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忍心,打破安静的城市早晨呢

我很喜欢一个安静的,甚至有一点暗的开始,就像人们还都是在熟睡中,只有勤劳的人们才是很早迎接城市的黎明,城市的黎明总是被一些早起的人们,叫醒,叫醒,叫醒,一个安静的城市,是不是在夜晚,也是一样陪伴我们入睡呢。

时间就像是滑梯,你顺溜之下,顺流直下,就到了一个全新的一端,就像一个新的一天开始,天总是黑黑的,暗暗的,阴蒙蒙的,阴蒙蒙的,阴阴的,就像与你心情做对,有人总是被天气的状况影响着,有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生活,不会被天气左右,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每一天的早晨总是你要迎接的。

所以你的心情很重要,你要是一颗美好的,期待 的心灵,迎接一天,你会感到放松和舒适,但是你要是有一点压力,感觉自己透不过气来,那么这样的一天必然不是好的开端。有时候我真不忍心打断一天,打破一天的宁静,是起初的宁静,那一点点阴暗铺洒在放家里,让你看不见光明,这个时候我很想趁着家人安睡,我开始在黑暗中写作,这种感觉真棒。为了不影响家人睡眠,我真希望自己的动作超级轻柔,一点声音也没有,不至于影响他们,然后我还可以随意肆意敲击键盘,就像心灵在跳跃,然后在黑暗的笼罩中,开始一天。

我总是要写东西的,就像给我一天强大的能量来源,一天的开始,我要是不写字,就像没有吃饭饿着肚子,然后饥饿状态开始一天的流浪。要是我写了一点文字,就像吃饱了行人,也像一个充满电的手机电池,真是能量满满,继续前行都有力量。

我是一个文艺的人,因此我会很主动的,很自然的,很自觉的去接近很多与美好,与艺术有关的事情和事物,这是一种天性使然的,不是人为做作的,这种感觉很好,就像你是一个理科生,那么你一定就是各种理性的线条思维的,非常直来直去的,不知道到哪里找寻一种生命的枷锁。距离年越来越近了,还有二十几天就要过年了,这是一种传统的节日,是不是只能在传统人心中根深蒂固呢,也不完全了,但是年轻人,新生一代人,都是有自己想法和表达的,都是有自己见解和意见的,都是有自己思路和能力的。

时代总是在不经意间切换和变迁,变来变去的,曾经流行的,还是要流行的,经过几年的周折,又一次回到原点,曾经不被看好的,也许几年,十几年之后是潮流是趋势,是时尚呢,这些都是不一定的情况。

我们总是要在不同环境中切换自己,但是我知道你有一种你自己绝对明白的心境,就是你自己最喜欢的,最欣赏的,最舒适的,最放松的心境,来一个人面对的时候,开始过这样的生活。

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日子就像流水,一直一直都是在流动,在向前,我们希望我们的唯一的家园地球能够和平和安全,给世界上每一个人以安全的照顾,这样很好。随着年代的久远,随着岁月的更迭,我们都已经发生悄然的变化,不管是好的,还是稍微弱一点的变化,都是我们主动的或是被动的,让我们欣然的面对生活,就像面对镜子中的自己一样。但是我明白,要是坦然面对镜子中的自己,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至少需要一种强大的内心世界,就是能接受自己的一切,接受自己好的和不好的, 接受自己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一切方面,真正的喜欢一点,甚至爱上自己,这就是与自己交和,与自己的真心相拥。

天气超级冷,我还是不能接受一个女孩子没有礼貌,我觉得没有礼貌,是家教不好的表现,一定是家长在家里没有教育好,所以我们应该注意教导我们的孩子,不管是男孩子,女孩子,都是应该有爱心,有责任感,有一点懂事的表现,至少面对别人的东西,别人的物品,不是我们的物品,我们不应该在主人不同意的情况下,就来找,就来问,就来要求使用。

