揩油水

                        马建国

西杨村是个千年古村落,原来位于洺河的西岸。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河东岸逐渐有了人家,且呈现滚雪球般的增长趋势,目前俨然成了一个自然村了。这样,河西河东两岸遥相呼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组成了一个超大的村子。

        西杨村历史悠久,代有名人,加之民风淳朴,人们吃苦耐劳,在方圆几十里是出了名的大村子。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同样,村子大了,啥样儿人也有。更何况是个一万来口人的超大村子呢。

        西杨村村子大、人多,寺庙也多。什么奶奶庙、娘娘庙、关爷庙、财神庙,马爷庙、火神庙等等……

        火神庙位于西杨村南,又称南台庙,坐南朝北。从我记事起那里就有庙,印象中是用蓝砖砌的小不点房子,房顶是个坡面,蓝瓦。有一人多高、二尺多宽、一尺多深,里面放着香炉。由于多年来村里每年的正月十五或十六都要放老杆(烟火),所以火神庙在村民中的地位也比较高,来这个庙里烧香磕头许愿的人也多起来。庙里也由此收到不少的“油钱”,于是庙里“管事的”就应运而生了。

        后来,在几个“管事的”管理下,火神庙几经修缮、建设,目前已修建成一个有三间房大小,主房面北背南,东西北面有围墙,北面正中有两扇大门的独门独院的建筑了,门口还有两尊石狮子把守。

        考虑到来庙里“上香”的人越来越多,“油钱”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每年临近春节时。几个“管事的”越发觉得应该好好管理了。

        2011年刚进腊月,“管事的”坐下来商量了商量,决定把十几个虔诚的、喜欢“行好”的年龄大些的妇女分成几组,在每月初一、十五等重要节点来庙里轮流值班。一方面方便接待来此烧香的人,更重要的是接收和保管好“香客”上的“油钱”。

        这个主意一经传出,立马引起众人关注。大家都认为“管事的”想得挺周全,不少人想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几个平时热衷于烧香磕头的老年妇女甚至“毛遂自荐”了,她们走东家串西家去寻找同伙搭档,很快就组成了五六组。经庙里“管事的”斟酌研究,最终确定了ABCD四组,每组五个人。年龄最小的55岁,最大的已经超过80岁了,清一色的的妇女。

        这几组当中,二组也就是B组的实力最强,她们五个人中有四个人是因为烧香多、磕头多、拜佛多出了名的。她们的姿态也最高,她们组自愿自制一个“捐款箱”赠给庙里,此举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只两天功夫,捐款箱就做好了。箱子有二尺多高,顶上留有一个长约十四五厘米宽约一厘米的投币口。箱子除了底层外,其余五个面都涂上了红漆,看起来美观大方,侧面一扇还安了一把新锁。捐款箱放在香炉后面老神灵的塑像面前,特别显眼。

        看到B组精心制作的捐款箱,“管事的”和大家都由衷的赞叹。一号“管事的”老高尤其兴致很浓,就当着大伙的面宣布了个不成文的规矩:今后“淡季”时来庙里上的“油钱”,每次轮着B组值班时,打开捐款箱进行清点上交。遇上“旺季”时,由值班组在当天将“油钱”清点上交,不得过夜。但庙里屋门院门由几个“管事的”负责开关。

        …… ……

        从此庙里进香的人不断,香火缭绕。捐款箱的油钱也日有进账。尤其到了节日,更是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周而复始,相处融洽,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事情的转折是从B组主动要求加班加点开始的。

        每年进入腊月,春节就进入了倒计时,而火神庙也到了为正月十五放老杆(烟火)集聚“油钱”的黄金月份。香客络绎不绝,“油钱”源源不断。B组在此时更显示出不一般的“公而忘私”,她们主动找庙里“管事的”要求多值班,并且轮着她们组后,往往十次有十次延长值班。她们对“神灵”的虔诚和对其它组的照顾也着实让大家心存感激,都不约而同的为她们竖起了大拇指。

        也有心眼多的人,她们看到B组那么热情,那么乐于奉献,不免也心生疑虑。她们想,B组的人怎么就那么有精力?那么不知疲倦?那么兴奋?莫非其中有啥猫腻?

