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遇见一个不同的日本

5月,遇见一个不同的日本 今年5月,趁着春光明媚,我去了日本旅游,行程包括:名古屋、京都、大阪、奈良、东京等城市。原先我对日本的概念还仅限于马路很干净,人们喜欢鞠躬,盛产化妆品和电子游戏,去了后才发现日本和我想象中的很不一样,在此对日本行的所见所闻作一个分享。 首先,谈一下初见日本的印象。飞机在名古屋机场落地前,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蓝色的海。上网查了一下,日本的很多机场是填海造陆建成的,所以机场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日本国土面积有限,填海造机场是解决面积不足的重要手段)。

名古屋机场俯拍景色

下飞机乘上巴士后,一路上各种景色从车窗外擦肩而过,和想象中的繁华都市不同,低矮朴素的房屋、成片的农田,稀少的人影……甚至在名古屋最繁华的商业区——荣街区,商场、饭店的人流量也远不及上海的淮海路、南京路那么多,景象也没有那么热闹。


荣街区的百货商场

之前看到游记中有人分享说,初去日本会感到一种冷淡风格,果然眼见为实,用日本地接导游的话说,除了东京和大阪,日本其他地方就像乡下,看着都还不如中国的三四线城市。原来发达国家并不一定是一眼望去的繁华。


大巴行驶城市间车窗外的景色

到日本后的第二个惊讶来源于购买药妆的经历。日本药妆这些年很火,各种代购层出不穷。出发前,朋友就跟我说,去了药妆店看到喜欢的东西一定要买,便宜又好用。到了日本发现,大大小小的药妆店到处都是。据导游介绍,药妆店最初是为日本居民提供生活常备药品的,化妆品的比重很小,随着中国人购买药妆的热情大增,药妆店纷纷增加化妆品比例,但其实药妆在日本化妆品中的地位并不高,日本的化妆品按渠道分类(同一个品牌的产品也分类),低等的供药妆店,中等的供商场专柜,高等的供美容院。虽然只是日本居民的平价小商品,但吸引了大量中国游客采购(有些拿着行李箱在采购),这让我心情复杂:一方面,我很钦佩日本品牌的影响力,除了药妆之外,日本的电器、汽车等商品在世界范围内都排名靠前,并依靠出口获得了大量经济收益;另一方面,我也不得不思考,对于日本商品,除了追捧和消费,我们还能做什么。

另外带给我触动的是日本的精细化。刚到日本,导游就告诉我们,在日本旅行不要期待壮美的自然景观,而要感受日本的精细和细节。在旅行过程中,我切实感受到了日本人对细节的把控。以“垃圾分类”为例,上海近两年才开始推广垃圾分类,一般分为两类(干、湿垃圾或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而日本的垃圾分类已经成熟细化,垃圾桶一般一排四个,分别扔不同种类的垃圾,如果扔一个饮料瓶,需要把瓶盖、瓶身、包装纸分别投递到三个不同的垃圾桶内,不同种类的垃圾在每周特定的日期才会有车来收,日本家庭扔垃圾都要算好时间。公共设施的设计也很细致,例如很多洗手间的墙上除了有挂包的吊钩,还装一个婴儿座,大人可以把婴儿放在座位上,方便了带婴儿出门的家长。另外,日本人的行为也体现了细致的一面,以结账付款为例,在便利店、超市,免税店购物付款后,营业员总是会先把小票递给顾客,确认顾客没有疑问后才为后面的顾客结账。

最后,再分享一个细节——东京的问路经历。达到东京那天已经晚上七八点了,我放完行李匆匆去街上吃饭,回去时发现迷路了,我一边拿着地图APP导航,一边寻找可以问路的行人,正好身后有两个穿校服的中学生推着自行车过来。他们查询了路线,发现地址挺远,商量了一小会儿,其中的小女孩说,我们带你过去,跟着我们走就可以。开始我有一些犹豫,但看到天色已晚,而且两个中学生也不像坏人,就跟他们走了。一路上,两个学生询问了我在日本旅行的感受,得知我从中国来还问我中国是不是很大,第一次去中国的话推荐去哪几个城市……最终我们顺利回到了酒店。当我把问路的经历和导游说了之后,导游告诉我,在日本把问路者带到目的地是很常见的,日本居民大多数都很和善。

行程最后一天,我带着各种礼品和见闻回忆踏上了归程。说实话,短短六天时间了解日本实在很不够,但有限的几天让我见识到了日本在国土面积狭小、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依靠高质量商品拉动经济;让我见识到了日本之所以能成为发达国家,不只在于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还有关键领域(医疗、制造等)的核心技术竞争力;让我见识到了一个社会的井然有序依赖于每个个体的自律、契约精神以及精密的制度保障,而不仅是简单的宣传标语和动员活动。每个国家都有它的特点,日本也如此,日本社会有序的背后是其经济、政治、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体系综合运行后的结果。作为日本的邻国,我们应该有意识地以日本为镜,照照自己的不足,也看看自己的优势。

最后,分享几张日本代表性景点照片,供大家有更直观的了解。

大阪城城墙护城河


奈良公园草坪


富士山附近忍野八海


京都金阁寺

你可能感兴趣的:(5月,遇见一个不同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