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这本书的书名貌似有点文不对题,因为这是一本既不讲如何禅修,也教如何维修摩托车的书;貌似一篇游记,但看起来又不像;它其实是一本哲学书,也是我读完的第一本哲学书籍。
与通常的大部头、晦涩难懂的哲学书籍不同,这本书读起来还蛮有趣的、而且篇幅不长,一周的时间差不多可以读完。
先来简单说下作者及故事的背景:
罗伯特•M.波西格,被称为70年代的梭罗,1928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子城,15岁进入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化学,后来又学修哲学;曾到印度大学学习东方哲学。因为对西方倡导的二元对立与二分法带来的分裂而困扰不已,因而一直试图寻找支离破碎的文化整合之道,这些问题长期折磨着他并让他焦躁。1961年,他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和忧郁症,多次被送进医院。并在医院接受了多达28次的电击休克疗法。
1968年出院后,波西格成了一名电脑技术员,日常工作是写操作手册,之后与克里斯父子二人、好友约翰夫妇骑着摩托车进行了一场从东到西穿越美国的旅程。骑摩托车万里禅游,容身于大自然,放空思想、寻求自我解脱,一路上经过反省思考,与之前的自我(书中化名裴德洛)和解,终于暂时恢复了自己灵性的完整与清净。
作者处于一个飞速变化的年代,各种思潮不断涌现,新机械、电子设备、计算机也飞速发展,科技与人文、自然如何相处,使很多人焦躁。书中约翰夫妇就是一个例子,即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丰富,又喜欢人文的浪漫。
虽然1960、70年代的美国很遥远,但是想想现今的社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工业4.0、金融科技、区块链....这些新兴科技的出现,给我们带来更多物质生活的同时,又让我们陷入了焦虑之中: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实体经济真的不行了吗?区块链到底是救星还是魔鬼...等等问题,虽然人工智能帮助人类找到了战胜疑难杂症的药方、阿法狗在围棋大战中战胜了人类,但是程序员小哥哥还是无法理解女神的心思而至今单身,一如作者当年的境遇一样(作者是学霸,智商高达170,14岁考入大学,但就像他说的:科学甚至无法教我如何理解与我坐在教室里的女生)。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而人似乎还是没有太多的变化。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作者经过不停的探索,从科学、佛学、宗教,一直到写文章、最后到哲学,但最初的西方哲学二元论(他称其为:古典和浪漫,物质和精神)和二分法让其受困,一度成为精神分裂症,到1968年才出院。
“古典的认知认为这个世界是由一些基本形式组成,而浪漫的认知是从它的表象来观察。如果你拿一部发动机或是机械图,或是电子仪表给浪漫的人看,他一定不感兴趣,因为他所看到的只是表象,枯燥无味,只是列出一大堆复杂的专有名词、线条和数字,没有让他觉得有趣的事。但是你把这些东西拿个一个偏向古典的人看,他会仔细地观察,然后就会着迷,因为他看到在这些线条和符号之后是丰富的基本形式。”
这两者之间似乎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受当时哲学发展的限制,这给了当时“爱智求真”的上进青年波西格莫大困扰,并求助于当时很流行的禅修(1960、70年代,美国大学流行坐禅,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也很热衷于此)。历史惊人的相似,当下也非常流行禅修、打坐、冥想…然并卵...
还好,在那次从东部到西部的万里禅游中,似乎找到了一种解决办法,作者称其为“良质”的观点。
并达成跟自己的和解:...这时候重要的是要学着忍耐,不要想去克服它...学会控制自己...
有些事情如果一次解决不了,那就先不解决。
关于良质,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概念,在言语上也难以表达概括,并且按照作者的说法:每个人对良质的看法也不一样,是一种介于理性(古典)、感性(浪漫)的第三态,即良质。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人完全理性的话,可能就不能称其为“人”,而近乎机器,但要是完全感性的人也不存在(除非是婴儿),理想状态下,这个人该理性的时候理性、该感性的时候感性,所谓铁面也柔情。
—本文完
(限于作者水平有限,理解有偏差的地方还请读者多批评指教)