中午午休起来,一个小女孩站在我的办公桌旁边,站了一会,看着我的饮品,我就好奇怪,她在哪里寻找什么,然后我问她找什么,原来她是要找我的奶粉,我的脱脂奶粉,她是要喝我的奶粉,但是也没有跟我打招呼,于是我就说我带回家里了。于是这就是一个没礼貌的孩子,这个孩子没有经过我允许,没有经过我 同意,就来我的窗台前找我的奶粉,这是不礼貌的,这是我不高兴的,不喜欢的,于是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好的。是不太友好的表现,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孩子的很多事情,还是需要修炼的。

但是对于一个这个明显的问题,很显然应该是征得主人同意的时候,才能够使用啊,她连问都没有问我,就来我这里找东西,确实令我很意外。但是我也要反思自己的言行,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小孩子,不懂事的刚工作的ABC,入门级别的阶段,我也是经过十多年的成长和历练,我用自己眼睛看见的, 自己身体感受到的,还有自己心灵受到的责难,就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所以我还是应该宽容和明白别人。毕竟这个女生也是一颗简单的心灵吧,我不能用自己评判标准来衡量她,或者说我自己是不是有一点不够大气,不就是一点吃的东西吗, 有什么好占有的不爱分享呢,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格局很小,不愿意分享东西,看来是自己的问题。

最近今天看张德芬老师的书籍,感觉自己完全已经不同了,与十几年前的自己感受是不同的。

十几年前,我还是非常懵懂,对于张老师的文字感觉就是很晦涩难懂,咬文嚼字,字斟句酌,但是不明就里,我完全不能掌握老师说的要义和观点。但是感觉很高深,有时候是不是故弄玄虚呢,博人眼球,后来张老师的文字我已经知道了,就是一种给人心灵修行的书籍,于是在书店看见了也就不以为奇了,也就不那么喜欢看了。直到这一次我开始接触老师的新书,本来也没有抱着多少期待和希望,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在图书馆里找不到更好的书了,就随便拿了一本。

回家之后翻看,我觉得老师的理论已经升华,或者已经变化了,也是因为作为阅读者的我来说,我也已经变化了,我和张老师新书的相遇,就像是原来在一个起点,同一个起点,然后各自走了一个大圈,绕了一个大弯,又在另一个点相遇一样,我们共同画了一个圆。所以内心还是有一点澎湃。

现在看了老师的书籍,感觉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是有来源,有根据,而且并不那样晦涩了,也许是老师写的东西更加亲民,更加接地气,更加有恒定的资源,更加发自内心,所以积累的感受,文字之间表达出来的愿景也是更加美好,而且同样的心路历程,老师会有很多的事例和案例来说明,这样我看起来就比较容易。

同时由于我自己的生活积累,当老师说出一些事例的时候,仿佛投射到我的生活里面,在我的生活的湖泊里溅起了一道道涟漪,是一种反映,一种投射,一种互动,一种相互之间的链接,如果老师写的内容在读者之间没有任何反映和反响,那么老师的书籍可能在某一方面不是成功的, 也可能是没有遇见合适的人,但是一旦老师说的内容,是你心里非常赞同的,那么就会引起很多连锁反映,这就是一种成功,用文字来叩问人生的反映涟漪。


一本同样的书籍,我们真的很难再重新拾起来,重新看一次,在我的记忆力,我还是没有太多勇气去看第二遍,通常都是随意的翻翻几页,我生活还是归于平常,人生智慧书,是我看了好几次,但是看不太明白,但是我做了简单的划线,对于好的句子我还是要画出来。除了这个之外,我还没有什么看了第二遍的书籍。

若断开一段时间,去做另一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情,那么你就很难继续你的状态。昨天看了电影《温暖的抱抱》,我选择看什么电影都是有自己的眼缘的,也是根据自己的直觉,通常我不会看大家好评如潮的,或者很小众很文艺的,我只看电影视频简介,一个个小视频的推介,都是一些电影精彩片段和花絮,这样就初步了解了电影内容和大致梗概,然后我会根据自己喜好来选择,通常我都是看文艺片,温情的,暖暖的,搞笑的,开心的超级乐的那种。对于好评的豆瓣评分很高的《拆弹专家》,太技术了我看不了,血腥和宏大场面都不行。对于看电影我也是有自己自信的。终结吧,今天写的有点凌乱。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能忍心,打破安静的城市早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