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读书会第05期《被讨厌的勇气》共读第5天收获

第三夜: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第1-4章节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货币是被铸造的自由。”——陀思妥耶夫斯基

问题:自由是什么?是否只要有巨额财富,人就能够获得自由呢?

青年:显然不是,我认为人的价值、人的幸福不是可以用金钱买到的东西。

哲人:假设你得到了金钱方面的自由,仍无法获得幸福。这种时候,你所剩下的是什么样的烦恼和什么样的不自由呢?

青年:人际关系里的“羁绊”。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被他人包围着,都是活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的社会性的“个人”,无论如何都逃不出人际关系这张坚固的大网。“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一切的事情最终都会归结到这一点上。

      之所以不能够自由就是缘于人际关系里的“羁绊”,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活在他人的期待里,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而不断努力,这也是一种束缚。

哲人:到底是人际关系中的什么剥夺了我们的自由呢?

青年:满足他人的期待,得到他人的认可。

哲人:“能够得到认可”又是指什么呢?

青年:所谓的“认可欲求”,人际关系的烦恼都集中在这一点上。我们在活着时常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正因为对方不是令人讨厌的“敌人”,所以才想要得到那个人的认可!对,我就是想要得到父母的认可!

      大的环境就是这样,在传统的赏罚教育下成长,下意识的就会想要表现好获得夸赞,不想被批评受处罚是人之常情。就比如说幼儿园的小红花,就是为了让小朋友乖乖听话而设置的奖励,而这种外在的刺激持续不了多久,所以赏罚教育也不可取,没能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哲人:人原本为什么要寻求认可或想要得到别人的表扬呢?

青年观点:只有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我们才能体会到“自己有价值”。通过别人的认可,我们能够消除自卑感,可以增加自信心。对,这就是“价值”的问题。先生您上次不也说过吗?自卑感就是价值判断的问题。我正是因为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所以才一直活在自卑之中!

哲人观点: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 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要说为谁活着,那当然是为你自己。假如你不为自己而活的话,那谁会为你而活呢?我们最终还是为自己活着。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想要取得别人认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的期待”这一手段,这其实都是受“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

      反思:不活在他人的期待中,也不去期待他人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在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中显得成为重要。活出自己,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别人如何看自己,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那都是对方的课题而不是自己的课题。 分离就是这么回事。因为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所以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 那么,人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视线呢?

      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

      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就像前面那位老婆婆说的“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她这句话道破了课题分离的核心。看到你的脸的别人怎么想,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我们都苦恼于人际关系。那也许是你与父母等亲人间的关系又或许是工作上的人际关系。我的建议是这样: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同时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青年:假如先生您的孩子闭居在家,您会怎么办呢?

哲人:首先,我会断定“这是孩子的课题”。对孩子的闭居状态不妄加干涉也不过多关注。而且,告诉孩子在他困惑的时候我随时准备给予援助。如此一来,察觉到父母变化的孩子也就不得不考虑一下今后该如何做这一课题了。他可能会寻求援助,也可能会自己想办法解决。

      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而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

      但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孩子的学习、工作、结婚对象或者哪怕是日常行为举止都不会完全按照父母所想。

      当然,我也会担心甚至会想要去干涉。但是,刚才我也说过:“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正因为是关系紧密的家人,才更有必要有意识地去分离课题。

      确实是这样,越是亲密的人/亲密的关系越是会想要介入,而“我是为你好”这可真是自欺欺人的人生谎言。

青年:如果那样与别人划清界限的话,岂不是谁都不能信任了吗?

哲人: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即使对方不如自己所愿也依然能够信任和爱吗? 阿德勒所说的“爱的课题”就包括这种追问。

哲人: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德读书会第05期《被讨厌的勇气》共读第5天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