们深思。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

片花:什么是创业的基因?是怎样的技能、经历和基因令褚时健可以在人生的最低谷,在75岁高龄再次创业成功?为什么说褚时健是一个爱琢磨,总喜欢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为什么说任何一个伟大的企业家背后都有一个胆大包天的故事?欢迎继续收听《冬吴相对论》,本题话题--褚时健和他的橙子之上集。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冬吴相对论》。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是褚橙。褚时健当年呢曾经把一个濒临倒闭的烟厂,做成了一个纳税额在九十年代的九百多亿的一个巨型的亚洲最大的烟厂。后来呢因为种种原因入狱,女儿呢还在狱中死去。他75岁的时候出来重新创业,用了十年的时间终于种出褚橙。今年第一年在北京开始卖这个橙子的时候呢,褚时健已经85岁了。

吴伯凡:八十有五了,耄耋之年了。

梁冬:哇,我们就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

吴伯凡:在他那个顶峰啊,他到德国去,我看过一篇报道,德国给他的那个接待,商务人士最高的级别,他也经历过人生最辉煌的时候。但是你想,那个时候锒铛入狱,紧接着是女儿自杀,在那种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又重新创业,75岁。

梁冬:比肯德基还厉害。

吴伯凡:桑德斯上校是60岁创业。

梁冬:拿养老金创业。

吴伯凡:哦,对,可能在以后的商学院那个创业课的教材里头又要改写这个记录了,75岁创业。柳传志四十岁创业,过去都觉得很老了嘛,是吧?75岁创业,85岁初见成效,十年的时间。

梁冬:这个事情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在哪儿呢?现在呀很多人创业就是拿investor的钱然后上市、套现、走人,然后自己出来做一个PE或者VC,把钱亏掉,是很多人的正常途径。

吴伯凡:对,他是不一样的。

梁冬:对啊,所以他的心态是什么?我相信对褚时健来说,他的心态一定不是说:我要赶紧挣笔钱,圈了钱之后搞个养老金。这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他就像姜太公一样,他心里面就有一个事情,就是要做一个万古流芳的事儿。

吴伯凡:起码是人们能够记住你。他已经得了糖尿病嘛,他在保外就医的情况下创业,这种病大家都知道的嘛,能活多久都是老天爷说了算。从一开始呢他有这种动机说:我的晚景凄凉,我要挣一点钱,其实挣钱的方式有很多啦。再说当时手里头还有一百多万,在那个地方过日子也足够的。但是他要做一件能够留下来的事情,向自己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失败者,或者说失败了,他还可以起来的一个人,这跟他这个人本身的这个基因很有关系,你说到死人堆里把哥哥的尸体抢出来,是吧?还有他在此之前,他也经历过这种大起大落,不是说这一次锒铛入狱,他在59年的时候……

梁冬:就打过右派。

吴伯凡:打成过右派。而且这个莫名其妙被打成右派,他是人事科长,在政府部门。那个时候划右派是有指标的,他心比较软,总是完不成任务,完不成任务的时候,总得要有人出来,然后就后来说,对右派心软的人,肯定就是右派。就这样从一个公务员变成了一个右派到农村里头去了。这个故事呢不像四十年后的这个故事起伏那么大,但也是很大的一个起伏。到了那个地方,他又慢慢的慢慢的做起来,后来又作了一家糖厂的厂长,这个糖厂啊,当时全云南省的糖厂都是亏损的,而他做的那家糖厂一年的营利是三十多万元,那个时候啊,你知道的……

梁冬:和现在的三千万已经差不多了。

吴伯凡:对那个时候三十万,你想……

梁冬:那个时候一个万元户,大家觉得他的稀缺程度跟现在的一个千万元户是一样的。

吴伯凡:那个比万元户还要早,他是在改革开放以前,所以他是做一个事情能够把它做彻底,做到最好。别人那个一百斤甘蔗能榨九斤糖,他能够榨十二斤糖,他甚至是把别人的那个榨过的那个渣买过来再榨糖,基本上那是没有成本嘛,他是一个……

梁冬:反失败反复成功的人。

吴伯凡:对,他是有这种,哎,你说种个橙子还不简单啊,桑麻之乐,像陶渊明一样。

梁冬: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吴伯凡:诶,对,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在那个地方,享受这种四园之乐,不是这样的,他骨子里头是要把什么事情要做绝,做到极致的这么一个人,他当时做烟就是这样的,烟谁不会做啊?!中国烟草最大的两个省,一个是云南,一个是河南,是吧?全国各地,烟厂遍地……

