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四点要素,解决90%的沟通问题

语言可以温暖人,也可以伤人,有时候你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就得罪了别人,而发生的这一切你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者与同事和朋友沟通的时候,有时候你想表达的是关心,但是别人却认为是批评,难道是我们的沟通方式不对吗?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非暴力沟通”,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这是一本解决语言暴力,避免冲突更好沟通的书籍,针对生活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在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我最喜欢书中的一句话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关键就是感激生活的赐予而不是贪心,相信看完这本书,你也能化解生活中那些尴尬的沟通方式,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要素:观察

我明明只是想说让他修改一下,但是他却认为我批评她做得不好;

我明明只是想让他少玩点游戏,多花点心思在学习上,但是他却认为我不想让他玩游戏;

我明明只是想让大家配合一下我完成活动,但是大家都觉得我在命令大家,不愿意配合。

生活中,这样的情况是不是特别多,往往这个时候,我们常常怀疑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是不是大家都不喜欢我们,但是我们的初衷都是好心提醒,为什么总是曲解我们的意思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区分观察和评论,如果这两者混淆,大家会更容易倾向于听到评论,因此作出反驳我们的言论。我们应该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且清楚地表达出我们看到的是什么,这个时候更多的是倾向于观察的事情,而不是评论。

就像你想表达小刘是一个差劲的员工,你直接说:小刘是一个差劲的员工,这个时候缺乏依据,听到的人会更倾向于你是在批评,我们应该把我们观察到的现象表达出来,比如:小刘经常不按时完成工作,并且完成的工作漏洞百出。

区别了观察和评论,我们才能更好的表达我们的想法,更好的让别人知道,其实我们并不是在批评他们。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素:感受

我已经说了无数次不喜欢了,为什么他还是做同样的事情;

明明我很伤心,难道他就看不出来吗?为什么不来安慰我;

我把自己获奖的事情告诉了他,就想让他夸我一下,为什么他无动于衷。

很多事情的发生,都在让我们怀疑别人是不是不喜欢我们,那为什么把我们说的话,做的事情抛在脑后,也根本不做出反应呢?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区分感受和想法,很多时候,我们在说:我觉得........,更多的时候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不是自己的感受,因此别人不会做出反应,我们可以换成:我认为.......,并且作者认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需要丰富的词汇,因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词汇表。

“你真可恶。”这句话是不是在评价自己的感受呢?作者认为,“可恶”并不是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更多的是评价,而“我有些烦躁”才是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当我们区分了感受和想法,别人才能更好的感受到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多的理解我们。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要素:需要

我希望别人不要给我取外号,但是他们还是一如既往;

我希望邻居每天晚上声音小一点,但是说了很多次还是没有用;

我不喜欢男朋友玩游戏,我希望他可以多一点时间陪我,但是他好像不理解我的意思。

面对上面的这些情况,是不是发现很熟悉,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是不是因为别人不喜欢我们,不尊重我们,看我们好欺负,所以总是和我们对着干。

作者建议,我们应该理清楚需要和感受的关系,在听到不中听的话的时候,我们有四种选择:认为自己犯错了、指责对方、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只有我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才不会去指责对方。

“我很生气,因为老板说话不算话,”这句话更多的是在指责别人,但是却没有表达出自己的需要,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老板说话不算话,我很生气,因为我想有一个长假去看弟弟。”这样的表达就更好的把我们的需求提出来了。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习惯从需求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并且直接提出我们的具体需求,其他人可能会做出积极的回应,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反驳我们。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要素:请求

我想让事情变得更加顺利,所以希望我们早点完成,但是为什么别人会说我在发号施令,不愿意听我的,明明我的初衷是想让事情变得更好;

为什么每次让他打扫房间,但是他总是很不开心,也不乐意去呢?我只是想让家里变得更加整洁而已;

我只是想让他下课后来我办公室一下,我和他讲一下题目,为什么他会认为我下课后不想让他早点回家呢?我只是怕他不理解课上讲的内容。

明明我们的初衷都是好的,为什么别人总是曲解我们的意思呢?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但是就是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哪句话说错了。

作者说,在提出请求的时候,我们要说得具体一点,并且询问对方是否理解我们的请求,得到对方的反馈,这样才会知道对方有没有理解我们的意思。我们的所有请求对方并不会答应,当对方不答应的时候不要过多的指责,谩骂对方,因为拒绝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对方认为自己不答应会受到惩罚,他会认为是命令,在听到命令的时候,一般会有两种情况,接受或者反抗。

就像你希望家人把房间打扫一下,你说:“你应该打扫房间,”这个时候听者会觉得是命令,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我希望你现在就去把房间打扫干净,”把自己的请求具体的表达出来,对方才会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

避免使用抽象的表达,用具体的描述表达出我们想法,别人也会更乐意地去做,也能理解我们的初心到底是什么。

《非暴力沟通》是打开爱和理解的秘密,很多时候并不是别人不喜欢我们,所以反驳我们,可能是因为表达的方式,有时候不妨换一种沟通方式,就会拉近彼此的距离,也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爱,你的请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暴力沟通》|四点要素,解决90%的沟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