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真实起来——评《雨的四季》一课

      自从我县和通州区结对以来,听过众多通州区优秀教师的课,最佩服他们把语文课简单化,不耍花招,不摆花架,让语文落地生根。王老师的课亦是如此。

      开课之初重趣味。导课的重要性不必阐述,你我皆知。有的导入简洁明了,有的导入充满诗意,有的导入趣味十足,风格不一,各有千秋。王老师巧用《诗词大会》的环节,设计了“飞花令”——学生分四组搜集关于雨的诗词并比赛展示。在此活动中,学生首先学会了搜集,其次学会了积累,同时竞赛的趣味充分调动了课堂的活力,学生活跃起来了,就能快速进入状态,跟着老师的步伐走了。一举三得。

      检测环节重基础。很多时候我们会疑惑:当常态课里的字词环节遇上了公开课,是否该取舍?于是,各种纠结之下,我们把这个环节弱化或是取消。但是王老师不,之前听过的很多通州名师的课也不。字词不仅讲,还会细讲。学生填空,更正,齐读,书写,教师适时提醒,强调,分析,一系列的活动下来,字词过关了,基础也扎实了。

      开课之初重朗读。长文章到底要不要在课堂上读?这样的问题我曾经问过。前辈们的经验告诉我,朗读文本是学之根本,要读。王老师也读了,而且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真读。她采取了师生合作的方法。老师读一段,男生3、5、7,女生2、4、6。不怕时间用太多,因为只有先将文本读懂,才能读透。

      知识卡片重归纳。小卡片是课堂的一个亮点。王老师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思考第二人称的作用,抓住最后一段中人称的转变来体会作者情感的升华,并做好归纳,要求学生将第二人称的相关知识点记录下来,对于七年级的孩子来讲,此举十分必要。

      教师示范重方法。这是一篇自读课文,王老师让孩子们观察本文与所学文章的不同,引出“旁批”这一概念。接着以第二段为例,通过两个问题的设置和两组句子的赏析,再要求学生自学3—5段。这样的示范,身体力行地教会了学生自读课“自读”的方法。

      这是一节真实的语文课,这也是一节有效、高能的语文课,感谢王老师的倾情授课!

课例研究

相关推荐

晚育惹的祸

阅读 5517

有效击退【松、垂、皱、黄】4大衰老难题

广告

希望越大,失望越多

阅读 1863

第一次把知识转变成金钱

阅读 4349

夏日假期2

阅读 2481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语文课真实起来——评《雨的四季》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