        于是就有细心人,她们每到B组值班时,就默默地坐在附近,或假装帮忙,实则在观察来烧香上“油水”的人,看看她们(他们)上多少“油钱”,在心里记个大概。

        到了“旺季”,捐款箱的“油钱”是不过夜的。每次都是日收、日结,不论庙里关门早晚,都及时上交“管事的”。

        有心人连续几次的认真观察、揣摩、计算,她们终于发现了点秘密。就是她们看到的来上“油钱”的人上的钱,与到最后B组清点上交的钱有出入。好像每次上交的钱总是少点,少则十几元,多则几十元。

        问题在哪?莫非箱子里面有“机关”?她们不敢确定。

        于是她们悄悄把这些疑点反映到“管事的”那里。

        当“管事的”听完她们的叙述后,个个惊得目瞪口呆!怎么会呢?不可能吧?这是啥钱呀?是庙里的“油钱”呀!她们可都是“行好”出名的人呀!咋敢在老神灵眼皮底下做出这种光着身子上房---对不起四邻的事呢……

        惊讶归惊讶,着急归着急。这个事还真不是个小事,必须得弄个水落石出。“管事的”嘱咐这几个“发现秘密”的人先不要声张,免得打草惊蛇。

        隔了两天,又轮着B组值班了。这天来烧香上供的人依然陆续不断。B组的每个人脸上都荡漾着开心的笑容,一看就是那种“累,并快乐着”的感觉。这天,庙上几个“管事的”也悉数到场,对每一位香客嘘寒问暖,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说来也真给几个“管事的”争脸,庙上的生意红红火火,来烧香的几乎都捐了“油钱”。最少的也是一元起步,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的,纸票、硬币都有。也有个别出手大方的,就捐五十元,甚至有从外地回来的捐的是一张大“红票”。一天下来,咋的也有几百元。

        冬天日短夜长,到了晚上十点,也算是很晚了。但是庙里几个“管事的”没一个人离开,大家在那里有看的、有聊的、有打扫卫生的,俨然一个大家庭。

        该清点“油钱”了。B组打开捐款箱的锁,用手把箱子里的各种钱币一股脑拨拉到一个纸箱里,然后众人就开始数钱。呵!真不少呢,竟有四百多呢!虽然不能算最多,但是也不算少了。这时,“管事的”当中老王说,今天大家挺辛苦的,天也这么晚了,都回家休息吧!

        B组的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似有话要说,又欲言又止。但还是拖着带有疲惫加不情愿的双腿离开了……

        几个“管事的”把庙的屋门、院门锁好,也都各自离开了……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家家户户的灯已经熄了,村庄沉浸在一片漆黑中,街上寂静的狠,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叫声。

        这时,火神庙的几个“管事的”却没有回自己家。他们杀了个回马枪,重新回到庙里。他们打开捐款箱,似乎要从这里寻找到什么秘密。

        他们好似暗入民宅的小偷,大气都不敢出;又像蹲坑守候破案的警察,个个把眼睛瞪的“Ο”圆。他们拿着手电筒,在捐款箱里左照照右照照,上照照下照照。什么也没发现呀!大家一脸的狐疑。

        这时,“管事的”之一的老耿把捐款箱搬起,来了个底朝天,就只听“哗啦啦”一阵声响。

        什么声音?大家都屏住呼吸,张大了嘴!!

        捐款箱里面肯定有“猫腻”了???大家的心里都在想!!

        老耿把捐款箱又搬起来摇晃,“哗啦啦”“哗啦啦”……声音照旧。是硬币夹杂着纸币的声音,捐款箱里真的有“机关”了?可“机关”在哪儿?大家一时没看出来。

        老耿把箱子翻过来倒过去,觉得声音是从箱子底层发出的。看看箱底,完好无损。又从箱子内部找,找呀找,终于看到在箱底的一边有个一扁指宽的缝隙,而且这个箱底是可以稍微移动的。如果移动到中间,那板的两侧就离箱体只剩下各一条细缝了。只有移动到一侧,另一侧才能离个大缝,这样就偶尔能从这里往下掉一些纸币、硬币。

        哦!原来箱子在制作时就做成了双层底,这是B组的小金库……从上面漏下去的钱币就归她们几个所有了。

        老耿进而小心地、慢慢地从箱子里往外倒钱币,一边倒,其他人一边数钱。等再也听不到有任何声音了,钱也数完了。不多不少,正好六十六元,六六大顺呀!!

        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啊!大家在斥责、愤怒、叹气、失望的同时,也不免为B组这几个人精明的头脑所折服……

        第二天一早,太阳早早就出来了,这预示着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

        人们照样各忙各的,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B组几个资深的“行好”的老妇人,没有出现在火神庙里。

        到了下午,有关火神庙“捐款箱”的故事,在这个古老又年轻的村庄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了……

        ??????

        …… ……

                                      2017年3月20日

于办公室

你可能感兴趣的:(揩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