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本书,和我一起走上心灵成长之路
——Alice Wang
2020.06.12
现在的社会网络发达,信息传播快,不时有一些骇人听闻的新闻充斥在我们生活中,比如湖南的7岁孩子弑母,杭州保姆纵火,上海的丈夫杀妻,人们在看热闹唏嘘的同时,都把它当作头条新闻一带而过了。很多人认为这些是少数事件,也有很多人存在侥幸心理,觉得这么倒霉的事情不应该发生在自己身上。可是人永远无法预测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这些意外的发生也不是偶然事件,都是有迹可循的。这本书就在教导我们如何信任我们的直觉,提高我们的警惕性,从而尽量避免不幸的发生。
这本书通篇强调了直觉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直觉,直觉并不是玄学,从本质上说,直觉是“纯粹的感觉”,即放下经验和预判,分析和推理后,纯粹去感觉事物的存在。直觉是头脑开始思考前就已经作出的第一反应,是我们和事物建立关系时那一刹那的感觉。尊重我们的直觉,让我们受益匪浅。比如选择婚姻时,直觉能让我们甄别出家暴男,结交朋友时,直觉能帮我们筛选真正的益友,工作中,直觉能帮我们找到可靠的合作伙伴。有时,直觉还可以救命。书中作者举例,说一个男子进入一个超市,就感到莫名恐惧,然后马上离开,结果超市就发生了枪击案。他的直觉救了他的命。这种感觉就好像我们有时候一进入职场或者一个地方,就能感受紧张的气氛一样,你的直觉能代替你的理性作出第一反应。
当然,这本书书名叫做《恐惧给你的礼物》 ,那么恐惧和直觉有什么关系? 作者分了十五个章节,总结了家庭,职场,社会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来教会我们认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危险人士”, 并及时作出防范。
很多人都说,人性本善,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那么为什么后来他们会成长为令人闻风丧胆的“变态人士”呢,我们在了解他们的特征时还要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样子。特别是如今,我们女孩间有句玩笑话说防火防盗防闺蜜,其实侧面也反映出危险其实有时就隐藏在身边的人。
受电影影响,一般人的认知认为,可怕的事情都只发生在月黑风高的深夜,发生在偏僻陋巷,废旧的仓库,或者鱼龙混杂的欢乐场,我们也都以为只有莽撞,迟钝或者缺乏生活常识的人,才会让自己置身危险,而正常人不会那么倒霉。如果你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90% 以上的危险, 都发生在最平淡无奇的日子,发生在我们都会放心前往的场合,发生在那些我们经历一万次也没有出过差错的情景下。可是,就是那一回,我们因为经验,因为自信或者只是碍于情面,就让自己成为恶性事件的主角。就好像去年空姐事件,她一上车就已经感觉不对劲,朋友还问她要不要来接她,她说不用,就这样的侥幸导致了自己的不幸。所以,危险来的或许突然,但却不是毫无征兆,每一次当你置身危险时,我们的直觉都发出过预警信号,如果我们能及时捕捉并相信那些信号,就能让自己从危险中脱身,拯救自己的生命。因为危险不是那么猝不及防!人生来就能分辨自己是否身处险境,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优秀的守护者,能适时提醒我们危险降临,指引我们安然逃离危险。这就是我们的直觉。
