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改这条道,我们如何坚定的走

文/乔智勇

职业教育改革,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多的是实践下的提升品。

根据2018年的中职校分析报告,明确可以看到学校的数量及在校人数,较前多年有着明显的下降。这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着很大的关系,但也不是根本因素。如果我们非要给它定个原因,按个帽子归根结底是办学思维和不对路的原因。中职教育不是一刀切也不是一味的为了迎合谁或者是为了表现谁而办学开课,如果有这种思维便大错特错。

现在的中职教改,在新中国的教育史上不是第一次,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追溯历史凡是之前的“老中专”或者家里有亲属之前是中专生的人会深得体会,当年的中专不好考,每年录取基本都是每个县中考成绩的前三名甚至是前五名。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生源的优质性,这就是大家为何感慨当年的中专生比现在的中职生明显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强百倍,基础不一样,所接受的层次不一样。

中职生文化基础水平的下滑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教育结构的调整、高校的扩招直接导致了重点高中的持续升温、中职生源的减少以及学生文化基础水平的下滑。在时代因素的影响下,世纪之交,中职学校不得不面对招生困难、生源素质下降、管理难度加大等一系列困难。

随着90年代后期,国家为了提高中职校的服务面,换种说法是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型,大量兴办中职校。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办学模式,使得大多数中职校没有文化素养和文化内涵,只能随行就市;需要什么样的专业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等到所设专业难以适应经济结构时不得不迫使自己转型,为了适应社会的生存而不得不转型,实践证明这种转型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失败的。

前多年随着国家注重高校的办学模式,让普高这条国民教育道上的“龙脉”以得天独厚的优势一直领跑着素质教育最前沿。迫使中职转型,长期以往的压迫使得一部分中职校开始降低门槛,甚至无门槛办学。首先,表现在浮躁无斗志,生源是第一大难题,没有生源何谈办学;其次,没有严谨的学风,没有升学压力,学生普遍的学风不正、学风不浓,致使教师教风呈下降趋势,最后的无标准,无门槛现象既成了中职校发展的拦路虎,又成了绊脚石。

如果要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要有远大的目光与强劲的事业心。如果去掉以往的“工作心”转换成"事业心"办好中职校不难。首先学校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办什么样的学校,开什么样的专业,长远期的目标规划和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办学目标。要时时刻刻谨记“我们是为谁在工作,为谁在办学”尚且不难。

办学的过程中要坚定自己,要学会分析当年教育的改革趋势,不能一味的为了迎合市场,合理的利用资源。不能一味的效仿别人,要有自己的思维,更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校企合作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结果,现在很多中职校都在积极的寻求所谓的校企合作。要用辩证法的思维看待问题,如果以学生实践为目的的合作办学模式,值得我们称赞,但是为了急于求成以学生为廉价劳动力支援城市建设,就要值得深思。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以联合办学的模式来弥补校企合作的空白或者填充校企合作的漏洞。学它者死,像它者亡;唯独走出一条自己的联办模式就显得特别重要,不能一味的坐、靠、等。要积极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多看看人家的办学模式,不能一味的复制别人的模式,要有自己的思维逻辑。

保持强劲的战斗力与积极的上进心;每年国家都会举报一定程度的技能大赛,要积极的发扬敢于拼搏的战斗精神,国赛不仅仅是一种自我提高的机会,更是长见识,撑脸面的壮举。

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应完善教师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倡导原有老师转型的同时,要积极引进有社会经验和具备动手能力的一线教师。如果有可能一定要向优秀的专科毕业生倾斜,实践经验决定了他的认知高度和认知水平。

最后要充分的整合一切可利用的再生资源,将社区服务建设扩大层次,要尽可能的服务到县域经济的每一个角落。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改这条道,我们如何坚定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