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必备要素(上)- 沟通,在老年痴呆老人照护中的实践与作用(2)

        如果说,前番爱知介护的案例,讲述了老人有语言或听力障碍的情况下,达成沟通的困难重重。  

        那么,是不是能正常的说与听,良好的沟通就很容易建立了呢?

        就在不久前,有位远道而来的家属,来到爱知介护咨询入住事宜的时候说起:“我和我妈妈交流的时候很发愁,我说东她说西,答非所问的,两个人说话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总还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完全听不懂,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这么说。有一天问我家里的孩子是从哪里捡回来的,是不是要把他们养大?我完全懵了,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有位在爱知机构里住了三年多的位额颞叶型老年痴呆症的爷爷,平时里基本很少说话,家属来看望他的时候,他都是闭着眼睛,无论与你说什么,他都不会回应。家属很发愁,问我们:“这应该怎么办?以前问他话,嘴里还能蹦几个字,点点头啥的,现在我们问他,连一点反应都没有,这跟面对着大石头一样,这种见面相处还有啥意思?”

        2019年,有一户家属也是在咨询时说:“我根本不敢和我爸说话,我问他一句话,他就朝我吼,话又说不清,情绪也很激动的很,“张牙舞爪”的,搞得全家人都不敢说话。我现在也很纠结,要不要多陪陪他,要不要跟他说话。”

        虽然,我们每天都会说很多话,客观上进行着大量的沟通。但这通常都是所谓“同一个世界”的常规沟通。而与老年痴呆症老人,则要明白,我们与他们可能不是处在“同一个世界”,要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首先要找到进入他所在世界的钥匙。这把钥匙具体到沟通的角度,就是与老年痴呆症老人沟通的基本能力。而这个能力又包含哪些要素呢?

 第一,客观的基础疾病认知

        与老年痴呆症老人进行沟通,要先了解老人所患哪种类型的老年痴呆症,并且这种类型有什么样的特点,尤其是在理解和表达层面的特点,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老年痴呆症从神经、血管、内分泌等系统来划分统计,大约常见的类型约十余种。包括像如Alzheimer(阿尔兹海默、阿尔茨海默)这样大家耳熟能详的类型,也有在生活中不常听闻的,如路易体氏型、额颞叶型。还有些是不太容易注意到的慢性疾病所派生出来的类型,比如帕金森型、血管型。虽然说各个类型的老年痴呆症都最终在认知方面(记忆、逻辑与计算、定向(时间、空间/人物关系)、生活和社会能力)表现出障碍。繁杂的种类、不同的致病机理,都决定了老年痴呆症各个类型都具有鲜明的不同和特点。

        从与沟通相关的逻辑与社会能力角度来看。几乎每一种类型的老年痴呆症老人的表达,都会时不时的显得有些“奇怪”、“语无伦次”、“答非所问”,甚至是“胡言乱语”等。但在这个“共性基础”之上,又会各有不同和特点。

        比如本文案例中不和家属说话的爷爷,那是因为额颞叶型老年痴呆症会有“情感淡漠“、”失语“等问题。又比如答非所问的奶奶的表现,在血管性和Alzheimer(阿尔兹海默、阿尔茨海默)型老年痴呆症在妄想状态下也很常见。再比如一说话就情绪激动的爷爷,额颞叶型的暴躁、血管型的妄想,以及各类型老年痴呆症老人应激后发生焦虑和激越的情况下,会很多见。

         所以,无论是家属或者照护者,需要一开始就要很清晰的了解自家的老人是什么样类型的老年痴呆症,并且,这种类型在表达方面所会常见到的表现特点。不然的话,在和他们沟通的时候,就总是会觉得“听不懂”、“说不明白”等,继而无法沟通。

第二,合适的信息传递方式

        一个熟悉的场景:家属或者照护者,对着老人说:“哇,你好棒哦“、“很乖哦”、”再不吃饭,我就要生气了哦”。爱知明确的认为,这是错误的。在日常的沟通中,语言大约占有其中20%-30%的比例,如果能够掌握语言沟通的方法,当然是最为直接的沟通方式。但这样用”溺语“与老人交流,将老人当做孩子一样的”哄“、”戏谑“甚至”要求“,是缺少尊重与敬意的体现。要知道,在我们还在穿“开裆裤”的时候,这些老人们都已经是肩挑社会与家庭的重担,独当一面了。被晚辈用哄孩子的态度对待自己,对老人们来说,是被冒犯到的感觉。

        沟通信息的传递方式,有语言与非语言两种形式。语言可以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而非语言则有表情、手势、身体接触等形式。面对众多的方式,爱知介护认为:合适的方式一种就够,不合适的方式,千万种没用。像如刚才提及的“宠溺”式的信息传递方式非但是无效的,还是负面的、障碍的,以及有风险的。爱知机构在实践中的总结显示,在与老年痴呆老人的沟通上,应坚持“正常人”原则,不先入为主的认为面对老人的时候,应该如何如何。坚持与老人正常的、无标签的交流,平等、平实、平和。只有这样,老人才不会觉得你接近他会有什么目的,在面对我们的时候也不会因觉得自己“无用”而自卑。双方也很容易理解对方意图,也容易建立信任。

        非语言的信息传递方式也是相同的逻辑。一双温暖或冰冷的手、一脸真诚或勉强笑容、搀扶老人的力度、陪伴老人时耐心与否,这些都不是语言的,但这些都会被老人默默对感受、逐渐的回应。事情就是这些简单的事情,而恰如其分、不违和传递会让照护者和老人之间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对立。否则,则事情没少做,但结果适得其反。

        所以,针对不同类型和特点的老年痴呆症(脑萎缩、认知症、失智症、脑退化症、老年抑郁症、老年精神病、认知障碍、帕金森、额颞叶型、血管型、路易体型、阿尔茨海默型、亨廷顿型、阿尔兹海默型)老人,选择合适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刻意、不违和、不主观,像和正常人一样的,在他们的世界里与他们进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尝试具体方法,双方的相处基础因此而奠定。

        本篇未完待续,敬请期待下期《沟通的必备要素(下)-沟通,在老年痴呆老人照护中的实践与作用(2)》

你可能感兴趣的:(沟通的必备要素(上)- 沟通,在老年痴呆老人照护中的实践与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