很多时候,我们寄希望于警察,制度,政府,管理处,保安等来保障我们自己的人身安全,可是我们忽略了一点:无人可以阻止危险。所以自己的安全必须自己做主。因为科技阻止不了暴力,等暴力真正发生,一切都太迟了,所以解决暴力的真正方法就是在你我身上的直觉。
人们往往认为暴力是一瞬间的愤怒,其实不然。在暴力发生前,已经有了无数的拼图碎片,而痛下杀手的那一刻,只是在拼起最后那一片。如果我们能在拼图完整前就能看到整体,那么就能减少被伤害的机会。
暴力的发生往往是因为人的自欺欺人的观点,还有自负导致了暴力最终降临在受害者身上。但是人类的暴力行为并没有那么随机,毫无准备。人类的暴力行为,都是目的明确,理由充分的,至少对行凶者本人来说是这样。
作者总结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暴力:杀人,强奸,威胁,恐吓,跟踪者,骚扰者,报复者,家暴,校园暴力。 从这些暴力事件中,作者去总结行凶者的特征还有直觉起到的作用。
首先,作者阐明了一点,现实生活中的暴力,往往是一些人最后的无奈之举。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家庭暴力的家庭里,看着自己的母亲亲手杀了他的父亲,作者自小就在暴力和恐惧下学会了自保。从而也因此锻炼了他预测暴力的能力。作者提出,所有人的实际行动都由两次完成:一次在计划中,一次在行动中,而想法和冲动就是最终行动的预兆。所以危险都是有迹可循的。直觉会第一时间给你提示,但是人们往往会根据经验而否定直觉,从而酿成大祸。就好像如果晚上一个女士走入电梯,电梯里面一个男人穿着卫衣用帽子遮头,她的直觉会告诉她这人让她感到不安,但是理智的她会告诉她不要多想,从而让她走进电梯和这个人共处,这就增加了她被伤害的机会。所以否认直觉的后果,我们往往都无法接受。很多从暴力中逃出的幸存者,虽然没有失去生命,却依然活在痛苦之中。
那很多人会很想知道:如何才能辨别出暴力分子,如何在危险时护得自己周全,如何才能让那些毫无人性的暴行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其实,答案就藏在“人性”之中。剑桥大学的尼古拉斯·汉弗莱认为,人类因为进化而产生了自省机制,所以能够“模仿其他人的行为,从而预测其他人的行为”。
人类的身上有很多共性,即使是穷凶恶极的杀人犯,身上也有和你我一样的共性。我们只有先接受这一点,才能更容易识别出看似友好的强奸犯,有恋童癖的老师,纵火的保姆,凶残的枕边人,以及混迹在人群中的杀手。因为那些外表和行为与常人无异的人,可能是暴力行为的执行者,当我们接受这个观点时,直觉的声音就不会被屏蔽,“这个人看起来可不像个坏人”的念头,也将不再迷惑我们。
虽然罪犯不是异类,但是他们的很多罪行确实骇人听闻。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做,才能让自己不沦为类似事件的受害者呢?在动物界,每个物种都有自己天敌,所以他们见到对方只要逃命就好,可是人比动物复杂,人类的行凶者不会披着高调的外衣,让你在人群中一眼识别,强奸犯可能最初只是吸引你的陌生人,而杀人犯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追星族(当然由于作者是美国人,所以这样说,美国发生过多起粉丝杀害明星的事件)。
如果盲目搜寻,是很难辨认出危险者的。所以作者用两章的篇幅介绍了“魔鬼是怎么样形成的”?
