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1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徐英瑾。上节我们讨论的是康德的启蒙主义思想与他的先验论证的想法。我们简单来复习一下,启蒙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让你相信你自己的理性能够帮助你进行独立的思考。别以为权威就一定对,权威也可能错。

那么先验论证是什么意思呢?先验论证就是这样一种论证方法,它能够使得你仅仅凭借很少的信息,就能够对你看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反思这一现象得以构成的前提,然后推出使得相关事物形成的成因所在的大方向。这样一来你的经验调查至少在大方向上就不会有错了。那么有了这样的一些概念装备,或许我们就能够对付怀疑论了。不过怀疑论的问题特别的重要,所以今天我们要专门就怀疑论的问题插播一集节目,也就是说插播休谟的怀疑论哲学。

强酸一样的怀疑论:从皮浪到笛卡尔

不过在讲到怀疑论之前,我先要对怀疑论做一个宏观上的定性。我认为从隐喻的角度上来看,怀疑论就是一种类似于化学上的强酸一样的东西,它能够腐蚀一切正面的或者说是积极的概念构建。比如古典的怀疑论者皮浪就是这样的代表。

我们都已经了解过皮浪哲学的核心思想了,他的核心哲学思想就是要悬置对于外部世界的真实状态的判断,然后满足于在现象界生活,由此做到不动心,不积极地筹划生活。他为什么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情况进行悬置,人就会变得不动心、不积极?道理很简单,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你都不知道,你怎么能够说出一个你值得为之奋斗的生活目标呢?

举个例子来说,你得工作,但工作的意义根本上是什么?已经被你悬置起来了。爱情,你得谈恋爱,那么爱情的根本意义究竟是什么呢?已经被你悬置起来了。那么家庭生活的根本意义又是什么?也被你悬置起来了。这样你对于工作、对于爱情,对于家庭显然都打不起精神了。

那么眨眼到了近代,也就是启蒙主义时代,又冒出了两个新的怀疑派思想家,一个叫笛卡尔,一个是休谟。不过这两个人都不是古典意义上的怀疑论者,笛卡尔与休谟的思想都要和缓的多。他们的共同套路是引入怀疑在先,消除怀疑在后。

在最后的第三个环节中,又在怀疑的态度与不怀疑的态度之间寻找了某种中间点。以笛卡尔为例。笛卡尔的怀疑论先从怀疑意义出发,然后走向上帝,然后又利用上帝来消除了怀疑。

笛卡尔的具体思路是什么呢?他的具体思路就是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所有知识都是可以怀疑的。比如广大的听友现在就可以怀疑自己是否在听徐老师讲哲学,你们可以合理的怀疑徐老师是不存在的,你们是在听一台机器人讲哲学。你们甚至可以怀疑你手里的手机是假的,而只不过是梦里的手机而已。

但这样的一种怀疑论会不会导致你什么也不信呢?不是。笛卡尔还说绕了一个圈子来证明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是有担保的。为什么能够说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话?

笛卡尔的思路是这样的:只要你能够在晚上做梦梦到上帝,甚至是想到上帝这个概念,上帝就一定是存在的。所以上帝能反过来担保,你前面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不是假的。这当然是很奇葩的论证了,我只要梦到上帝上帝就存在了,难道我们梦见了妖怪,妖怪就存在了吗?

所以康德以后对于这样的一个论证进行了诟病,但我们且不谈这样一个诟病到底是什么?至少前面的讨论来看,笛卡尔的怀疑论至少让我们看到了近代哲学家的一个思想特点,就是他们的怀疑并不是像皮浪那样走向佛系,走向无为。而恰恰是为了获得真知而走向理性指导下的怀疑。这个怀疑的最终的指向是积极的知识构建。当然在知识构建的过程中,仓促搬出上帝来做救兵,这个做法到底算不算作弊则见仁见智了。