梁冬:中国的最大的烟的省份,除了云南和河南之外,包括四川,贵州,福建,广东,湖北,及其它的五十六个民族,哈哈……就是说没有一个省自己不产烟的。

吴伯凡:对啊。这个烟你说一个它不是完全竞争的一个市场,只要你有一个烟厂,你就能赚钱,在那个行业里头,你能把它做好,还真是很难的。你能活着,很简单,只要你跃过那个个门槛,这个门槛是受保护的,有了那个牌照,你要把这个企业做破产都比较难。

梁冬:但是做好也不容易。

吴伯凡:做好也不容易。他就能够把一个小烟厂他能够做到亚洲最大,这就是跟他的骨子里头那种基因很相关的。

梁冬:所以呢这个褚时健呢我们现在聊到这个话题啊,就是做烟厂,然后由于种种原因锒铛入狱,然后呢重新创业,种植这个禇橙。用十年时间,今年我们才有机会吃到他这个禇橙啊,这个中的故事,其实真的是不足为外人道也。其中的很多朋友也问他一个问题说,说现在说动辄说上市这个问题,说你要不要上市?哎,这个禇时健说得很有意思,他说啊,我也管不了多少年了,我都85岁了,以后呢,交给外孙女和他的丈夫,说实话,他们管管销售还可以,但是他们没有掌握真正的种植的技术,上了市,我觉得我们是拿了钱,但是呢,亏了股民,我怕别人背后指指点点。哦,这话说得很有意思啊,就是现在很多上市的人啊,就奔着当你们股民是笨蛋,是吧?你们炒一炒,击鼓传花,看谁烂在手里,反正我是卖股票的人,我不会亏。

吴伯凡:一到可以套现的那一天,你发现好多副总都辞职了,这不是很多吗?

梁冬:对,你骂我呢,哈哈……但是这个事情呢的确是个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呵。然后禇时健就讨论到关于上市的问题,他说啊,他说央企不是很赚钱吗?他们给股民分过红吗?他用很慢的语速笑着说,我不上市。

吴伯凡:嗯,对。所以最终啊你发现他做一个事情啊,最终落实到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我们在前面节目里头讲到一个链接,我们在小时候要建立一种链接,或者发现自己跟某种东西的链接,你才能够把一个事情做好。禇时健他有一个链接就是做一个事情就要琢磨这个事情,这优等生的逻辑啊,做一个事情要琢磨一个事情,把这个事情的每一个关键点找到,然后做到极致。

梁冬: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啊。我觉得呢我的外公呢给我最重要的两句话:一个是处处留心皆学问;一个是人情练达即文章。这话嘛,在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听过的时候不以为然,当我都已经38岁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在天上的外公给我说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就是任何一个事情啊,就怕你琢磨,你认真去想,禇时健以前种烟的时候,他不懂烟,后来种橙的时候,不懂橙,一个人呢你只要肯学习……

吴伯凡:他做糖厂,做烟厂,今天呢又种橙子,他都能够做出一个这个行业里头的最好的东西出来。

梁冬:这一方面说明他很用心,另外一方面说明别人很不用心,哈哈……你说是吧?泱泱大国种出一个很好吃的橙子很难吗?

吴伯凡:这跟他爱琢磨,还一个抱负有关。他当时做烟的时候啊,他就是盯着美国的那些烟--三五和希尔顿,当时我们中国的烟为什么不能够做到跟它们一样地赚钱,他就每一个环节他都要琢磨,从烟叶抓起,然后买设备,当时他冒着进监狱的危险,贷款2400多万美元的设备买进来,当时他自己知道,如果这个做砸了,他肯定进监狱,但是他还是干了,就因为……

梁冬:这就叫企业家精神。

吴伯凡:对对。所以德鲁克说任何一个伟大的企业背后,都有一个胆大包天的故事,就是说他有那种基因,就是琢磨事,把它琢磨透,做绝,做到极致的这样一种心性、品质,同时他也是一个特别敢冒险的人,75岁包2400亩,我反正没有这种……

梁冬:所以我们只能做评论家嘛,哈哈……股评家赚得钱永远不如炒股的人赚得多,当然亏得钱也不如那么多,是吧?您挣的是稿费,人家挣的是差价,这是不一样的,哈哈……所以这个禇时健今天的故事呢,我觉得呢,很值得我们年轻一辈分享,一个75岁的人出来创业,关键是人家75岁了,都不怕,还用十年的时间来创业,我们35岁,怕什么,对不对?所以我觉得今天在我们的收音机旁边的听众朋友们,记住了,当你没有到75岁的时候,不要跟别人说我老,你说你老的时候,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好,感谢大家收听今天的《冬吴相对论》,我们下一期同一时间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8-17 冬吴相对论: 褚时健和他的橙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