这里的“魔鬼”说的是连环杀手,仅仅这四个字就让人毛骨悚然。前两年中国白银市连环杀手落网,看到照片就是一个普通的50几岁中老年,在学校旁边开着一个小卖部。你能将一个小卖部的老板和连环杀手连接起来吗?所以很多时候,暴力案件后那些施暴者周围的邻居会说,他们看起来就是一个正常人,少言,所以人们往往会忽略危险信号。而FBI调查专家罗伯特·雷勒斯的调查证明,连环杀手具有高度相似的人生经历:都有可怕的童年,以及糟糕的父母。他们在童年时期遭受过虐待,或者身体上的暴力,或是精神上的忽视,或是人格上的侮辱。这些都为他们成年后施暴埋下伏笔,但是这些他们后来的邻居并不知晓。但是艰难困苦的童年不能成为作恶理由,但是童年的遭遇确实能说明很多问题,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受童年影响一样。著名心理学家爱丽丝·米勒说:“要消灭暴力,必须从一个婴儿一出生就开始,因为只有从小体验过爱与尊重的生命,才懂得如何去尊重其他生命。”
由于童年的遭遇,很多罪犯锻炼了强大的心理承受力,所以他们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在面对许多别人认为残忍的场景时,他们能面不改色,还有他们一般会有极强的控制欲。这一般体现在狩猎型的罪犯身上。所以暴力分子有三个明显特征: 大胆行事,在他人受惊吓时仍保持镇定,或控制欲超强。但是并不是所有有这个特征的都是暴力分子,至少这些特征能引发你的直觉。
但是人总是相信眼见为实,而有些事只有先被相信,才能被看到。老练的罪犯,深知如何在受害者面前伪装自己,而他们惯用的伪装伎俩,反过来也能成为他们自我暴露的线索。
书中,作者总结了危险分子常用的七招:
1. 强拉关系。他会经常频繁使用“我们”这个词,来同你建立信任。
2. 大摆“迷魂阵”。微笑是施展魅力的必要手段,但也是“掩饰真实情绪的最佳面具”。他们往往看起来迷人
3. 堆砌细节。行骗着常用的一种手段,就是“堆砌细节”。人们将真话时不需要额外的细节来佐证,但是说谎就不一样,中国人说说一个谎需要一百个谎来圆,那么他们会不停说话,来让自己的话合情合理,这时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些提到的细节和当下谈话的情景有关系吗?
4. 贴标签。通常贴标签会有贬低和质疑的意味,旨在激起对方的反驳,而正中一些人下怀。所以不想中计,保持沉默是最好的方法
5. 放高利贷。实际上就是希望你接受他的帮助,这样就欠他人情,这样很难拒绝他接下来的要求
防范这些伎俩,要始终记得:一是我没有寻求帮助,他主动帮的,二是即使对方是个友好的陌生人也要提防他的其他伎俩。
6.主动承诺。这是一种准确无误的危险信号,通常带有可疑动机。承诺表面了别人急切想获得你的信任,这时我们不仅要心存怀疑,还要提醒自己:这个人为什么要说服我?而他不请自来的承诺相当于告诉你,你对他的怀疑不但没错,而且很有道理。
7.无视拒绝。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拒绝,不仅对推销员的拒绝,比如过于殷勤的陌生人,男朋友甚至配偶。如果他们对于你的拒绝充耳不闻,很可能就是危险信号。坚定的拒绝,会让歹徒知难而退。通常歹徒都希望自己猎物软弱可欺,所以他们会先筛选猎物。
这里要对单身女性说,特别要防那些主动提供帮助而又无视拒绝的人,他们才是最危险的人。我们需要记住: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对你没任何企图,不想从你身上获利的人是不会贸然接近你的。因此对于主动搭讪的人,我们都要心存提防。不要在不必要的时候,和陌生人聊天;不要因为陌生人帮了你,就觉得欠了他人情,并被这种感激或内疚操控;不要总是按照别人对你的期望行事;当别人想要控制你的时候,不要让决心动摇;最重要的是,不要否认自己的直觉。
直觉会散发的信号: 坐立不安,挥之不去的念头,幽默,惊异,不安,好奇,第六感,预感,疑惑,犹豫,猜疑,忧虑,恐惧。
所以,当你和陌生人打交道时,直觉就会散发一些信息。但是人们往往和陌生人交往时,会因为别人一些小小举动加分从而忽视了直觉的警示。就好像杭州纵火的保姆,已经被发现有赌博偷盗的行为,但是他们却还没有引起警觉,因为他们当她家人一样的,从而酿成悲剧。其实仔细想想,有些危险是可以预测的。
然而,对于预测来说,存在一个悖论:如果预测的过程花费时间越长,越多的信息就会浮现,但是扭转局势的时间就越少。不为结果准备的预测,只能叫好奇。社会通过RICE评估( 预测的可靠程度reliability, 重要性 importance,成本 cost , 有效性effectiveness)来决定预防措施。而直觉则是跳出所有逻辑,将危险信号直接传达给你,让你去有机会做出反应。那么如何在直觉和理性之间保持平衡呢?