彻底的怀疑主义:仅剩逻辑和感官经验的休谟思想

休谟的怀疑论则是另外一个路子,尽管他最后也走向了与世界的妥协。大卫·休谟1711年生,1776年死,是苏格兰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他除了哲学著作《人类理解研究》与《人性论》这两本书之外,还写了一部非常重要的史学著作,就是《英格兰史》。

哲学史家一般是把休谟的哲学归类为彻底的怀疑主义,但是他在伦理自然主义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正面的贡献。那么休谟的怀疑论的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呢?一句话,他认为世界上除了两件事情不可怀疑以外,别的事情都可怀疑。

第一件事情就是逻辑的有效性。举个例子, A就是A, A不是B。休谟就是休谟,休谟不是柏拉图,这一点是不容怀疑的。

第二点则是感觉经验的有效性。你如果看到你面前摆的这只苹果是红色的,这一点就是确实的。至于这只苹果的红色是不是幻觉的产物呢?则不是当下你考虑的问题之所在。

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思维,而休谟就开始怀疑因果关系的存在了。因果关系可以说在日常语言中是无所不在。比如你看到了一只苹果被放进微波炉,然后有人就开动了微波炉的开关,热上一分钟。当一下把微波炉打开,把苹果端出来,这就变成烤苹果了,热乎乎的。于是我们就会说因为苹果被放进了微波炉,而且被烤了一分钟,所以苹果被烤熟了。

请注意这句话里面就出现了因为和所以这样的表达,这就是因果联系。但是休谟但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他认为上面的例子是不足以说明因果联系是真实存在的。他提出了这两个问题。

第一,因果联系本身乃是逻辑法则的一部分吗?显然不是。比如我们听听刚才那句句子,我们再复习一下刚才所说的句子:因为苹果被放进了微波炉,而且被烤了一分钟,所以苹果被烤熟了。

这句句子可不是逻辑判断,因为我们听到的这个句子里面第一个出现的“因为”,与第一个出现的“所以”各自连接的内容是不同的。第一个出现的“因为”它背后连接的句子是苹果被放进了微波炉烤,而且被烤了一分钟;“所以”这两个字后面连接的内容是苹果被烤熟了。这显然是两个不同的内容。

“因为”与“所以”这两个词所连接出来的整个句子,是给出了一些关于世界的新知识的。但是逻辑判断可不能告诉大家任何关于世界的新知识。比如休谟就是休谟,康德就是康德,苹果就是苹果,微波炉就是微波炉,这都是废话。

所以因果联系不是逻辑法则的一部分,这就很麻烦了。因为休谟说过,任何不可被怀疑的东西,要么被归类为逻辑法则或者其衍生物,要么被归类为所谓的纯粹的经验。

现在我就问第二个问题了,因果关系可以在直接的经验中被感受到吗?恐怕也不是。你没有办法感知到因果联系,你只能够感知到两个事件的前后相续,或者是数个事件的彼此的前后相续。

举个例子说,看到了苹果被放进微波炉,然后看到有人按动了电钮,然后听到当一声,然后有人把苹果拿出来,然后你咬了口苹果,热了。就是这些事件的前后相续,这里哪里有因果呢?好了,既然因果不能够从逻辑中被推导出来,而且因果也没有办法在经验中被直接地感受到,那么因果关联就是没有确实保证。

这个结论听上去好恐怖,因为因果知识是我们知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没有因果知识的话,我们人类知识的一个很大的板块就会崩塌。这表面上是一个书呆子想出来的哲学思辨问题,却对生活有巨大的杀伤力。

这就回到我们在标题里面提到的问题了。老板为何加你薪水?你肯定要回答说因为有道理,因为我的工作好,老板加我薪水没毛病。休谟说这完全是扯淡,因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我只看到了不同事件之间的前后相续。比如你工作努力在先,老板加你薪水在后,这两者之间为什么要有因果关系?

