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不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类人,工作积极主动,加班比谁都勤快,赚钱比谁都凶猛。但是呢,因为长时间的奋战,身体出现了问题,问题小的像我一样肥胖,问题大的直接就挂了。这种事情在我们身边已经不少见了。

他们走后往往成为都是传奇,因为他们拼命三郎的性格,以及短短生命中放出来的光辉。可是这是值得吹捧的人生么?这是值得提倡的价值观们?面对这样的人生,我不禁想问,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悲剧呢?

作为自我管理的学习者我来解答大家的疑惑,他们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效能”,效能的失衡引起了这样的悲剧。大家想不想学习什么是效能?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一个标签叫做“高效能““,而高效能的标准离不开一个词就是“产出/产能”,而它是我们人生取舍的核心参考。

本书介绍的七个习惯都能产生高效能,因为它们基于原则,效果持久,是品德的基础,能帮助你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把握机会并通过不断学习和结合其他原则以实现螺旋向上的成长。

此外,它们以符合自然法则的思维方式为基础,我把这个自然法则称为“产出/产能平衡”(P/PC

Balance)的原则。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关于鹅生金蛋的故事,足以说明这个常遭违背的原则。

一个穷困的农夫,有一天在他的鹅圈里发现一个闪闪发光的金蛋。开始他以为这是个悉作剧,正准备把金蛋易掉的时候,他转念一想决定拿去验证一下。

结果鹅蛋竟然是纯金的!农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会有这样的好运。第二天他越发怀疑,跑到鹅圈一看,还是和昨天一样。此后他每天早上一睁眼,就去鹅圈拿金蛋。不久他就成了富翁,一切都那么不可思议。

可是财富却使他变得贪婪又急躁,已无法满足于每天一个金蛋,于是他异想天开地把鹅宰杀,想将鹅肚子里的金蛋全部取出。谁知打开一看,鹅肚子里并没有金蛋。鹅死了,再也无法得到金蛋。而毁掉这一切的,正是他自己。

这则寓言中蕴含了一个自然法则,即效能的基本定义。许多人都用金蛋模式来看待效能,即产出越多,效能越高。而真正的效能应该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产出”,即金蛋;二是“产能”--生产的资产或能力,即下金蛋的鹅。

在生活中“重蛋轻”的人、最终会连这个产金器的资产也保不住。反之,“重鹅轻蛋”的人,最后自己都可能会被活活饿死,更不用说鹅了。

所以,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P代表希望获得的产出,即金蛋;PC代表产能,即生产金蛋的资产或能力。

高效能是什么呢?高效能是产出与产能的平衡的情况下,产出越高效能越高。

怎么样的产出和产能是平衡的呢?

比如一个职场人,如果只是一味的关注收入,当收入没有达到心理预期,就通过不断的跳槽以获取更多收入,而不去考虑自身是否具备拥有这个收入的能力,那最后一定会失去为他带来收入的工作。

同样的,如果他只考虑不断的提升自己身能力,而不去考虑获取匹配于自己能力的收入,那最后也一定会陷入生活的困苦。

再比如一台小牛电动车,我只知道使用,却从来不保养。最初一两年还好,第三年就故障了,我设这想把它修好,结果发现电机的马力已经消耗一大半了,在用段时间就和废铁无异了。

如果我能及早的在产能,保养电动车上花些功夫,现在就能继续享受她的产出。可事实上我不得不花钱重新换一个电机。

上面两个案例讲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产出过高,产能过低,看似高效能实则在给自己挖坑,不脚踏实地肯定要吃瘪。第二种是,通过产能的过度消耗来达成产出,看似出众实则不持久。

所以产出产能平衡是什么?我给出一个自己的定义,就是在不伤害产能的情况下,得到相匹配的产出。

为什么产出产能的平衡如此重要呢?不保持平衡就会出现上面案例的两种情况,1是止步不前,甚至遭遇滑铁卢;2是损耗产能得不偿失。如果做到产出产能的平衡又能如何的呢?恭喜你,你的人生曲线至少是平稳的,还有稳步上升的趋势。就像你拥有了一只能持久产金蛋的鹅。

 “产出/产能平衡”原则,其实就是人的学习成长原则,对于想成长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只是安于现状不求改变,那这个知识点对你来说就是多余。

理解了“产出/产能平衡”原则后,如何有效运用原则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呢?

1、确定评估对象。找到你要评估的产出产能是什么。

2、评估产出是否良性。你的产出是否原高于你的产能。

3、评估产能是否良性。你的产能是否再被过度消耗。

4、评估产能和产出之间的平衡性,总结出调整方向。所谓调整方向比如:降低产能、产出,在平衡的情况下不对产能进行消耗。产出过高,需要提高产能,需要去提升自己哪方面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事不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