首先,预测任何暴力事件是否发生,我们都必须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思考事件的背景,起因和发展趋势。即使看起来不可理喻的暴徒,在实施暴力前都会经历理智与情感的多阶段演变。这个过程,不外乎四个方面的考量,作者简称JACA评估: 正当性 justification,替代选项 alternative,施暴后果 consequence,以及施暴能力 ability 。
而预测危险后,怎么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准确的?作者也列出了11个判断因素:
1.可衡量性
2.优势地点
3.紧迫性
4.情境
5.危险信号
6.实践经验
7.可参照事件
8.客观性
9.投入程度
10.再现性
11.知识储备
很多时候我们希望暴力行为是因果关系,实际上暴力是一个过程,暴力造成的结果,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就好像自杀事件,失业可能是链条中的一环,自杀的过程在生命结束前就已经开始酝酿了。伤害事件也是同理,虽然我们希望用简单的因果关系来解释某件谋杀事件(比如他有了外遇,所以杀妻,或者他知道妻子有外遇所以杀了她),但这样的逻辑对于预测丈夫的行为没有任何帮助,或许早在两人结婚前,谋杀就开始酝酿,而最终的悲剧,只是过程的结果。至此,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如何预测危险的信息,我们要记住这些可能很困难,但是所有这些信息都早已储存在你的大脑,一旦危险迫近,这些信息会在第一时间通过直觉提醒你。
为了验证这些信息 接下来作者给出了很多例子来说明如何利用直觉的实用性,预测他人的行为,保障自己的安全。
也许生活中很多人有遭受威胁的体验,我个人就曾经收到过几次莫名其妙的包裹,还有接到过莫名其妙的电话。这些威胁和恐吓,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作者提出言论本身不是问题的关键,放出狠话的情境,才是核心所在。那我们怎么判断对方只是信口雌黄,还是来真的?想要区分出真正预示威胁的语言,我们先要明白什么才叫威胁。威胁,是发出企图制造某种伤害的言论。威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会提出交换条件。不会说类似“如果”“或者”“直到”“除非”这样的字眼,凡带有这些词的不是威胁而是恐吓。这也是威胁和恐吓的重要区别。
恐吓的目的是提出条件,是一种能让被恐吓者有机会避免恶果的言论。比如一个人说“如果你解雇我,我就一把火烧了这栋楼”。这是一种恐吓,目的只是为了不被解雇,他暴露了他的行为动机。人们常常认为恐吓会带来更大危险。其实,恐吓并不是真的准备制造伤害,而只是希望自己提出的条件能得到满足。但威胁不一样,威胁不附带任何交换条件,比恐吓更容易演变为暴力,因此威胁者常常已经穷途末路。
在博弈中占据上风的人很少语出威胁,而人之所以发出威胁,说明已经无法通过其他手段控制事态发展。所以,多数情况下,威胁代表着走投无路。威胁会令人心生恐惧,威胁者正是企图利用人们的恐惧,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人们面对威胁作出的反应,决定了威胁是否奏效。这里要特别强调是受到威胁的人,决定着威胁的作用,而不是威胁者。作者给出了建议:即使面对最严重的威胁者,也不要在威胁者面前显示出你受到了他的影响,更不要在他前面流露出恐惧。面对威胁,最重要的是能够保持镇定。如何保持镇定?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询问自己:“我是现在就有危险吗”?只有当你清楚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才能冷静下来,继续观察事态的发展。
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受了谁的威胁?那么作者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自己受到威胁时,并作出相应的反应之后,受益人是谁?问题的答案通常就指向的是威胁者。