这是职场上的例子。我们在讲爱情上的例子。如果你看到梁山伯一直盯着祝英台看,然后发现梁山伯就给祝英台献花了。你能不能说因为梁山伯爱祝英台,所以梁山伯给祝英台献花呢?休谟说这也是扯淡,没有因果关联这件事,你只观察到了不同世界的前后相续。前面的是先一个男生盯着女生看,后面的事件是男生跟女生献花,请不要做更深入的因果判断。

我们为什么要做因果判断?就是因果判断能够让大家对生活的未来要有预判。如果你脑子里仅仅有对于前后事件之间的时间关系的记忆的话,你是没有办法对事情的走向做出清楚的预判的。

举个例子,假设你的记忆力不错,你先想起来了你的工作是很努力的,而且你又想起来你的确在努力工作之后得到了加薪。但如果你仅仅记得这些事情的话,你怎么能够知道你究竟是为了什么才被加薪的?

你得解释:因为有公司的奖励制度,所以按照这样的奖励制度。你工作勤勉、符合条例、得到嘉奖等等。那么反之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清楚的解释的话,那么胡乱的猜测都是可以的了。反正如果没有这样固定的解释的话,那么任何胡乱的猜测都是可以的了。

比如你可以这样胡乱解释。因为人事部经理是你亲戚,他一直护着你。虽然你工作也一直很用功,但是你的工作前面只是一个偶然性的事实。你就算你工作不那么勤勉,非常马虎,你也是会得到奖励的;或者也可以这样解释,某某人得到奖励纯粹是因为工资条打错了,或者是银行给钱给错人了。这样的牵强的解释可以给出千万条。

如果一个人看到自己工资涨了,而背后的可能的解释会这么多,他又没办法通过一个清楚的因果判断来把其中的某一个解释固定下来。在这种情况下,他又如何可能有效的规划自己的未来,知道自己日后努力的方向呢?究竟是该继续努力工作,还是继续努力地讨好上级呢?还是守株待兔,一般的期盼工资条打错了呢?

也就是说如果有个因果解释的话,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安心。如果没有因果解释的话,我们岂不是又会回到皮浪主义的那种老路上了吗?面对这个指控,休谟是怎么应对的呢?

所谓因果不过是一种认知习惯

休谟的应对很清楚,别把我和皮浪混为一谈,我并没有说我们要像皮浪一样停止对事物的任何解释,我们可以姑且说在这些林林总总的现象背后,还是有一个规律存在的。这个规律又怎么说?我们举个例子,比如你看到了一个公司的规章制度,主要是关于加班以后能够得到多少奖励的,然后你看到的确有很多员工按照这样的公司规章制度来自主的996加班,以便获得加班工资。这显然是某种意义上的规律。

不过休谟会补充说,所谓的规律仍然是很多同类现象的前后相续,或者至多是对于这种前后相续的某种更加抽象的总结。比如你看到有很多人努力工作,然后就得到了加薪,从中抽象出一个规律,这仍然不是因果判断。为什么?对于两类现象之间的前后相续的关系的抽象,它仍然是处在现象的层面上。它仍然不是对于这两者之间本质关联的规定。休谟的反驳者会说,你这个想法简直是太小看科学了,今天我们有统计学的方法,我们要搜集足够多的现象,我们就能够找到涨工资的真正原因。

比如我们可以问这样的问题,公司里面有裙带关系或者有亲戚关系的概率到底有多少?另外有多少人是在亲戚的提携背后?另外又有多少人是在亲戚的提携下的涨了工资了呢?这件事发生的概率又有多少?如果我们经过统计,发现制定出激励员工的条款的公司,本身就在公司的总保有量里面有很高的比例,而且员工在做出符合激励条款的工作业绩以后,得到加薪的概率也非常高。我们就大致可以确定公司的激励机制的存在,就是解释优秀员工得到加薪的合适原因。

面对这样的一个统计学意义上的解释,休谟又有话说了。他会说,你们说的这些难道跳出了如来佛的手掌心了吗?难道概率统计依然不是对于现象的梳理吗?对于现象的统计学梳理,怎么最后就会变成了对于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的解释了呢?我们还是看不到因果。

