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中年危机”

        “今年是哪一年了?”“新冠三年。”

        这两句话是网上的一则段子,模仿每一位皇帝登基后的年份称呼。当初看到的时候,觉得很有创意,不过马上令人悲从心来。原来不知不觉,新冠已经三年了。面对大数据每天不断上涨的确诊人数、死亡人数,我们早已麻木。其实疫情带给我更多的,是“中年危机”。


                                                              01 失败到底是不是成功之母

        其实说到“中年危机”,有些不恰当,又有不恰当。我不过是95后,工作了三四年的样子,放在以前,是断然不敢把这个词往自己身上套的。怕别人笑我倚老卖老,或是年少无知。但是中年人身上的那种无力感,倒是深有体会。

       我在大学学的是医学类的专业,江湖流传有句话“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在下不才,不信这个邪,在高考填志愿时费尽心机报了一串医学类的学校,直到现在被社会毒打了几年,现在倘若时光倒流,是断然不会学医的。我们这几届其实有点倒霉吧,刚步入社会,马上爆发了疫情,于是本身就是年轻被割韭菜的年纪,因为疫情被割得更狠了,甚至有连根拔起的趋势。当初想着咬咬牙几年就过去了,现在看来,和八年抗战相比孰短孰长,倒还是个未知数。

         在疫情爆发的半年后,我就萌生了公考的想法。既然医疗行业太累了,索性转行得了。于是一顿操作,看公告、报班、备考,也过上了公考人白天上班完善备考的日子。成效有那么一点,前前后后参加过三四场公职类考试吧,最好的成绩是招1排5,差了一点没进面试。后面工作越来越忙,也就越来越力不从心。医疗行业没日没夜的加班使我更无心备考,慢慢地放弃了这条路。

         其实我决定放弃公考的时候,内心挺难受的。因为也毕竟刷题学习了快一年了,突然放弃,真的很不甘心。另一方面,是公职类招聘越来越偏向于应届生的身份,而且我只能报医学类的专业,职位数量有限,而大类则实力不允许。渐渐地,就放弃了公考。另外,现在社会上年轻人对于公职类考试的热情越来越高,全职脱产准备的不在少数,在这种趋势下,我确实没有任何优势。

       失败到底是不是成功之母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公考这条路,我是失败了。

                                                                   02职场实力与资源关系

        谈到职场规则、职场技巧,其实我都不配来给新人传授多少经验技巧,我个人认为我是没有什么专业性可言的。这里只是给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经历,提供一些借鉴吧。

        我从毕业以后就一直在某医院从事专业对口的临床工作,很早之前就有想转行的念头,苦于多种因素,一直没能成功。前段时间,我看到院内官网上发出了一则院办公室工作人员选调,心想,要不试试吧。

      我个人认为我是比较擅长面试的,之前由于备考公务员的关系,也学习了很多面试的知识。在这次选调中,面试给出了三道题,我明明白白地准备过第1题和第3题。所以,在面试结束后,我非常有信心,觉得胜券在握。但是,实际结果事与愿违,是另一个竞争者进了。对于结果,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我回忆起面试后候场等待的情形,第三个面试者面试完就表现出非她不可的态势,当时便令我心生疑虑。最后,果然是她进了。且不说她面试水平如何,我个人狭隘的想法,在招聘结果公布之前就能有这种表现的,很大概率是走了后门的。失望、愤怒、漠然,百感交集。我已不是初入职场的新人了,对这种早已见怪不怪,只能说,非常无力吧。

      我去网上搜了类似于“为什么领导更看重关系户”云云的话题,有一条确实说服我了。它说,因为关系户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虽然不排除大部分关系户没有很强的实力,但是领导既然选择关系户,必然考虑到关系户会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我觉得,确实,现实就是这样。没有无缘无故的馅饼的,领导在牺牲部分利益的同时一定获得了更大的利益。所以,资源本身就是一种实力。在这方面,我愿赌服输。

      可能有些读者看到这里已经垂头丧气了,但是退一步说,我们虽然不是关系户,但是可以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此山不开另开他山,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03机遇与挑战

        有句话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无论放在哪里都恰如其分。

        最近几年,流行一个词——内卷。社会已经越来越内卷,各行各业皆是这样。从前说本科不稀奇,现在硕士遍地跑,博士也难就业。你不愿意干,永远有更愿意干的人。曾经在想,我前几年假如继续读研,现在可能会过得更舒心。其实不然,水涨船高,每一阶段都会有新的与你竞争的人。

       前几年李子柒火了之后,社会上做自媒体热情高涨。拍做菜、拍装修、拍宠物,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甚至你去问现在的孩子将来长大了要做什么,不是做“科学家”,是做“网红”。做自媒体太有诱惑力了,大家都想随便拍拍视频,然后流量变现。但是当所有人都这么想的时候,这条路就变得艰难了。我也曾尝试过拍视频,拍过装修题材、宠物题材、旅游题材等,效果不如人意。当然,你可以随便去搜索,会有成体系的课程教你怎么拍视频、怎么推广、怎么选主题,现在成功学太多了,看得人热血沸腾,仿佛毫不费力就能一夜暴富。但是真正成功的,却并不是很多。你只看到别人的点赞数、转发量,看不到别人背后千百次努力的尝试,有些看似个人账号其实是几百人团队合作的结果。

        成功并非偶然,失败是人生常态。机遇到处都是,只是你能不能抓住。

       疫情之下,“中年危机”不是我一个人的,它是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困扰。面对内卷社会,我们该何去何从,有没有勇气跳出目前得过且过的“舒适区”,去寻找新的可能,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我也许会继续失败,但是我会继续尝试,不断探索新的领域。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们,能够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疫情之下的“中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