威胁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让人苦恼的,作者戏称“甩不掉的牛皮糖”。这种情形会发生在恋爱中,也会发生在朋友,同事间。
牛皮糖,顾名思义就是纠缠着不放的人。他们通常会有一个过程。首先,他会利用对方的内疚感,提出要求;之后,理所当然地开始骚扰对方;再之后,升级为侮辱对方。而被骚扰者的每一种回应一一无论是友好还是不友好,都会刺激到对方。当受扰者开始回击,那么他们不仅会继续被纠缠,而且离受到威胁的日子也不远了。这就是“牛皮糖”的典型步骤。
所以面对这类人,我们要清楚“交流即激怒”。只要你和他之间有了接触,无论这接触是愉快还是郁闷,事态都会被进一步激化。把这些人从生活中踢出去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要联系他。这个道理适用于死缠烂打的追求者,想要复合的前男女朋友,期待重回岗位的失业者,以及其他一些无法接受现实的人。
当人们遇到牛皮糖时,一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路:一是改变对方的想法和行动,一是改变自己面对纠缠的作出的反应。一般来讲,作为受害者的通常无法约束骚扰者的行为,因此,控制自己对骚扰的反应几乎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大家总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冲动,想要惊天动地地回击威胁和骚扰,但事实证明,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做任何多余的举动。当然,这不代表我们什么事都不千,而是用一种合乎逻辑的对策,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态度。这是一场耐心的测试,却能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摆脱骚扰。
麻省理工学院的玛丽·罗伊教授,是少数专门研究骚扰事件的专家,她认为,纠缠不体的骚扰者都带有一个危险的标准,即“极端的欲望”,具体来说,是“想要在身体和心理都完全掌控某一个人,或者是,想要控制整个工作,比如让别人完全采纳自己的某项建议”。她还补充道:“他们还有一种极端的权利意识,比如说话的时候会说‘她一定要和我谈谈!’或者‘我们部门负责那项工程的人,必须是我!”
那么骚扰什么时候可以真正中止?只有当涉事双方都不再执着于此时,才可能画上句号。这个过程中,只要有人试图改变骚扰者的行为,或者想要满足对方的要求,那么,这场纠缠就还继续下去。面对“牛皮糖”,必须谨记一条:不要和对方发生冲突。且引起冲突,后续会很难收拾,尤其是对受骚扰者来说,根本无法成为冲突的真正赢家—对方胜利,你受损,而你胜利则会招来对方的报复。
那如果真正被人报复,我们应该怎么办?首先,我们要先了解报复者的特点。报复型的人,通常都存在着显著的特点,我把这类人称为自导自演者”。这类人在和人交往的初期,就已经暴露了不少特征。其中之一,是非常固执己见。不接受他人的意见,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侮辱或批评
另一种特征是,他总是揣测他人有着最恶意的动机。举例来说,如果他认为自己薪水存在出入,他不会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误,而是会这样想:“财务想从我这里抽油水,想都别想!”他坚定的认为,所有人都在算计他。和“自导自演者”交流会让你很受挫,你会发现,他丝毫不关注你在表达什么,相反,他只关注你表达的是不是他在意的事。只要你的言行不符合他的剧本,你就必然无法说服他。“自导自演者”对他人提供的帮助,没有丝毫感谢之情,这让人们和他越来越疏远,也正因此,事情会真的朝着他编排的剧本发展,他的人际关系越来越糟糕。和这类人交往的关键做法就是:尽早斩断你们之间的关系。
无论“自导自演者”是你的员工,你的朋友,还是你的恋人,当你第一次感到有让对方离开的理由时,你就应该采取行动了。