说到这一步大家可能会气死了,就反问你,休谟:好吧,因果就算不存在,但是我们说话、我们谈事儿,不用因果这怎么张口?难道我们就不能够张口说话了吗?休谟的回应是,我们哲学家可不会修正大家的日常说话习惯,但是你得知道为何你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因果这样的表达,这并不是因为世界中真有因果。我已经说过了,因果既不是从逻辑中来,也不是从经验中来,其来源毫无根据。

但是我们还是有因果的说话习惯,那么其根源是什么呢?其根源就是某种心理习惯。讲的具体一点。你看到有人加班了,于是有人加薪了。看到另外有人加班了,另外也有人加薪了。看多了此类的现象的反复重复,你就构成了心理习惯,然后就导致了你产生这样的预期,你未来自己加班了,未来你也会得到加薪。日常语言则发明了因果高大上的词,但是很明显,因果本质上说的无非就是习惯。

休谟怀疑论最终指向遵守共同体的习惯

我们要问的是休谟的这种观点,与皮浪的差别是什么呢?皮浪的意思是我们一定要悬置判断,包括因果判断,然后过彻底佛系的生活。休谟的意思是,就我们要悬置对于世界中的因果判断而言我基本上是赞同皮浪的。但是现象中自有规律,根据规律得到心理习惯,根据习惯做事情则是我们人生哲学的重要指导,而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则未必会导致佛系。

很明显,休谟的哲学框架将使得我们更加重视社会共同体的习惯对于个体的习惯的塑造作用。

为何共同体很重要?很显然,按照休谟的哲学,个体的行为是受到他所观察到的现象界中的规律的影响。而规律的稳定性则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各种输入的稳定性。说的更白一点,主要是看周遭环境中的其他人是怎么做事的。

如果你看到四周的人工作很勤奋,而且随着他们的勤奋工作,他们的收入也不断增加,你就会得出心理习惯,觉得勤奋有用,于是你也变成了一个勤奋的人。如果你看到周围的人坑蒙拐骗,反而都发了大财,你就会得出心理习惯,觉得为人处事就是要做一个大骗子。所以共同体的道德非常重要,否则难以培养出好的个人习惯。

由此看来,休谟的这种关于因果的态度就会导出这样的人生哲学,就是我们一定要尊重习俗,根据习俗的指导来做事。很显然这并不是一种很佛系的人生哲学态度。

不过这样的哲学也会有一种危险。举个例子说,如果你不幸正好生在一个黑帮的家庭里,黑帮的家庭四周的邻居也都是黑帮,那么这就意味着你就一定要跟着周围的人一起做坏人吗?当然休谟本人是不会主张大家去做坏人的,他对于上述指控的回应是,伦理学的真正基础乃是同情,我们做任何事都是要有同情心。

同情是一种人们用于传达并分享感情的一种基础,没有同情感,人类的共同体是不能够成立的。但讲到这一点是不是一定能够阻止我们成为坏人?这就是康德有点不满休谟的地方,难道意大利的黑手党内部的帮派成员之间就没有同情吗?或者说某些情况下,你也可能去同情一些坏人。同情心实在是一个过于偶然的概念,没有办法在这上面建立起非常清楚的道德是非的边界。

就这一点而言,康德要向休谟叫板。不过话说回来了,康德的确还是非常感念休谟的。休谟的《人性论》根据我的了解康德并没有读过,不过《人性论》的简写本《人类理解研究》则传到了哥尼斯堡被康德所读到。康德读完此书以后深感震撼,说此书把自己从教条主义的迷梦中给惊醒了。

那么甚受休谟震撼的康德,又是如何面对怀疑论的难题的呢?他是怎么来应对日常世界本身的稳定性的呢?说的更具体一点。他是怎么看待因果关系的?这就是我们下一回所要讨论的内容。谢谢大家,我是徐英瑾。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