但是,你要确保你的理由充足,因为一旦你尝试失败,没能切断联系,就可能刺激到对方,让他进入TME症状的状态。所谓TME症状,指的是威胁( Threats)、恐吓( Intimidations操纵( Manipulations)以及激化( Escalation)。
“自导自演者”之所以执迷不悟,是因为在过去曾通过操纵他人或者恐吓他人得到过甜头,有人曾向他证明了他的策略是有效的,所以,他而今才更有恃无恐。当他发现这些手段不再像过去一样奏效时,他会将这些手段升级,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直觉进行预测了。在书中,作者也特别针对职场暴力给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也同样适用于处理其他感情复杂的关系问题,比如拒绝纠缠不休的追求者,离婚的前任等。以下就是作者给出的十个建议:
1.维护对方的自尊底线
2.尽快完成解雇流程
3.不要妥协
4.谈话内容面向未来
5.直截了当的进行谈话
6.只谈整体印象避免具体事例
7.解雇谈话事先要保密
8.合理的时机
9.合理的地点
10.选择合理的负责人
对待威胁的最下策就是反威胁,这点我们是要引起重视的。生活中我们常听到的就是人们说你放马过来,其实为了自己人身安全还是不要去挑战威胁者的耐心。
去年北大女生自杀事件引起了轰动,女孩长期受到男友的精神暴力,导致最终自杀。所以现在,家暴,精神暴力我们也叫缓慢的谋杀。因为这里有一个有悖情理但是又大量存在的事实: 很多女性是自愿选择呆在施暴者身边的。这些女性眷恋不舍的是什么?肯定不是暴力本身,而恰好是暴力过后应运而生的放松感。
当施暴者结束暴行时,受到家暴的女性,会产生一种巨大的解脱感。可怕的是,她会逐渐对这种感觉上瘾。在她被暴力笼罩的生活中,唯一能给她带去片刻安宁的,就是施暴者偶尔的态度改善,这甚至会让她产生“幸福来临”的错觉。施暴者带来的痛苦越大,那么当他偶尔不残暴的时候,受害者的幸福感就越大。这种恶性循环会让人心中不断产生幻想:每一次受虐之后,都认为这可能是最后一次。长期的殴打和无法反抗,是一种虐待,会摧毁人的意志,侵蚀自我保护的本能。当一个人认为自己不值得被保护时,本胎中最自发、最核心的部分也就被抑制了。被自己“最亲密的人”殴打会引发两种本能之间的冲突:待在熟悉的环境中,和逃离危险的环境,而这两种本能,原本是不应该发生矛盾的。可现在,却成了跷跷板的两端,而对于被家暴的女性而言,选择留下和家人待在一起的本能,往往压倒了离家的本能。
作者一直持有这样的观点:女性第一次被殴打时,她是受害者;但当她经历第二次相同的遭過时,她其实已经自愿沦落到这种处境。很多人会不认同这个观点,那么请思考下,大多数情况下当女性下决心离开施暴者时,她们是主动做出了这个选择呢?还是被人逼着离开?作者认为,必须要让身处家暴中的女性意识到,她们一直把留在施暴者身边视为一种“选项”并选择,而离开施暴者,其实也可以作为另一个“选项”,也可以被选择。
那么那些家暴男又是如何形成的?也许很多人说是童年的影响,但是不是每一个有糟糕童年的人都成长为施暴者。所以这不能成为他们肆意妄为的借口,当然童年也有影响,孩子是模仿成年人成长的,如果成长过程中,母亲一直受殴打,那么女儿长大后可能步她后尘,如果父亲持续殴打母亲,那么他的儿子长大也可能随意向着家人挥拳头。
施暴者的种种行为,都是出于恶意吗?不,这其实反映了他对亲密关系的认识。那些没有在成长中自然地感受到关爱的成人,已经不具有拥抱真爱的能力,于是,他们寻找极端的方式,维持着自己理解中的爱。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卡尔·容格所说:一个人如果无法理清自己的思绪和情感,那么他内心的恶念注定会变成他的行为。
一个人的现状是预测他将来的最可靠基础。所以在找对象中,过于关注对方的潜力,找所谓的“潜力股”,会让我们陷入对未来的美好构想,而忽略掉眼下的真实现状。
上周热闻说上海杀妻案的罪犯终于被审判。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枕边人如何残忍的杀害自己妻子还装作若无其事的生活半年。其实在现实中,丈夫决定夺走妻子生命通常从他跟踪妻子时就已经开始了。这和所谓的“激情杀人”截然不同,谋杀配偶,通常是一种冷静的决定,而不是一时的失控。最危险的男人,并不是因为怒火中烧而失去理智的,事实上,危险的男人当其行为越来越暴力,心境却会越来越镇静。这也充分解释了为什么他能正常的生活,因为他已经无所畏惧。
所以在这里提醒广大女性朋友,真的要搽亮眼睛寻找对的人。而你的直觉会给你指引,如果一开始你和一个人在一起,就觉得不适合那么请尊重你的直觉,不要被对方的条件所迷惑,这才是自保知道。我们必须时刻把自己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
当一个男士无视拒绝无视你的感受时,这并不代表他有多爱你,而是代表他自己有多偏执。作者也给女性提供了一些拒绝异性时应遵循的正确方式:
1.绝对不予理睬
2.清楚明确的表达
3.不要发好人牌
4.不要解释理由,因为有条件的拒绝,其实不是拒绝,是一种欲拒还迎,只会更激发对方挑战。在这里提醒广大女性:纠缠不休的男性,会选择那些无法明确说“不”的女性作为目标。
所以当我们决定结束关系停止交流时,在于真正做到停止一切交流。
最后,作者针对暴力中最不可思议的施暴者— 孩子,做出了一章的论述。
儿童本该天真无邪的年纪,如何变成了残暴的恶魔。特别在美国,校园枪击事件如此恶劣,而去年湖南的一个孩童也亲手杀害自己母亲。这应该引起所有人的反思。
丹尼尔·戈尔曼在他的著作《情商》中曾表述过,有七种能力对人类至关重要,且十分有益:
激励自己的能力
遏制沮丧的能力
推迟满足感的能力
调节情绪的能力
怀有希望的能力
·共情能力
控制冲动的能力
而许多实施暴力行为的罪犯,从未掌握过这些能力。如果你见到一个完全不具备上述能力的年轻人,那么这就是重要的危险信号,同时也证明,他需要帮助。
孩子谋杀父母不是偶然。保罗·莫恩斯在他的《当孩子成为凶手时》一书中探讨了孩子杀害父母的罪行,这是一本极具挑战性又能搅动起内心波涛的书。他发现,案发12年前发生的事件,和案发12小时前发生的事件同样重要。识别孩子是否会谋杀父母的唯二可菜信号,就是儿童是否曾被虐待。众所周知,大多数孩子之所以离家出走,就是为了不被虐待,或由此让他人发现自己正被家长虐待,但也有一些被虐待的孩子选择留在家里,然后伺机反扑。那些杀害父母的孩子,通常是总被家长殴打、侮辱、性侵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折磨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行为对孩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些遭受过虐待和暴力,侮辱和漠视,或者父亲酗酒、吸毒的孩子,会为将来的犯罪埋下充分的隐患。在《没有父亲的美国》一书中,作者布兰肯霍恩指出:在少年拘留所里的孩子有80%缺乏来自父亲的教育。父亲对男孩的成长尤为重要,他们能够教导孩子如何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但遗憾的是,太多的父亲却是通过自己的拳头,将暴力的种子埋在了孩子心里。导致了悲剧的结尾。所以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让他们找到自我,而不健康的家庭,会在很多方面摧毁孩子,特别是孩子的自我,使他看不到理想和自己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正面管教如此风靡的原因,旨在帮助父母理解并培养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生活每天在继续,暴力每天也仍然在各处上演。我们过多的去指责凶手没有人性,倒不如说他们的人性的支点失去了支撑,心理已经失常,他们只能用触目惊心的犯罪去吸引别人的目光。我们无法去判断和预测风险,我们能做到就是保护好自己,意识到恐惧,正视恐惧带给我们的礼物。因为真正的恐惧不是四肢僵硬,而是骤然爆发能量。这种能量会拯救你于危害中。
而危害不会不请自来,它只会乘虚而入。我们能做的就是减少给危害到来的机会。这就要相信我们的直觉,因为直觉一直都在,它会保护我们免遭伤害,前提是你要看清它的存在。
后记:这本书一共328页,却吸引我一口气读完。它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法,也教会你怎么去自我防范。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